喻海松(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刑事處副處長,法學博士)
1997年刑法施行以來,刑事司法實務嚴格貫徹刑法三大基本原則,確保刑法在懲罰犯罪、保護人民方面充分發(fā)揮作用。但是,長期以來,刑事司法部門在踐行刑法基本原則方面也存在著不少困難,需要采取更為有效的制度、機制、措施,方能保證三大基本原則得到不折不扣的貫徹落實。限于時間關系,我僅以罪責刑相適應原則為例予以闡釋。
1997年《刑法》第5條規(guī)定:“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彼痉▽嵺`中貫徹罪責刑相適應原則,最大的困難就是如何確保刑法和司法解釋所確立的定罪量刑標準始終與經濟社會發(fā)展形勢基本相適應。否則,就會出現刑罰畸輕、畸重、甚至不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刑法和司法解釋所確立的定罪量刑標準是基本穩(wěn)定的,十年甚至二十年可能都不會變,絕大多數司法解釋的修改至少在施行十年以后。但是,經濟社會每天都在發(fā)展,定罪量刑要實現以“不變”應“萬變’,何其困難?!特別是,1997年刑法規(guī)定了大量的行政犯,行政標準的改變會導致整個罪刑模式發(fā)生根本變化。在此背景下,貫徹罪責刑相適應原則,要靠及時修改調整相關定罪量刑標準,也要靠具體個案靈活處理,真正實現案件辦理的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有機統(tǒng)一。
低致傷力槍支犯罪的處理問題就是例證。槍支犯罪屬于典型的行政犯,“槍支”標準的界定受制于相應的行政標準。順帶提及的是,區(qū)分刑法意義上的概念與行政處罰意義上的概念,在理論上素有主張,但實務操作中幾無可能。這既有法律統(tǒng)一實施的原因,也有實務追求可操作性的緣由,因為統(tǒng)一的標準最為簡便、最易操作。槍支的概念就是如此?!稑屩Ч芾矸ā穼Α皹屩А弊髁硕x性規(guī)定,明確“本法所稱槍支,是指以火藥或者壓縮氣體為動力,利用管狀器具發(fā)射金屬彈丸或者其他物質,足以致人傷亡或者喪失知覺的各種槍支?!蓖瑫r,該法規(guī)定槍支管理工作由公安機關主管。由于《槍支管理法》只是明確了槍支的性能特征,實踐中辦理相關案件,一直按照有關部門制定的槍支鑒定標準認定是否屬于槍支。此前發(fā)布的相關司法解釋是與公安部發(fā)布的《公安機關涉案槍支彈藥性能鑒定工作規(guī)定》(公通字〔2001〕68號)確立的射擊干燥松木板的槍支鑒定標準相銜接的。據了解,射擊干燥松木板標準對應的槍口比動能在16焦耳/平方厘米左右。從多年的實踐來看,按照射擊干燥松木板標準和司法解釋處理相關案件,未引發(fā)問題和爭議。基于嚴控槍支的需要,加之射擊干燥松木板標準本身存在缺陷,公安部于2007年發(fā)布了《槍支致傷力的法庭科學鑒定判據》(GA/T 718-2007,該標準為推薦標準),將槍支認定標準修改為槍口比動能1.8焦耳/平方厘米。2010年《公安機關涉案槍支彈藥性能鑒定工作規(guī)定》(公通字〔2010〕67號)明確,對不能發(fā)射制式彈藥的非制式槍支,“槍口比動能大于等于1.8焦耳/平方厘米時,一律認定為槍支”。在槍支鑒定標準作出上述調整后,近年來,涉槍案件呈現出多樣性、復雜性的特點。特別是,一些涉以壓縮氣體為動力且槍口比動能較低的槍支的案件,涉案槍支的致傷力較低,在決定是否追究刑事責任以及裁量刑罰時唯槍支數量論,恐會背離一般公眾的認知,也違背罪責刑相適應原則的要求。司法實踐中,個別案件的處理引發(fā)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不佳。
在此背景下,相關司法解釋確立的定罪量刑標準應當針對此類槍支作出特殊規(guī)定;但與之同時,在相關定罪量刑標準調整前,具體個案的靈活妥當處理更應受到重視。例如,趙某某、朱某某夫婦在集貿市場內銷售“玩具槍”,公安機關從其作為玩具出售的槍狀物中起獲43支,經鑒定均為以彈簧為動力轉化為壓縮氣體發(fā)射球形彈丸,其中有18支符合槍支標準。在本案的審查起訴階段,檢察機關認為,對趙某某、朱某某夫婦在集貿市場內銷售“玩具槍”的行為,沒有充分的證據證明其主觀上明知出售的物品系槍支并具有非法買賣槍支的故意,故依法作出存疑不起訴處理。該案的處理就是在相關司法解釋作出調整之前,辦案部門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把握住槍支犯罪是故意犯罪這一基本屬性,從主觀明知方面作了準確判斷,體現了主客觀相統(tǒng)一原則的基本要求,彰顯了靈活妥當處理案件的基本要求。
2018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發(fā)布了《關于涉以壓縮氣體為動力的槍支、氣槍鉛彈刑事案件定罪量刑問題的批復》(法釋〔2018〕8號),明確規(guī)定對于涉以壓縮氣體為動力的槍支案件的定罪量刑,不能只根據涉案槍支的數量,而應當根據案件情況綜合評估社會危害性,堅持主客觀相統(tǒng)一,確保罪責刑相適應。這一司法解釋的出臺,徹底解決了一段時期以來困擾司法實務的低致傷力槍支案件的罪刑失衡問題,確保了罪責刑相適應問題在此類案件辦理中得到切實貫徹。
另外,近年來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特別是云技術的發(fā)展,網絡云盤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網絡云盤為用戶免費或者收費提供文件的存儲、訪問、備份、共享等文件管理功能,是一種網絡存儲工具,可以看成是一個網絡上的硬盤或者U盤。網絡云盤具有速度快、容量大、允許大文件存儲等特點。由于網絡云盤存儲、傳輸、共享信息較為方便,一些不法分子開始利用其傳播淫穢電子信息;又因為網絡云盤的存儲空間大,此類案件的涉案淫穢電子信息往往數量巨大。有的案件單個云盤賬號含淫穢視頻可達上萬部,個別案件涉及云盤賬號數萬個。但通常而言,此類案件獲利數額不大、傳播人數不多。如套用以往司法解釋的定罪量刑標準處理此類案件,將出現量刑畸重現象,幾乎所有案件都會被判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有違罪責刑相適應原則的要求。
針對利用網絡云盤制作、復制、販賣、傳播淫穢電子信息牟利案件的新情況、新特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于2017年11月聯合發(fā)布《關于利用網絡云盤制作、復制、販賣、傳播淫穢電子信息牟利行為定罪量刑問題的批復》(法釋〔2017〕19號)。該司法解釋規(guī)定對于利用網絡云盤制作、復制、販賣、傳播淫穢電子信息牟利行為的量刑,基于網絡云盤的特點,不應唯數量量刑,特別是升檔量刑,而應綜合考慮有關情節(jié)量刑,真正做到妥當裁量刑罰,確保罪責刑相適應原則在網絡云盤淫穢電子信息案件的處理中得到全面切實貫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