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曉萍
內(nèi)蒙古科技大學包頭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內(nèi)蒙古包頭 014010
無痛腸鏡檢查是目前臨床診斷結直腸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其雖然診斷結果較準確,但是由于很多患者對腸鏡檢查感到恐懼、不安,所以容易影響到檢查操作[1]。為探討對接受無痛腸鏡檢查的老年患者實施全程護理的效果,現(xiàn)方便選取該院2017年1—12月收診的接受無痛腸鏡檢查的老年患者140例作為臨床研究對象,報道如下。
方便選取該院收診的接受無痛腸鏡檢查的老年患者140例作為研究對象,分為觀察組(70例),其中男38 例、女 32 例,年齡 60~78 歲,平均(68.33±8.16)歲;對照組(70例),其中男 40例、女 30例,年齡 61~76歲,平均(68.57±8.47)歲;所有患者均經(jīng)過了該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且知情同意該次研究;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觀察組實施全程護理:①檢查前護理:檢查前對患者進行系統(tǒng)的健康宣教,告知患者無痛腸鏡檢的大致流程、基本方法及主要作用等,增強患者對檢查的認知、理解及認同[2];其次對患者做好心理指導,給予其有效的安慰和鼓勵,以消除其焦慮和緊張等負面情緒[3];要告知患者在檢查前3 d食用半流質(zhì)飲食,前1 d食用流質(zhì)食物,前12 h禁食,前4 h禁飲,以及遵循醫(yī)囑服用相關藥物[4];另外指導患者做好腸道準備;②檢查中護理:在檢查過程中全程陪同患者,密切觀察患者意識、反應及體征,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報告處理[5];③檢查后護理:在檢查完成后叮囑患者多休息,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血壓和心率,詢問其有無腹脹、腹痛等不良癥狀,若有要及時處理[6]。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對患者進行常規(guī)健康教育和飲食指導,并告知其檢查相關注意事項。
觀察兩組護理前后的SAS評分和情感評分、檢查前的腸道清潔度合格率、檢查期間的腸道刺激癥評分、腹脹評分及腹痛評分。其中SAS評分應用焦慮自評量表進行評估;情感評分采用Avillo情緒與情感形容詞量表進行評估;腸道清潔度合格率按照臨床合格標志進行評估;腸道刺激癥評分、腹脹評分及腹痛評分采用向患者發(fā)放問卷調(diào)查的方法進行評估。
利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統(tǒng)計,計量資料用()表示,并采用 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并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前觀察組的SAS評分為(47.82±6.81)分,對照組為(47.46±6.53)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215,P>0.05); 護理后觀察組為 (38.37±6.21) 分, 對照組為(43.26±6.28)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005,P<0.05)。護理前觀察組的情感評分為(68.52±6.88)分,對照組為(69.01±6.72)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598,P>0.05);護理后觀察組為 (77.46±6.42) 分, 對照組為 (72.97±7.24)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014,P<0.05)。
檢查前觀察組的腸道清潔度合格率為81.43%,對照組為 67.1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24.653,P<0.05)。見表1。
表1 兩組檢查前的腸道清潔度合格率對比表[n(%)]
檢查期間觀察組的腸道刺激癥評分為 (10.12±4.62)分,對照組為(13.25±4.43)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621,P<0.05);觀察組的腹脹評分為(8.04±3.28)分,對照組為(11.21±3.96)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5.378,P<0.05);觀察組的腹痛評分為(7.34±3.15)分,對照組為(10.17±4.31)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826,P<0.05)。
內(nèi)鏡技術在結直腸疾病的診斷中發(fā)揮出了十分重要的價值。不過,無痛腸鏡檢查作為一種侵入性檢查手段,仍然有很多患者會對其感到恐懼[6]。尤其是老年人由于各項身體機能退化,所以在接受無痛腸鏡檢查時容易出現(xiàn)強烈的腸壁平滑肌收縮等現(xiàn)象,從而引起腹脹、腹痛等不適癥狀[7]。所以,需要通過采取有效的護理手段,來消除患者的負面心理。
全程護理與常規(guī)護理相比,更加系統(tǒng)、全面,不但重視對患者生理方面的護理,同時也重視心理護理,旨在通過安撫患者的情緒來提高其的檢查配合度,以保證檢查的順利實施[8]。
該研究顯示:護理前觀察組的SAS評分為(47.82±6.81)分,對照組為(47.46±6.53)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215,P>0.05);護理后觀察組為(38.37±6.21)分,對照組為(43.26±6.28)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005,P<0.05)。 護理前觀察組的情感評分為(68.52±6.88)分,對照組為(69.01±6.72)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598,P>0.05);護理后觀察組為(77.46±6.42)分,對照組為(72.97±7.24)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014,P<0.05)。在王霞虹[7]的研究中:護理前研究組的SAS評分為(47.93±7.36)分,參考組為(47.63±7.59)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247,P>0.05);護理后研究組為(39.16±6.35)分,參考組為(43.62±7.21)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047,P<0.05)。 護理前研究組的情感評分為 (69.59±6.32)分,參考組為(70.28±7.64)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607,P>0.05);護理后研究組為(76.89±6.54)分,參考組為(73.43±7.54)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022,P<0.05)??梢妼嵤┤套o理可以有效消除患者的焦慮情緒,促進其積極的情感。其次,該研究顯示:檢查前觀察組的腸道清潔度合格率為81.43%,對照組為67.1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24.653,P<0.05)。 而相關研究的研究中結果示:觀察組的腸道清潔度合格率為81.9%,對照組為97.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梢妼嵤┤套o理可以提高檢查前的腸道清潔度合格率。再者,該研究顯示:檢查期間觀察組的腸道刺激癥評分為(10.12±4.62)分,對照組(13.25±4.43)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621,P<0.05);觀察組的腹脹評分(8.04±3.28)分,對照組(11.21±3.96)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5.378,P<0.05);觀察組的腹痛評分(7.34±3.15)分,對照組(10.17±4.31)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826,P<0.05)。王霞虹[1]的研究結果示:檢查期間研究組的腸道刺激癥評分(10.27±4.36)分,參考組(13.61±4.59)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599,P<0.05);研究組的腹脹評分(8.16±3.38)分,參考組(11.53±4.18)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5.465,P<0.05);研究組的腹痛評分(7.65±3.74)分,參考組(10.34±4.62)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945,P<0.05)??梢妼嵤┤套o理可以減輕檢查期間的腸道刺激癥、腹脹及腹痛等不良癥狀。
綜上所述,對接受無痛腸鏡檢查的老年患者實施全程護理,可以有效消除患者的焦慮情緒,提高檢查前的腸道清潔度合格率,以及減輕檢查期間的腸道刺激癥、腹脹及腹痛等不良癥狀,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