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00衡水正元中醫(yī)醫(yī)院,河北衡水
中藥以極其特別的理念衍生在中醫(yī)治療過程中,而辨證用藥的整體處方是中醫(yī)陰陽五行與藥性中的“四氣五味”“升降沉浮”的有機結合,在中藥使用中藥性的作用就是一把雙刃劍,中藥的使用絕不能遠離藥性。
現在中藥活血注射液被廣泛運用在臨床治療中,尤其在腦血管疾病的治療中尤為明顯,治療的效果也非常顯著,但也有許多患者在活血藥的作用下,導致病情逐步加重最終導致殘疾甚至死亡。
現在臨床常見的中藥活血制劑有血塞通、丹紅、香丹、川芎嗪等中藥活血注射液。這些中藥制劑,從中醫(yī)科學角度審視,均具備非常鮮明的藥性特點,而藥性的存在從中醫(yī)認識來看,對于使用的患者來說,就有著能用與不能用兩個基本概念,而這樣的概念,往往決定著患者的生命安全,也決定著治療預后健康與否的未來,所以這是關系著生命安全的大事,是絕對不可以隨意而用的。
掌握藥性并不是讀幾本書就能領悟到的,即便是中醫(yī)學者,對于藥性的把握度也很難恭維。因此,現代化西醫(yī)醫(yī)院在沒有中醫(yī)指導的前提下,廣泛使用中藥活血藥靜脈滴注治療腦血管疾病是對于生命健康極其不負責任的事情。
從中醫(yī)整體醫(yī)學的科學焦點詮釋腦血管疾病的由來,是源自多方面的因素所導致的,現代醫(yī)學憑借腦CT認定為腦梗死、腦血栓沒有問題。但是,對于患者的治療完全停留在“腦”這個概念上,是西方醫(yī)學難以修正的短板,而且這種“頭病醫(yī)頭”的治療理念,在治療預后及治療效果上看,也有著嚴重的認知缺失。
腦梗死與血栓的形成是患者日積月累的臟腑問題,逐步影響到動靜脈血管而造成的,而造成最終腦血管疾病的根本原因在心臟。從現代醫(yī)學的檢驗中不難發(fā)現,幾乎所有的腦血管疾病均有或多或少的心臟疾病,大部分還伴有頸動脈斑塊、血脂高、血壓高、部分患者還伴有血糖高。這些增高的指標,均與心臟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而心臟疾病的早期,是現代醫(yī)學根本無法檢查到的,從而也就形成了患者在西醫(yī)體檢中被告知“健康”的假象。而發(fā)病后的原因也就不是現代醫(yī)學研究的范疇了,因此“腦病醫(yī)腦”看起來又那么天經地義,順而活血化瘀或許就成了千真萬確的真理。
從臨床來看,腦梗死、腦血栓、腦溢血的最初期,患者大多心率加快血壓增高,但四肢靈動,除頭暈之外神智清晰。而在此時使用活血中藥制劑,勢必增加腦部血流與顱內壓力,一部分梗死位置較好的患者,有可能可迅速打通血脈,心率、血壓迅速下降并很快獲得治愈;但絕大部分患者會因突然的血流沖擊,會出現瞬間的血壓增高,加速損壞壞死血管周圍的病變,從而造成活血遇阻,顱壓增高的反作用力,導致患者的病情加劇。
活血藥從藥性的特點來看,對于血壓增高,心率加快患者嚴格來說是絕對不能用的藥,雖然淤堵較輕的患者會迅速獲得療效,但這絕對是極少數,而大多數患者治療效果與其相左。這就是藥性的問題,在此本文選擇2種代表性的中藥制劑,從中醫(yī)科學角度分析藥性使用在腦血管疾病中的利弊。
注射用血塞通,主要成分是三七總皂苷,在三七原藥中提取,三七性溫、歸肝經胃經,主用于咯血、吐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跌撲腫痛等?!侗静菥V目》曰:“止血散血定痛?!薄侗静萸笳妗罚骸皩H敫挝讣嫒胄拇竽c?!薄侗静輳男隆罚骸吧⒀ㄍ??!薄侗静菔斑z》:“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敝辽購倪@些藥性的研究看,對于腦梗死、腦血栓的中一部分心率偏低、血壓不高,中醫(yī)切脈心沉脈的患者非常對癥,輸液即可獲得速效。但對于心率加快,血壓增高,中醫(yī)分型心陽上亢的患者來說,因為其補性與止血性較強,藥性又是溫補,這樣會造成心率更快血壓不穩(wěn),其效果不僅不能疏通血栓及梗阻的病灶,反而造成極大的反作用力,會導致患者在2~3 d內失語,肢體不遂等嚴重后果;而且對于腦出血的患者此類藥物不可使用。
