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試論中古文學(xué)的“文體流動”現(xiàn)象
        ——以蕭統(tǒng)、劉勰“吊文”分類認(rèn)識為中心

        2019-01-20 17:58:59孫少華
        銅仁學(xué)院學(xué)報 2019年4期
        關(guān)鍵詞:蕭統(tǒng)陸機賈誼

        孫少華

        ( 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 文學(xué)研究所,北京 100732 )

        中國古代文學(xué)文本研究中,有一種“文本流動性”說法[1]。從文本傳播與接受角度思考,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推而廣之,文學(xué)作品出于“人”的寫作,其接受者、閱讀者也是“人”,由于“人”的思維是不斷變化的,所以在不同的時代、文化背景下,人們對“文”的理解、闡釋、再解讀、再改編,也是不斷變化的。這就會造成文學(xué)文本處于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中。同理,“文體”也是出于“人”的創(chuàng)造,并且其最初的意義就在于“應(yīng)用”,而處于不同歷史時代與文化背景下,尤其是易代之際,同一種文體也會表現(xiàn)出“雙重性”[2]。進而言之,文體也會具有“流動性”特征,以適應(yīng)已經(jīng)變化了的時代與文化的要求。這一點,我們可以結(jié)合中古時期的一個具體個案,即蕭統(tǒng)《昭明文選》、劉勰《文心雕龍》文體分類為例,嘗試分析中古時期的“文體流動”現(xiàn)象。

        如果我們將《昭明文選》中的一篇文章,與《文心雕龍》對該文的評價或者其他史書對該文的著錄進行比較,會發(fā)現(xiàn)有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它們對該文的文體分類的命名有所差異。這一點,是“文體學(xué)”上的一個重要現(xiàn)象,不能簡單用是否為“應(yīng)用文”的標(biāo)準(zhǔn)來理解。今舉一例,試加說明。

        一、蕭統(tǒng)、劉勰“吊文”分類的認(rèn)識差異

        中古文體分類,以蕭統(tǒng)《昭明文選》與劉勰《文心雕龍》最為典型,二人對“吊文”之分類,同中有異,可以為我們深入考察中古時期的“文體流動性”提供重要證據(jù)。

        《昭明文選》“吊文”類,錄賈誼《吊屈原文》、陸機《吊魏武帝文》二文,前者亦見于《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漢書·賈誼傳》,后者《晉書》陸機 本傳不收。劉勰《文心雕龍·哀吊》,以賈誼《吊屈原文》為“吊”體之“首出之作”、陸機《吊魏武帝文》為“降斯以下,未有可稱者”[3]359,362。由此可知,《文選》《文心雕龍》皆將此二文稱作“吊”。

        這里有兩個問題,值得引起我們的思考:

        第一,二作本應(yīng)皆為“騷”或“賦”體,為何被稱作“吊文”?劉勰《文心雕龍》提出“華過韻緩,則化而為賦”,與這種文體現(xiàn)象有無關(guān)系?

        第二,陸機《吊魏武帝文》實際上是“主客問答”形式,此類文體,《文選》列入“設(shè)論”、《文心雕龍》列入“雜文”,此又稱作“吊”,這是一種什么文體現(xiàn)象?

        嚴(yán)格上說,這兩篇“吊文”之體,各有舊稱,如賈誼《吊屈原文》近于“騷”,陸機《吊魏武帝文》近于“賦”。詹锳先生以為:“從表面形式上看,哀辭是四言體與騷體并用,而吊文一概屬于騷體?!盵3]349就賈誼《吊屈原文》末尾之“訊曰”看,此文符合騷體形式。劉勰稱“及相如之吊二世,全為賦體”,亦以賈誼《吊屈原文》不盡為賦體。又據(jù)陸機《吊魏武帝文》中的內(nèi)容分析,屬于漢賦常見的“主客問答”形式,亦為賦體。

