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陳菲 姜成帥
【摘 要】目的:探究苦參堿對阿爾茨海默病小鼠筑巢行為的影響。方法:將ICR小鼠隨機分為6組,正常組,模型組,苦參堿高、中、低劑量組和陽性藥物組。除正常組小鼠外其余各組小鼠用5?g/?l的LPS溶液進行側(cè)腦室注射,正常組小鼠注射等體積的生理鹽水,造模24h后灌胃給藥,苦參堿給藥組高中低劑量分別為40,20,10mg/kg,陽性藥物多奈哌齊組給藥劑量為5mg/kg,LPS注射后第25天進行筑巢實驗。利用筑巢材料在小鼠飼養(yǎng)籠中進行個體筑巢實驗。結(jié)果:與正常組比較,模型組小鼠的筑巢能力明顯降低,巢穴松散,面積大,不牢固;與模型組比較,苦參堿高、中、低劑量組均可使小鼠的筑巢能力提高,隨著劑量的增加筑巢的面積越來越小,巢穴緊湊且牢固。結(jié)論:小鼠側(cè)腦室注射LPS成功地復制了AD小鼠模型,實驗結(jié)果表明苦參堿能夠明顯提高AD小鼠的筑巢能力,可初步確定苦參堿對AD小鼠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關(guān)鍵詞】苦參堿;阿爾茨海默病;筑巢實驗;效果影響
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常見的一種與年齡高度相關(guān)的神經(jīng)退行性疾病,嚴重威脅老年人群的健康水平與生活質(zhì)量。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重,阿爾茨海默病的發(fā)生呈現(xiàn)上升發(fā)展趨勢,因此受到了人們的重點關(guān)注。人們對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藥物需求迫切,在科學研究中,如何方便直觀的判斷藥物對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是否有效尤為重要。筑巢行為實驗研究方法簡便易行,且過程幾乎無創(chuàng),可反映小鼠的社會行為和日?;顒幽芰Γ瑸檠芯緼D的動物行為學研究提供了一種較好的手段[1]。
苦參堿在抗炎、保肝、抗菌、抗腫瘤、調(diào)節(jié)機體免疫功能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藥理活性[2-3],基于腦內(nèi)神經(jīng)炎癥在AD發(fā)病過程中扮演的重要作用以及苦參堿良好的抗炎活性,本研究通過小鼠筑巢實驗探討苦參堿對AD小鼠筑巢行為的影響。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動物
雄性ICR小鼠72只,體重18-22g,由寧夏醫(y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動物合格證號:SCXK(寧)2015-0001。小鼠飼養(yǎng)在ICV籠具中,自由攝食和飲水。實驗方案經(jīng)寧夏醫(yī)科大學醫(yī)學倫理審查委員會審查批準,編號為寧醫(yī)大倫理第2014-124號。
1.2 實驗分組及給藥
對ICR小鼠適應(yīng)性飼養(yǎng)10天后,進行隨機分組,每組12只,隨機分為6組:正常組,模型組,苦參堿高中低劑量組(即苦參堿40、20、10mg/kg)和陽性藥鹽酸多奈哌齊5mg/kg(Donepezil-5 mg/kg)組。用25?L無菌平頭微量注射器對各組動物進行側(cè)腦室注射,模型組、苦參堿高、中、低劑量組和陽性藥物組注射LPS溶液(5?g/?l,3?l/只),正常組小鼠注射等體積的生理鹽水,造模完成。造模24h后按照小鼠體重(0.2ml/10g)開始灌胃給藥,陽性藥物組的小鼠每天灌胃鹽酸多奈哌齊溶液,苦參堿高中低劑量組灌胃給予相應(yīng)劑量的苦參堿溶液,正常組和模型組小鼠每天灌胃給予等體積的生理鹽水。LPS注射后第25天進行筑巢實驗。
1.3 筑巢實驗方法及評價標準
實驗前將單只小鼠分籠飼養(yǎng),使其適應(yīng)環(huán)境至少24h。在小鼠新的飼養(yǎng)籠(25×15×14cm3)中放入約2cm厚的新墊料,將6塊正方形軟紙片(4cm×4cm)均勻平鋪于墊料上,作為小鼠筑巢材料。將小鼠放入籠內(nèi),飲食照常供應(yīng)。筑巢實驗時間為當天19:00至次日7:00。
2 結(jié)果
如圖1所示,與正常組相比,模型組小鼠巢穴松散,面積大,不牢固,無淺坑形成,小鼠的筑巢能力明顯降低;與模型組相比,苦參堿和多奈哌齊組巢穴緊湊面積小,并且牢固,其中給藥組隨著苦參堿劑量的增加筑巢的面積越來越小,巢穴緊湊且牢固,有可見的碎或整的紙片圍以墊料的淺坑。實驗結(jié)果表明側(cè)腦室注射LPS能夠損傷AD小鼠的筑巢能力,不同劑量的苦參堿對AD小鼠模型均有一定的治療作用,能使AD小鼠的筑巢能力提高。
3 討論
本實驗采用側(cè)腦室注射LPS建立AD小鼠模型,造成小鼠筑巢能力下降,給予苦參堿治療能夠提高AD小鼠模型的筑巢能力。
隨著炎性反應(yīng)在AD的發(fā)病機制中的重要作用被人們?nèi)找嬷匾?,研究資料表明,AD患者腦內(nèi)持續(xù)存在著慢性炎癥反應(yīng),可能是其他病理特征形成和發(fā)展的誘發(fā)因素[4-5],隨著新藥的進一步研究,中藥通過多途徑、多環(huán)節(jié)、多靶點對疾病起著綜合施治、整體調(diào)整的作用,具有使用歷史悠久、療效確切、毒副作用相對較小的優(yōu)點,中藥提取物不但可以為臨床用藥提供有力的實驗依據(jù),而且對于篩選和研制安全有效的抗AD新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次研究顯示苦參堿對AD小鼠的筑巢能力有一定提高,可初步確定苦參堿對AD小鼠模型有一定的治療作用[6-7]。
此外小鼠筑巢行為的生物學基礎(chǔ)復雜,可能受到許多腦區(qū)和神經(jīng)遞質(zhì)活動的控制[5],目前文獻涉及AD小鼠模型筑巢行為的研究較少,其具體的作用機制還有待后續(xù)進一步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閔喆,王淑楠,吳軍,黃曉江,方瑜,邱占東,張?zhí)K明.Tg-SwDI小鼠的筑巢行為研究[J].神經(jīng)損傷與功能重建,2014,9(01):1-5.
[2]張麗華,陳邦恩,潘明佳.苦參堿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中草藥,2009,40(6):1000-1003.
[3]陳曉峽,向小慶,葉紅.苦參堿及氧化苦參堿抗腫瘤作用的研究進展[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19(11):361-364.
[4]劉健翔,蔣潔,魏崢曦.超聲波堿水法提取貫葉連翹總黃酮[J].廣東化工,2010,37(12):15-16.
[5]Kaya I, Brinet D, Michno W, et al. Delineating Amyloid Plaque Associated Neuronal Sphingolipids in Transgenic Alzheimer's Disease Mice (tgArcSwe) Using MALDI Imaging Mass Spectrometry[J]. Acs Chemical Neuroscience, 2017,8(2):347-355.
[6]王淑楠.阿爾茨海默病APPswe/PS1dE9雙轉(zhuǎn)基因小鼠的筑巢行為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
[7]Feng A, Liu N, Meihua P, et al. Effect of isoflurane anesthesia on hippocampus neuroapoptosis in zinc-deficient APP/PS1 transgenic mice of Alzheimer's disease models[J].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 2018,44(1):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