丹紅注射液,主要成分為丹參、紅花。丹參的藥性較為平和,性平微寒、入心肝胃經,主要功能活血散結?!吨袊幍洹饭δ苤髦危骸盎钛觯⒔Y止痛;用于閉經,痛經,瘡瘍腫痛?!薄侗静荨罚骸爸慰卩洳徽Z,血結,產后諸癥?!薄侗静菥V目》:“活血,潤燥,散腫,通經。”紅花與丹參不同,同為活血藥,但藥性剛烈,性溫而急,其活血散結的作用強大?!堕_寶本草》:“性辛,溫,無毒。歸心肝經?!奔t花的活血散結作用強,本草雖然大多將其歸經認定在肝胃經,古方治療上也多見于婦科疾病,而從臨床實踐中看到,紅花在心血管腦血管中的活血散結作用甚為強大,但是紅花的藥性溫猛,對淤堵的血管沖擊力非常大,若在患者血壓不穩(wěn)心率加快時使用,勢必造成破壞性的攻擊,所以會導致部分腦血管疾病在短時間內病情加重。由此看來,把握中藥藥性與對等的脈理認證,才能有的放矢的精確使用紅花或紅花制劑藥物,否則紅花就會在腦血管疾病治療中產生不良反應。
中醫(yī)中藥的廣泛運用,絕非藥品說明書那么簡單,治愈疾病使用中藥沒有相關的中醫(yī)基礎知識,是根本不可能的。西方醫(yī)學均有試藥換藥的習慣,但中藥是不可以試的,因為中藥的藥性決定著正反兩個方向的治療效果,所以辨證不明絕對不能亂用、濫用。
例1:患者,男,46歲,2018年3月上班期間感覺頭暈即自己開車到某醫(yī)院就診,隨即進行腦CT檢查,發(fā)現腦干左側有壞死性病灶,診斷為腦梗死,住院治療。住院時神智清晰,四肢靈活,食欲精神好,稍感頭暈。給予血塞通、維生素B6等中西藥物靜脈滴注;第2天出現頭疼,視物模糊等癥狀,隨即告知主管醫(yī)師。醫(yī)師認為屬于正?,F象,告知患者7 d內是不穩(wěn)定期,病情難免出現進展,加重問題,這是腦梗死的一種趨勢。第3天早上患者突然失語,雙下肢不能行動,雙上肢麻木右臂不能活動伴腫脹。主管醫(yī)師說:這幾天是觀察期,基本就是這樣。此患者問題出在哪里?從患者醫(yī)案來看,住院時小面積腦梗死,心率98次/min,血壓不穩(wěn),收縮壓170~190 mmHg,這時靜脈滴入血塞通注射液,勢必造成腦血管沖擊,加速破壞壞死病灶所造成的影響,所以問題就出在用藥上面。這類患者住院加重均與用藥有關,西醫(yī)往往認為腦梗死應抓緊疏通,但疏通中很多人會出現越來越嚴重的后果,所以他們認為腦梗死前7 d嚴重化是常事。從中醫(yī)的角度看待這些患者的治療,發(fā)病前2 d應該首先控制血壓、心率為主,在此基礎上啟動心臟動能,這是治本的方式,在血壓、心率穩(wěn)定后再給予活血藥物,很難有導致患者腦梗死嚴重化的可能。
例2:患者,男,51歲,2019年2月中午飯后覺得頭部不適,四肢麻木,在同事的陪同下,到醫(yī)院檢查,發(fā)現腦血栓病灶,遂即住院治療。患者主要采用丹紅注射液治療,病情前3 d較穩(wěn)定,第4天加大用量輸液中突然出現不適,失語、神志不清,四肢不能活動,即停止輸液,再進行腦CT檢查,發(fā)現腦干出血,迅速進重癥監(jiān)護室。第9天轉入普通病房,患者失語,右下肢、右上肢均不能活動,左上下肢不能活動伴腫脹疼痛。目前在其他醫(yī)院進行康復治療。此例患者問題出在哪里?就是過度活血藥物的反作用力。患者入院時神志清晰,除了頭部脹滿外,余皆無不適,只是血壓不穩(wěn),心律不齊。治療前3 d也沒問題,但加大丹紅注射液用量后,即出現問題且后果相當嚴重,完全是因為丹紅用藥增量所引起,但西醫(yī)沒辦法了解這些原因,認為是疾病繼續(xù)發(fā)展造成,這是中醫(yī)中藥在治療過程中的認識問題。
從上述典型病例中可以看到使用中藥的一些問題,但這些問題卻被埋葬在無知之中,對腦血管疾病在治療中的不良后果,沒有人會去研究和追究問題的所在,甚至眾口一致認為腦梗死、腦血栓均有1周左右的危險期,其實若能夠對癥治療,這類疾病在發(fā)病后接受治療,絕不會再有加重的可能,這一點從臨床的治療中也得到了完全的證實。
治療實踐中,中藥在心腦血管疾病中如果運用得當均會獲得非常顯著的積極效果,這也是單純西方醫(yī)學遠遠不能夠做到的。但是,中藥藥性把握是至關重要的一環(huán),因此普及中藥治療就應該把中醫(yī)診療技術的推廣率先推向前臺,這樣才能夠真正讓中醫(yī)學技術應用到疾病的正確治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