        當(dāng)時人也是如此認(rèn)識。賈誼《吊屈原文》,《史記》《漢書》皆稱其為“賦”,如《史記》稱“渡湘水,為賦以吊屈原”[4],《漢書》稱“渡湘水,為賦以吊屈原”[5]。據(jù)此處“為賦”看,其意乃賈誼以“賦”體“吊”屈原。起碼在班固時代,尚未以“吊”為體,而將“吊”視作一種社會禮儀,以“賦”為一種文體。劉熙載《藝概·賦概》,亦以賈誼《吊屈原文》為“騷賦”體,并稱其“騷人情景,于斯猶見”[6]。陸機《吊魏武帝文》,有明確的“客曰”“機答之曰”,顯然與漢代東方朔《答客難》、揚雄《解嘲》、班固《答賓戲》形式相同;且《吊魏武帝文》具有駢文性質(zhì),故亦可視作以“駢賦”體“吊”古人。

        對于與二“吊文”有關(guān)系的其他作品之性質(zhì),蕭統(tǒng)、劉勰認(rèn)識上卻有差異。如東方朔《答客難》、揚雄《解嘲》、班固《答賓戲》,雖與陸機《吊魏武帝文》具有類似的“主客問答”形式,然對三作之

        文體分類,《文選》列為“設(shè)論”,劉勰《文心雕龍》視作“雜文”。這就將“賦”中的某些作品,又進行了更為細(xì)致的分類。這其實是由于文體分類角度不同導(dǎo)致的文體稱謂差異。對蕭統(tǒng)、劉勰的這種文體認(rèn)識差異,我們需要從“文體流動性”角度,予以深入分析。

        二、“吊文”分類矛盾與文體“流動性”產(chǎn)生

        蕭統(tǒng)、劉勰對文體分類的差異性,首先有時代變化的影響作用,其次也有文學(xué)、文體變化需求的作用。讓我們還是以“吊文”分類為例,嘗試說明。

        蕭統(tǒng)《文選》與劉勰《文心雕龍》對“吊文”的分類,是存在差異的,這說明二人對“吊文”在認(rèn)識上存在差異。這種差異其實在中古文人中帶有一定的普遍性。而“吊文”的分類矛盾,足以讓我們充分認(rèn)識當(dāng)時復(fù)雜的文體問題。

        《文選》將《吊魏武帝文》列于“吊文”,是將此類具有“吊”體性質(zhì)的“設(shè)論”作品列入“吊文體”。這似乎是說,“吊”是作為一種與儀式有關(guān)的獨立文體,與其體式類似的其他作品有在稱謂、文體分類上的差異。但劉勰《哀吊》明確將二“吊文”視作與賦有關(guān)的文體,其所言“吊雖古義,而華辭未造;華過韻緩,則化而為賦”①,則說明“吊文”與賦有內(nèi)在聯(lián)系,同時又有細(xì)微差異。在這一點上,蕭統(tǒng)是從“作品內(nèi)容”上分出“吊文”,劉勰是從“作品形式”上分出“吊文”。如此說來,對賈誼、陸機“吊文”之文體認(rèn)識,至蕭統(tǒng)、劉勰時代發(fā)生了變化。也就是說,無論賈誼《吊屈原文》、陸機《吊魏武帝文》同類作品被分為何體,《文選》《文心雕龍》皆將其歸入“吊文”。這說明,至蕭統(tǒng)、劉勰生活的時代,二作已經(jīng)被明確為“吊”,則是無疑的。既然蕭統(tǒng)、劉勰分別從內(nèi)容、形式上將二作視作“吊”,那么我們不妨就由這兩個角度入手,分析它們被列為“吊”的原因。

