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濱海新區(qū)塘沽中心莊小學 張樹軍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線,是學校改革、發(fā)展和穩(wěn)定的生命源泉,是國家興旺、民族強盛的基石。立足現實,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chuàng)新和飛躍,逐漸成為當前學者、專家探究的新課題。
中心莊小學建校于1943 年,是一所底蘊深厚的農村小學。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學校秉承“正德、篤學、健體、共進”的校訓,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與時俱進,創(chuàng)新工作思路,致力于將學生培養(yǎng)為學習的主人、學校的主人、國家的主人、時代的主人。本文通過分析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機遇與挑戰(zhàn),結合實踐經驗,提出合理的對策,以期對提高小學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有所裨益。
小學階段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的關鍵時期,也是小學生身心成長的黃金時間,承擔著教化心智、塑造靈魂的重要任務,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把握契機,勇于創(chuàng)新,開創(chuàng)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思想政治教育歷史悠久,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孔子就提出了“仁義禮智信”的儒學教育思想,肯定了政治教化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歷史時期呈現出豐富多彩的面貌,在新中國的建設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從來不是固定不變的,歷史經驗啟示我們,必須與時俱進,積極改進新時期小學思想政治教育思路,尋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對策。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少年兒童教育的重要論斷和豐富論述,解讀了小學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與內涵,是推進工作創(chuàng)新的理論支撐。習近平在北京市海淀區(qū)民族小學主持召開座談會時,反復強調要從小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給山東省蒙陰縣八一希望小學學生回信中,肯定了弘揚革命老區(qū)沂蒙精神具有積極的思想政治教育意義。通過學習,中心莊小學不再把思想政治教育的著眼點僅僅放在傳授知識、營造文化氛圍上,而是力圖讓共產主義理想、信念、道德、紀律的種苗在學生心中生根發(fā)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準備力量。
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與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教育事業(yè)也走入了一個新的時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與困境。首先,學生的思想觀念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教育者的教導方式難以契合學生心理。其次,互聯網日益普及,信息龐雜多樣,也給思想教育工作帶來很大影響。再次,農村城鎮(zhèn)化和工業(yè)化發(fā)展,環(huán)境污染問題也困擾著正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對這些新問題、新情況,如何創(chuàng)新開展小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問題日益嚴峻。
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是中華民族的希望。小學階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發(fā)揮實效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這已經成為公眾普遍認同的事實。然而,當考問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與擔當時,筆者分析認為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有:單向發(fā)展的教育路徑、公式化的教育方法、與實際相脫節(jié)的教育內容等。
從現代教育的觀點看,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的人,不僅充當教育的受體,更要成為教育的主人。盡管教育工作者基本上都已經接受了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然而,在實際的教育工作中還是明顯地采用單向的傳授、灌輸的教育路徑,教育雙方的合作和互動比例極為有限,對學生的自我教育則缺少應有的關注。有人說,少年兒童的心靈是一張白紙,教育就是在白紙上勾勒出美好的圖景。那么教育者決不可牢牢把控住“畫筆”的所有權,而應通過適當引導,給予學生自主教育的空間。目前,中心莊小學正努力實現由單向灌輸到雙向交流的教育路徑的轉變。
在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中,教師更多的是通過語言講述、形體演示或者圖像引導來進行課堂教授,實效性往往不理想。這種僵化的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反映出教育手段的公式化與不豐富。在高科技發(fā)展的背景下,引入和借助信息技術就成為化解難題的一條捷徑。而另一方面,重說教、輕實踐的教育方式難以將思想政治教育知識形象化、動態(tài)化和新奇化,不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與學習心理。
從教育內容上看,小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教學實際相脫節(jié),內容高、大、空,遠離現實生活,缺乏一定的現實意義和可操作性,沒有考慮小學生的興趣特點,對行為實踐的指導意義不大。這一問題的出現,與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水平有很大的關系,老一輩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思想觀念、教育方法等方面較難與時俱進,而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者缺乏教育經驗,欠缺靈活應變、補充新鮮知識的能力。中心莊小學以青年教師居多,為應對這一問題,學校給青年教師搭建了專業(yè)成長的平臺,以提升專業(yè)知識與教學技能。
總而言之,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現“配方”陳舊、“工藝”粗糙、“包裝”俗氣這些問題,在筆者看來,多可歸因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創(chuàng)新不足。思想政治教育者所要做的,就是一一將其化解,在達成教育任務和教育目標的同時,促進少年兒童的全面發(fā)展。
一直以來,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中心莊小學極其寶貴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下面筆者依據工作經驗和成果,以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缺陷為問題導向,提出下列對策建議,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在全民族創(chuàng)新體系建設中,小學肩負著重要的歷史使命。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當務之急、時代精神的必然要求,就是實現小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chuàng)新。表現在教育觀念上,首先就是從思想道德建設出發(fā),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促使學生成長為志向遠大的社會主義好少年。同時,教育觀念由封閉式教育向開放式教育轉變,由模式化教育向個性化教育轉變。為此,中心莊小學分別邀請清華大學對外學術交流中心心理指導教師陳紀英和濱海新區(qū)心理健康教育負責人孫晶,對全校教師進行專題培訓,為提高教師組織、管理的工作能力、心理健康教育與指導能力等方面提供指導,加快教育觀念更新。
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必須不斷改進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方法,努力做到“四結合”——講授法和體驗法相結合,他教法和自教法相結合,激勵法和自律法相結合,傳統(tǒng)教育法和現代教育法相結合。以此為落腳點,中心莊小學在實踐中取得三條推動方法創(chuàng)新的寶貴經驗:一是自覺實踐,通過建立在自覺意義基礎上的樸素實踐,打破陳規(guī)舊壘的束縛,探求積極的建設成果;二是反復實踐,反復不是重復,而是美好教育行為的一次次升華;三是反思實踐,促使實踐生機盎然、花樣翻新,結出理性與理想的果實。上學期,中心莊小學先后與防震減災防控中心、胡家園街廣聚票房舉行了社會實踐課堂、藝術教育課堂掛牌儀式。教師帶領學生到防震減災防控中心實地參觀,提升學生應對突發(fā)災害和自救互救能力;組織學生參與國粹進校園活動,激發(fā)學生對優(yōu)秀文化藝術的熱愛。
小學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避免形式主義,依據社會對小學生的預定期望和小學生的實際思想水平來設置內容,圍繞不同時期社會關心的熱點、難點和疑點問題,充實小學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為了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中心莊小學力圖構建科學的知識體系,啟迪學生心智,促使少年兒童及早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實現人的全面發(fā)展?;诖?,中心莊小學搭建一個校本德育課程的平臺,根據學生不同年齡段的特點,按照月份進行德育實踐活動安排,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針對性。此外,中心莊小學以活動為載體,加強學生社團建設,共開設年級、校級各類社團30多個,全面、均衡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ǎng)。在清明祭掃緬懷革命先烈系列主題教育活動中,中心莊小學還邀請家長共同參加,通過家校結合的形式,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方法創(chuàng)新永無止境。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取得新的突破和進展,必須從面臨的新形勢和學生工作的新任務入手。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認真分析社會環(huán)境變化對小學思想政治教育產生的影響,尋找符合學校實際的方法對策,勤于探索,勇于實踐,為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入生命活力、開創(chuàng)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