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巧,呂林蔚,孫小紅
(四川廣安職業(yè)技術學院,四川 廣安 638500)
消化性潰瘍是消化內科常見的慢性疾病。該病的致病因素較復雜。不規(guī)律的飲食、生活習慣等均可導致該病的發(fā)生。相關的研究結果表明,對消化性潰瘍患者進行科學的護理服務,可有效地改善其預后[1]。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討對消化性潰瘍患者進行臨床路徑護理的效果。
本次的研究對象為2017年1月至12月期間在四川廣安職業(yè)技術學院接受住院治療的79例消化性潰瘍患者。對這些患者進行胃黏膜組織活檢與胃鏡檢查后,其病情均被確診為消化性潰瘍。在這些研究對象中,有男性54例,女性25例;其年齡為20~66歲,平均年齡為(45.0±5.1)歲;其中,十二指腸潰瘍患者有46例,胃潰瘍患者有33例。將這79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對照組有38例患者,觀察組有41例患者。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P>0.05,有可比性。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減少胃酸分泌和保護胃十二指腸黏膜的常規(guī)治療。同時,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護理的方法是:1)協(xié)助患者進行常規(guī)檢查。2)為患者講解治療的方法、治療過程中的注意事項。3)遵醫(yī)囑為其講解其所用藥物的用法用量。對觀察組患者進行臨床路徑護理。護理的方法是:1)患者入院時的護理方案。帶領其熟悉醫(yī)院的環(huán)境,并為其介紹醫(yī)院的相關制度(如陪護、探視及作息的時間等)。2)患者入院后第1 d的護理方案。為其講解需進行檢查的項目,為其介紹進行各項檢查的目的,并協(xié)助其進行各項檢查。3)患者入院后第2~7 d的護理方案。⑴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為患者發(fā)放與消化性潰瘍相關的宣傳手冊或其他圖文材料,以圖文結合的形式為患者講解該病發(fā)生的原因、治療的方法、護理的方法、治療期間的注意事項、規(guī)律飲食的好處及重要性等。⑵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了解患者的飲食習慣,并根據其飲食習慣為其制定有針對性的飲食方案。叮囑患者定時定量的進餐,多食用易消化、清淡、蛋白質及維生素含量高的食物,禁止食用生冷、辛辣的食物。對處于潰瘍活動期的患者,告知其食用半流質食物,并在餐后休息1 h。⑶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為患者介紹常用藥物的種類(如抗菌劑、胃粘膜保護劑、抑酸劑等),并遵醫(yī)囑為其詳細介紹藥物的用法、用量及作用機理等。用不同顏色的標簽標注藥物的用法用量,并設置鬧鐘提醒其按時用藥。告知患者遵醫(yī)囑用藥的重要性及私自更改藥物用量或停止用藥的危害性,以提高其對治療的依從性。4)患者入院后第8~14 d的護理方案。⑴為患者進行心理指導。用溫柔的語氣主動與患者進行交流,耐心地為其解答疑問并仔細地傾聽其訴說內心的顧慮,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指導,以緩解其焦慮、不安等不良情緒。⑵對患者進行運動指導。根據患者的病情,為其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如簡單的四肢運動、慢走、游泳、打太極等)。將運動溝通時間控制在每次30 min以內,每天運動1次,以保證其做到勞逸結合。對需臥床休息的患者,可對其進行穴位按摩或四肢被動運動等。5)患者出院時的護理方案。協(xié)助其辦理出院手續(xù),告知其保持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和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避免暴飲暴食及食用生冷刺激性食物。同時,告知其禁止飲酒,并為其講解飲酒對人胃粘膜的傷害。
表1 觀察組患者的臨床護理路徑表
對比兩組患者對飲食要求的依從率、消化性潰瘍的愈合率及其對健康知識掌握的優(yōu)良率。使用本院自擬的健康知識調查問卷評估患者對健康知識的掌握情況,該問卷的滿分為100分。將患者對健康知識的掌握情況分為優(yōu)、良、一般三個等級。優(yōu):患者該問卷的得分>90分。良:患者該問卷的得分為80~90分。一般:患者該問卷的得分<80分。優(yōu)良率=(優(yōu)的例數+良的例數)/總例數×100%。
將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錄入到SPSS18.0軟件中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接受護理后,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對飲食要求的依從率及其消化性潰瘍的愈合率均較高(P<0.05)。詳見表2。
表2 接受護理后兩組患者對飲食要求的依從率及其消化性潰瘍愈合率的對比[%(n)]
接受護理后,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對健康知識掌握的優(yōu)良率較高(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對健康知識掌握情況的對比
消化性潰瘍是臨床上消化內科的常見病。胃粘膜損傷、幽門螺桿菌感染、胃酸過多等是導致該病發(fā)生的主要原因。該病具有病因復雜、患者的病程長且病情易反復發(fā)作等特點。該病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燒心、反酸、上腹疼痛等。臨床路徑護理模式是指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及治療方法,為其制定的具有時間性、順序性及針對性護理服務的一種護理模式。對患者進行臨床路徑護理時,護理人員需嚴格按照護理路徑表完成護理,以提高護理效果、促進患者病情快速康復并保證醫(yī)院的醫(yī)療資源能夠被合理地使用[2]。對患者進行臨床路徑護理的優(yōu)點有以下幾個方面:1)對患者進行該護理服務有助于醫(yī)院將醫(yī)療資源進行最合理的劃分,并有助于提高護理人員的凝聚力及整體合作精神。2)對患者進行該護理服務可提高護理質量,促進護理工作的不斷優(yōu)化。3)護理人員根據臨床路徑護理表進行護理操作,可簡化其工作內容、提高其工作效率、降低其工作中差錯事件的發(fā)生率,使其護理服務更為專業(yè)[3]。4)對患者進行該護理服務可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信心,并可減少其住院的時間、減輕其家庭負擔。本次研究的結果表明,接受護理后,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對飲食要求的依從率、消化性潰瘍的愈合率及其對健康知識掌握的優(yōu)良率均較高。
綜上所述,對消化性潰瘍患者進行臨床路徑護理的效果顯著,可增加其對消化性潰瘍相關健康知識的了解,提高其對護理的依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