        《昭明文選》中,《吊屈原文序》曰:“誼為長沙王太傅,既以謫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為賦以吊屈原。屈原,楚賢臣也,被讒放逐,作《離騷 賦》,其終篇曰:‘已矣哉,國無人兮,莫我知也?!熳酝躲枇_而死。誼追傷之,因以自喻。”[7]1116從內(nèi)容上看,此“吊”制作緣由有二:第一,賈誼“以謫去,意不自得”,屈原“國無人兮,莫我知也”,可知二人有相似的情感遭遇與人生經(jīng)歷;第二,賈誼為此文的目的,是為了“追傷”屈原,“因以自喻”。由此可知,賈誼之“吊”,具有“哀傷”性質(zhì),且以古人之遭遇澆個人之塊壘?!兜跷何涞畚男颉吩唬骸霸蛋四辏瑱C始以臺郎出補著作,游乎秘閣,而見魏武帝遺令,愾然嘆息,傷懷者久之?!盵7]1118由此可知,陸機與賈誼為“吊”,共同點有二:第一,為文之初衷相同。賈誼渡湘水思屈原而吊之,陸機“見魏武帝遺令”思魏武帝而吊之,此二人為“吊”共同之初衷。第二,為“吊”之原因相同,即皆因“傷懷”而作。在《文選》中,視作“吊”者,特征有二:第一,思古人而“吊”;第二,“追傷”古人。

        《文選》中,“賦”有“哀傷”②,“詩”亦有“哀傷”③,然具有“哀傷”性質(zhì)之“吊”被單列出來,值得注意。這說明,《文選》并非將所有“哀傷”之作皆可視作“吊”,某些哀傷之“賦”或“詩”,即不可被稱作“吊”。《文選》“賦”類“哀傷”之作,如司馬相如《長門賦》、向秀《思舊賦》、陸機《嘆逝賦》、潘岳《懷舊賦》與《寡婦賦》、江淹《恨賦》與《別賦》,與賈誼《吊屈原文》最大的區(qū)別,就是此類賦多所“傷”者為“情”,《吊屈原文》《吊魏武帝文》所“傷”者為“人”。如此分析,從內(nèi)容上看,《文選》以為能稱“吊文”者,一是未必純粹為“賦”,然必具“賦”之形式;二是所“傷”者必為“人”。

        劉勰《文心雕龍》中,以為“吊”與“賦”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其聯(lián)系大概即具有賦之形式;其差異則在對“辭”“韻”之處理,此或即其所言“吊雖古義,而華辭未造;華過韻緩,則化而為賦”。這種認(rèn)識,將“吊”與“賦”之界限描述得非常玄妙,且劉勰似乎以為某些文體在超越某個“臨界點”后會發(fā)生“文體轉(zhuǎn)換”。這也可以看作是文體的“雙重性”。我們曾經(jīng)考證,某些文體具有“賦”與“文”的“雙重文體”與“文體流動”特征,如郤正《釋譏》[2]。由此處賈誼、陸機之“賦作”被視作“吊文”看,即很好地體現(xiàn)了這兩個文體特征:由《文選》角度看,是“雙重文體”特征的體現(xiàn);由劉勰《文心雕龍》角度分析,則是“文體流動”特征的體現(xiàn)。

        所謂“雙重文體”,即從不同角度分析,某些作品既可被稱作“賦”,亦可被稱作“文”。賈誼《吊屈原文》之作,或被稱作“賦”,或被稱作“文”,即此故。同為“主客問答”形式,《吊魏武帝文》被《文選》列于“吊文”,形式相同之東方朔《答客難》、揚雄《解嘲》、班固《答賓戲》或被稱作“設(shè)論”,或被稱作“雜文”,亦是此故。

        所謂“文體流動”,具有兩種傾向:第一,本來具有特定文體標(biāo)志的作品,在某個特定的歷史階段開始出現(xiàn)向另一種文體轉(zhuǎn)換的傾向,如我們曾經(jīng)考證的郤正《釋譏》之作,即屬此類情況④;第二,劉勰所言兩種文體之間的“臨界點”被打破之后,一種文體出現(xiàn)了向另一種文體轉(zhuǎn)化的傾向,此即劉勰所言“吊雖古義,而華辭未造;華過韻緩,則化而為賦”。

