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平潭東嵐幼兒園 林曉蘭
隨著新課改的發(fā)展和推進,當前社會各界及家長對幼兒教育越來越重視。幼兒階段正是一個人社會認知形成的初期,如果培養(yǎng)得好,對幼兒的終身發(fā)展會有很大幫助。因此,在學前教育階段,教師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對幼兒進行啟蒙教育,旨在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促使幼兒的綜合能力以及個人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目前很多教師參考的教學方法是出現(xiàn)在二十一世紀初期的一種幼兒教育教學方案,在我國,將之稱為“兒童戲劇教育”。本文將針對創(chuàng)意兒童戲劇表演教育中培養(yǎng)幼兒任務意識的有效策略展開分析和探討,并且根據(jù)實際提出相關意見和建議,希望能給廣大教師提供一些幫助。
創(chuàng)意戲劇表演,在日常的生活中,常見的有模仿劇情故事、舞臺童話劇、兒童戲劇等內(nèi)容。其本身豐富的題材以及迎合幼兒本身興趣的特點,讓很多幼兒為之著迷。本文將從四個方面對其進行分析,首先是讓幼兒進行戲劇的欣賞與體驗,并且通過引導激發(fā)幼兒的熱情,讓幼兒樹立起能演好兒童戲劇的信心。其次是教師引導幼兒制定表演任務清單,讓幼兒對“表演”如何開展、“表演”需要完成什么任務心中有數(shù),使其主動參與其中,這樣能有效激發(fā)幼兒的任務意識。再次是通過自給自足的方式,讓幼兒聯(lián)手制作一些關于戲劇表演所用的設備和工具,通過這樣的方式,能有效培養(yǎng)幼兒克服困難的能力和動手動腦能力。最后是開展創(chuàng)意戲劇表演活動,讓幼兒共同為“表演”這個目標貢獻自己的力量,讓幼兒在真實的表演中體驗合作的快樂,并且通過合作讓幼兒明白團隊的重要性,體驗成功的喜悅。整個過程幼兒是活動的主體,教師只是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在幼兒需要幫助時給予適宜的幫助和引導,讓幼兒通過創(chuàng)意戲劇教學活動養(yǎng)成一種任務意識,這對幼兒將來的發(fā)展和成長有著重要意義。
教師在組織幼兒進行戲劇欣賞的時候,要有針對性地選擇題材。如選擇一些比較簡單的、比較符合幼兒生活經(jīng)驗的題材。特別是一些富有童趣、積極向上的故事,這類題材作為幼兒開展創(chuàng)意性戲劇欣賞體驗的模板是非常合適的。在此,教師要結合幼兒的興趣進行設計,保證在欣賞體驗的時候能夠有效激發(fā)幼兒的參與熱情。例如:教師在進行題材選取的時候,可以在生活中通過隱性的提問了解幼兒內(nèi)心的興趣點。如:“你們比較喜歡看什么動畫片呀?”或者問幼兒:“大家都看過什么兒童劇?。俊蓖ㄟ^提問,教師可以從幼兒的口中得知他們的興趣點。隨后,便可以用優(yōu)秀的戲劇表演素材給幼兒欣賞體驗,也可以觀看其他年齡班幼兒的表演。例如,我們在準備表演《老鼠嫁女》前,就先下載了一些相關的表演視頻組織幼兒欣賞,在觀看的時候,教師引導幼兒談談自己觀看的感受,如,“你喜歡哪一個小演員?”“你是村長的話,要選誰來當女婿?”“如果你來演要怎樣演出他的厲害?”“某某角色的服裝怎樣做會更好?”“如果你來演風(太陽、老鼠),你想怎么演?”“風和云可以怎樣表演‘比一比’更有趣”等等。這個節(jié)目的表演需要突出各個“女婿”的特征和風格,這樣就能把它演好。通過這樣的方式,幼兒會對即將要飾演的角色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和認知,而且會在內(nèi)心默默地“彩排”戲劇中的角色。這樣,在進行戲劇觀賞體驗的同時,不僅能樹立起幼兒完成任務的信心,而且還可以提高幼兒對角色的參與積極性和理解能力。
完成戲劇欣賞體驗之后,教師便可以開展下一步的計劃。這個任務清單可以分成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角色任務清單,第二階段是表演工作任務清單。角色任務清單就是讓幼兒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選擇角色,制定完成這個角色表演需要的任務清單,并用自己喜歡的圖表方式記錄下來,以此激發(fā)幼兒的任務意識,讓幼兒知道自己即將要做什么,要如何去做。怎樣才能有條理、有頭緒地去完成任務。在制定角色任務清單的時候,教師可以適當引導,如:“大家喜歡表演哪個角色,想演好村長(美叮當)臺詞要怎樣講?村長需要什么服飾?什么道具?”鼓勵幼兒用自己的方式記錄臺詞。幼兒園的幼兒時間意識比較差,教師還要有意識地引導幼兒想一想,每一項任務要在什么時間完成?;蛟S幼兒們制定的“任務清單”還有許多不合理之處,但他對自己在表演中要做什么、該怎么做、怎么完成任務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從而激發(fā)幼兒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任務意識,懂得規(guī)劃性地完成任務,讓幼兒感受到創(chuàng)意戲劇表演的樂趣。