        “文體流動性”,其實具有一定的文學(xué)批評意義,對此,要結(jié)合劉勰的某些說法予以深入分析。

        三、“文體流動”與中古文學(xué)批評觀念

        上文已述,“文體流動性”與“文體雙重性”,其實可以反映出中古時期的文學(xué)批評觀念。例如,劉勰稱“吊雖古義,而華辭未造;華過韻緩,則化而為賦”,在這里,何為“華辭未造”?何為“華過韻緩”?這要結(jié)合他在《文心雕龍·哀吊》中列舉的作品,從文學(xué)批評的角度予以討論。

        劉勰曾經(jīng)列舉賈誼《吊屈原文》以下“吊”體作品有九:司馬相如《哀二世賦》、揚雄《反離騷》、班彪《悼離騷》、蔡邕《吊屈原文》、胡廣《吊夷齊文》、阮瑀《吊伯夷文》、王粲《吊夷齊文》、禰衡《吊張衡文》、陸機《吊魏武帝文》。從作品稱謂上看,班彪及其以上,皆稱為“賦”“騷”;蔡邕及其以后,皆稱為“文”。至劉勰彌合眾家,則統(tǒng)稱為“吊”。此十家“吊文”,劉勰顯然以為從“辭”“韻”上進 行處理較為穩(wěn)妥。他對各家吊文之評價如下:賈誼《吊屈原文》,“體同而事核,辭清而理哀”;司馬相如《哀二世賦》,“其言惻愴,讀者嘆息;及卒章要切,斷而能悲”;揚雄《反離騷》吊屈原,“辭韻沉膇”;班彪、蔡邕之作,“敏于致詰”;胡、阮之作,“褒而無聞”;王粲之作,“譏呵實工”;禰衡之作,“縟麗而輕清”;陸機之作,“序巧而文繁”[3]359-362。

        賈誼之吊文“辭清而理哀”,有人以為說的是“文辭清晰”⑤,其實指的是文辭不甚華麗而音韻流暢,另外還有“情理哀傷”之意[8]144。過分華麗繁縟之辭,如何稱得上“清”?作為“首出之作”,賈誼吊文應(yīng)該是較有代表性的,故《文心雕龍》次于首,《文選》錄其文。司馬相如之文,“文辭惻愴”[8]144,讀后使人悲傷,具有“情理”層面的內(nèi)涵。同時此賦文辭樸拙,因為短制而音韻緊湊,符合劉勰之“吊文”觀。揚雄之文“辭韻沉膇”,指的是“文辭滯重”[9]、“旋律滯塞而不流暢”[3]361、“文辭音韻沉滯”[8]144。這顯然不符合劉勰之“吊文”觀,而更接近“賦”,故劉勰稱之為“功寡”。然而,或者揚雄此文又有“思積”一面,即“思考得很多”[8]144,“情”寡而“理”多,然此可致“辭雅”,故亦為“吊”文一體。班彪、蔡邕之文“敏于致詰”,體同賈誼,長于詰問,亦偏“理懿而辭雅”[10],故知其大致符合“吊文”之制。

        同為吊伯夷、叔齊之作,胡廣、阮瑀以褒揚為主,并無批評之辭;王粲主要批評其狹隘。劉勰對三人之作,主要從內(nèi)容上分析,未從辭、韻角度予以評價。禰衡之作“縟麗而輕清”,應(yīng)該說的是其文辭繁縟、音韻流暢。陸機之作,吊辭過于繁雜,劉勰列其為十家之末,大概以為其已與“吊”制稍有隔閡。

        綜合此處分析,劉勰對“吊文”之規(guī)定,除了他說的“辭”“韻”之限定,還有“情”“理”之節(jié)制。四者大體皆可被視為作品形式上的問題。若失“情”“理”之節(jié)制,文辭過于華麗、音韻又不緊湊,導(dǎo)致“華過韻緩”一面,就使得“吊文”變?yōu)椤百x”體了。所以,就此而言,“吊雖古義,而華辭未造;華過韻緩,則化而為賦”中,“未”不宜改作“末”,應(yīng)該就是向長清所言“古代雖已有吊,最初都無華辭”之意;“華辭過多,音韻紆緩,則變而為賦”[8]144。劉勰在此將“吊文”限定較為嚴(yán)格?!暗跷摹庇伞百x”體中析分而出,然在內(nèi)容上(《文選》觀念)、形式上(《文心雕龍》觀念)與“賦”有別;那些在辭、韻上超出一定界限之“吊文”,就由“吊”一變而為“賦”體。如果說,《文選》從文體形式上分列出“吊文”,那么,劉勰此處即從作品的具體形式(辭、韻、情、理)角度進行分類,顯得更為具體而理論化。

        另外,從中國古代文學(xué)“文體雙重性”與“文體流動性”角度進一步思考,還有一種文體現(xiàn)象值得注意,即《吊屈原文》本近“騷”,后被稱作“賦”,此時又分析出“吊”,呈現(xiàn)出明顯的文體“次生”現(xiàn)象,即一種文體會不斷衍生出“次級文體”:如果將“騷”視作“一級文體”,“賦”即為“二級文體”,“吊”則為“三級文體”,體現(xiàn)出“騷——賦——吊”的文體演變現(xiàn)象?!兜跷何涞畚摹繁窘百x”,而其駢體成分的增加,使我們意識到另一種新文體——駢文,即將產(chǎn)生,如郤正《釋譏》表現(xiàn)出的明顯的駢體化現(xiàn)象一樣,《吊魏武帝文》也預(yù)示著“賦——駢文”的文體演進趨勢。這種在上一文體基礎(chǔ)上衍生出“次級文體”的現(xiàn)象,很像是在文體中產(chǎn)生了“代級”。“文體代級”,或者是三國、南朝時期文體分類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種特殊文體現(xiàn)象。

        最后,從《文選》“吊文”分類、《文心雕龍》列舉十篇“吊文”分析,蕭統(tǒng)、劉勰二人此時在文學(xué)上所做的工作就是:一個為作品進行文體分類,“吊文”即由此而生;一個為無題之作題名、定名,《吊屈原文》《哀二世賦》《吊魏武帝文》之名即此時產(chǎn)生。

        四、余論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重新思考整個中古時期的“文體流動”現(xiàn)象,可以得出如下兩點啟示:

        第一,“文體流動”現(xiàn)象,其實是中古尤其是十六國、南北朝政治上的對峙沖突與文化上的交流融合之間的矛盾反映。魏晉以后的王朝更迭,造成禮 崩樂壞、政權(quán)林立的同時,也造成了不同地域、不同王朝對同一種文體的認(rèn)識差異。甚至,政權(quán)對立者會以貶低對方的方式,以“次等級”的文體稱謂,命名本來看似“高一級”的文體。例如,赫連勃勃大夏王朝的《統(tǒng)萬城銘》,其實就是一篇“京都賦”,但與之對立的北魏、東晉或之后的其他政權(quán),在題名、收錄上不可能將其與“京都賦”并列。而后人以“銘”題名此賦,其實沿襲了當(dāng)時的文化習(xí)慣。如此,在“文體流動”背后,或者隱含著深刻的政治、文化背景。

        第二,要從“文體流動”現(xiàn)象入手,重新認(rèn)識十六國、南北朝文學(xué)生成的多元因素。也就是說,對這個時代的文學(xué),我們應(yīng)該拋棄簡單的“對立”“沖突”的線性認(rèn)識,從“對立中的融合”角度予以重新思考。一提及十六國、南北朝,總是給人以簡單的“對峙”“沖突”的印象;甚至包括對魏晉南北朝某一具體王朝內(nèi)部的認(rèn)識,也往往是從“對立”“沖突”的角度入手,分析各種歷史、文化、文學(xué)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但是,我們應(yīng)該認(rèn)識到,各種“對立”“沖突”,其實反映的是當(dāng)時中原對邊疆、漢人對胡人、南朝對北朝、正統(tǒng)對異端、勝者對敗方的評價或認(rèn)識,而邊疆、胡人、北朝、敗方,一直具有深刻的“文化認(rèn)同”“民族認(rèn)同”或“國家認(rèn)同”。例如,十六國時期,赫連勃勃的大夏王朝以大禹為始祖、拓跋鮮卑以黃帝為祖先,皆是此類“文化認(rèn)同”與“民族認(rèn)同”的體現(xiàn)。不同政權(quán)在政治、軍事上的嚴(yán)重沖突,無疑會抹殺此類“認(rèn)同感”,進而造成文學(xué)、文體認(rèn)識的復(fù)雜性與矛盾性。