當我們的表演活動要進入演出階段時,幼兒們就要開始制定表演工作任務清單,這個“工作任務清單”其實就是表演準備工作的細化。如表演準備時需要化妝、服裝師、道具師;表演時需要催場、秩序維持、報幕、主持人員;演出準備時制作門票、制作海報、入班宣傳、邀請觀眾等等。確定好崗位之后,教師要組織幼兒討論在表演時各個崗位具體要做什么工作?接著就可以組織“競聘上崗”了,鼓勵幼兒選擇自己適合的“崗位”。通過這樣的方法進行表演任務清單設計,能讓幼兒學會主動地去承擔任務、分配任務,而且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幼兒的參演興趣和任務意識培養(yǎng),萌發(fā)勞動的自豪感。
創(chuàng)意戲劇表演的服裝道具、場景布置非常重要,起到了凸顯角色渲染氛圍的作用,以前往往是教師們準備好了供幼兒使用,這反而是剝奪了幼兒學習鍛煉的好機會。幼兒在制作道具過程中,他們會思考我表演需要什么道具,可以用什么材料來做,需要什么工具?幼兒們制作道具時也會遇到很多的問題,比如大小不合適、顏色搭配不好看,制作粗糙、粘得不牢固、工具使用等等問題,為完成自己的表演任務他們必須調動原有的經(jīng)驗想辦法解決問題,在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解決的辦法、尋求幫助、解決困難的過程中,幼兒的動手能力、交往能力不但得到了發(fā)展,還提升了克服困難的能力。例如在《老鼠嫁女》節(jié)目表演中,幼兒選好角色后,教師提出,你們想一想自己扮演的角色需要什么道具服飾?并要求幼兒記錄下來。琪琪小朋友扮演美叮當,她的道具清單有老鼠的頭飾、服裝、繡球、紅蓋頭。琪琪在制作頭飾時,剛開始用紙環(huán)上粘貼耳朵的辦法,可是紙環(huán)頭飾一粘上汗水就濕爛了,她就用透明膠在圈內(nèi)粘了一圈,汗?jié)竦膯栴}解決了,但新的問題又出來了,就是在表演時,頭飾就很容易掉下來,表演時很不方便。有一天她看到朵朵小朋友戴著貓耳朵形狀的發(fā)箍,高興地跑過來說,林老師我找到辦法了。她自己跑去跟朵朵商量能不能把發(fā)箍借給她,并保證說,會好好使用不會弄壞。從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琪琪在遇到問題時,她會想辦法解決、尋求幫助,克服各種困難,完成道具制作。通過制作道具不僅能讓幼兒養(yǎng)成一種克服困難的能力,還能讓幼兒在制作的過程中提升經(jīng)驗,更能讓幼兒明白任務分工的重要性,對培養(yǎng)幼兒的任務意識有很大幫助。
為了讓孩子感受表演活動的成功體驗,在道具準備完成之后,教師便可以組織幼兒開展創(chuàng)意戲劇表演活動。經(jīng)過之前的有效引導,幼兒從最初的劇本設計到后期的道具制作,內(nèi)心已經(jīng)充滿了表演的動力,自信心也會隨著之前的工作而增加。在集體表演的過程里,可以讓幼兒明白合作的重要性,因為在整個創(chuàng)意戲劇表演所需要的人員非常多,所以在表演中每個人要把自己的表演內(nèi)容完成好,這樣才不會影響大家的努力成果。但是,要成功開展創(chuàng)意戲劇表演,不但需要每個幼兒的努力,更需要全體幼兒的合作。在表演之前,教師可以利用DV將幼兒日常彩排的內(nèi)容拍攝下來,讓幼兒們商討表演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隨后再讓幼兒們結合自己的意見進行改動和修正,包括臺詞的修改、服飾的修改、道具的位置擺放、表情和語調的體現(xiàn)、邀請函和門票的制作等。當幼兒對其進行過精心的修改之后,會對自己的勞動成果格外重視,這樣在后期的表演中,也能讓幼兒更加認真,全身心地投入創(chuàng)意戲劇表演中。而且通過合作交流之后,能讓幼兒感受到一種向心力的產(chǎn)生,這種向心力能把幼兒的思想凝聚在一起。以此方法開展創(chuàng)意戲劇表演,不僅能培養(yǎng)幼兒的信心,還能有效促進幼兒的合作意識與任務責任意識。
在通過創(chuàng)意戲劇表演培養(yǎng)幼兒的任務意識時,教師要轉變角色,讓孩子成為“表演”活動的主人,整個活動的策劃、準備、表演都要尊重孩子的意愿,要把學習的機會還給孩子。教師要學會退位,但不是放手不管,而是要結合幼兒的興趣,根據(jù)幼兒的認知,參考幼兒的能力給予適當?shù)囊龑Ш臀镔|上的支持,形成長效機制后,能有效地促進幼兒任務意識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