        一言以蔽之,中古是中國古代文學(xué)、文體產(chǎn)生劇變的重要時期,“文體流動”不過是其中的一個典型現(xiàn)象而已。當(dāng)然,所謂的“中古”,是一個很長的歷史時段,若要在一篇短文中說清楚整個中古的“文體流動”,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以蕭統(tǒng)、劉勰的“吊文”分類認(rèn)識為個案,可以幫助我們認(rèn)識這種

        “文體流動”產(chǎn)生的原因、過程及其文學(xué)批評意義,甚至可以給我們研究中古文學(xué)帶來更多啟示。

        注釋:

        ① “未”,郝懿行以為當(dāng)作“末”(詹锳《文心雕龍義證》,《詹锳全集》卷1,第364 頁)。

        ② 司馬相如《長門賦》、向秀《思舊賦》、陸機《嘆逝賦》、潘岳《懷舊賦》與《寡婦賦》、江淹《恨賦》與《別賦》。

        ③ 嵇康《幽憤詩》、曹植《七哀詩》、王粲《七哀詩》、張載《七哀詩》、潘岳《悼亡詩》、謝靈運《廬陵王墓下作》、顏延年《拜陵廟作》、謝朓《同謝諮議銅雀臺詩》、任昉《出郡傳舍哭范仆射》。

        ④ 有人提出,這種文體流動,主要是文體性質(zhì)不同的結(jié)果,如“吊”與“賦”。但對于“駢文”與“賦”、“騷”與“賦”而言,這種認(rèn)識就不太準(zhǔn)確。

        ⑤ 陸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龍譯注》,齊魯書社1995年版,第216 頁;向長清《文心雕龍淺釋》,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44 頁。

        猜你喜歡
        蕭統(tǒng)陸機賈誼
        精覽儒釋道
        全國新書目(2022年3期)2022-05-07 17:48:26
        黃耳傳書
        從“文取旨達”到“文章不群”:論陶淵明文學(xué)史地位的升格
        人文雜志(2020年7期)2020-07-24 08:54:38
        辯漢文帝不用賈誼
        漫畫
        讀書(2018年10期)2018-10-13 07:58:12
        從《文選序》看蕭統(tǒng)的文學(xué)觀
        人間(2016年28期)2016-11-10 21:10:01
        懷才不遇的賈誼
        淺論陸機詩歌中的時光意識
        人間(2015年21期)2015-03-11 15:23:10
        《文選》詔令文與蕭統(tǒng)之“崇雅”
        賈誼譜系考略
        日本师生三片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re|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免费播放网站|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 2018国产精华国产精品| 欧美日韩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 |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男人天堂网在线视频| 蜜桃av夺取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视频|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品| 久青草国产视频| 国产黄色一区二区福利| 亚洲人成综合第一网站| 亚洲免费网站观看视频|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小说 | 性饥渴艳妇性色生活片在线播放 | 日本一区二三区在线中文| 久久免费看黄a级毛片| 国产麻豆精品久久一二三| 日批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人妻激情在线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内射美女毛片| 日日猛噜噜狠狠扒开双腿小说| 中文字幕无码免费久久9一区9|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麻豆一区|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啪啪| av网站在线观看大全| 樱桃视频影视在线观看免费| 波霸影院一区二区| av国产免费在线播放| 成人午夜福利视频| 国产精在线| 91国内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级毛片久久久精品毛片| 亚洲另类精品无码专区 | 天天做天天摸天天爽天天爱| 正在播放国产对白孕妇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