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愛民
(射陽縣第三人民醫(yī)院,江蘇 鹽城 224300)
精神分裂癥是現代社會比較常見的一種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癥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降低其生活質量,威脅其身心健康[1]。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常存在情感冷淡、社交功能障礙等陰性癥狀和臆想、思維混亂等陽性癥狀。使用傳統的抗精神疾病藥物對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治療起效較慢,用藥量大,易引發(fā)嚴重的不良反應[2]。利培酮和奧氮平均為新型的抗精神疾病藥物。這兩種藥物可在短時間內改善精神分裂癥患者的陽性癥狀和陰性癥狀。為探討使用利培酮與奧氮平對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與安全性,筆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期間射陽縣第三人民醫(yī)院收治的64例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對這些患者的納入標準為:1)其病情均符合第三版《中國精神病障礙分類及診斷標準》(CCMD-3)中關于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標準。2)其陽性和陰性癥狀簡易量表(PANSS-6)的評分≥20分。對這些患者的排除標準為:1)合并嚴重的其他疾病。2)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3)具有使用利培酮或奧氮平的禁忌證。4)有精神分裂癥病史。5)在治療前1個月內服用過降糖藥物及激素類藥物。根據隨機數表法將這些患者分為利培酮組和奧氮平組。在32例利培酮組患者中,有15例(46.88%)男性患者,有17例(53.13%)女性患者;其年齡為19~58歲,平均年齡為(39.0±5.2)歲。在32例奧氮平組患者中,有14例(43.75%)男性患者,有18例(56.25%)女性患者;其年齡為20~56歲,平均年齡為(38.7±4.8)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讓利培酮組患者每天口服1次利培酮(生產廠家:江蘇恩華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0160,規(guī)格:1 mg×20 s),每次服1 mg。連續(xù)服用1周后,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為其適當增加用藥劑量,但其每天服用利培酮的劑量不得超過6 mg。讓奧氮平組患者每天口服1次奧氮平(生產廠家:江蘇豪森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10799,規(guī)格:10 mg×7 s),每次服5 mg。連續(xù)服用1周后,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為其適當增加用藥劑量,但其每天服用奧氮平的劑量不得超過20 mg。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8周。
治療前后分別使用PANSS-6評價兩組患者精神分裂癥狀的嚴重程度。PANSS-6包括陽性和陰性癥狀量表(PANSS-30)中P1(妄想)、P2(概念混亂)、P3(幻覺)三個陽性癥狀判定標準和N1(情感平淡)、N4(社會退縮)、N6(缺乏自發(fā)性及談話連貫性)三個陰性癥狀判定標準。PANSS-6的總分值為6~42分,每項癥狀的分值為1~7分。患者的評分越高,表示其臨床癥狀越嚴重。計算兩組患者治療前后PANSS-6的總分差?;颊咧委熐昂驪ANSS-6的總分差越大,表示其治療的效果越好。治療期間觀察兩組患者發(fā)生不良反應(包括靜坐不能、嗜睡、失眠、胃腸癥狀及體重增加等)的情況。
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均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PANSS-6評分相比,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PANSS-6評分相比,P>0.05。兩組患者治療前后PANSS-6的總分差相比,P>0.05。詳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PANSS-6評分及總分差(分,±s )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PANSS-6評分及總分差(分,±s )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后PANSS-6的總分差利培酮組 32 24.8±3.6 10.6±1.9 14.2±1.7奧氮平組 32 25.1±4.0 11.0±2.2 14.1±1.8 t值 -0.315 -0.778 0.228 P值 0.754 0.439 0.082
治療期間,利培酮組患者靜坐不能的發(fā)生率高于奧氮平組患者,其嗜睡的發(fā)生率低于奧氮平組患者,P<0.05。治療期間,兩組患者失眠、胃腸癥狀、體重增加的發(fā)生率及不良反應的總發(fā)生率相比,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發(fā)生不良反應的情況[n(%)]
精神分裂癥是患者在疾病、社會環(huán)境及心理因素的刺激下形成的一組綜合性精神疾病癥候群。該病發(fā)生的機制非常復雜,且臨床上尚無統一的關于該病發(fā)病機制的理論。該病患者通常意識清楚,智能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在疾病發(fā)展的過程中會發(fā)生認知功能障礙。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病情遷延難愈,易反復發(fā)作。我國精神分裂癥的發(fā)病率高達1%。任何年齡段的人群均可發(fā)生精神分裂癥[3]。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臨床表現與復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具有一定的差異。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通常兼具陽性癥狀和陰性癥狀。復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通常僅具有陰性癥狀。目前臨床上常用的判定精神分裂癥患者病情的工具為PANSS-30。該量表評價的內容較多,但并不具有擴展性。PANSS-6是從PANSS-30發(fā)展而來的一種簡易精神分裂癥陽性與陰性癥狀評定量表。PANSS-6具有簡明、擴展度高的特點,適合用于評估首發(fā)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治療效果及病情轉歸的情況[4]。利培酮與奧氮平均為新型的抗精神疾病藥物,均可通過調節(jié)患者腦內神經的通路來抑制其陽性癥狀和陰性癥狀。但這兩種藥物的作用機制具有一定的差別。奧氮平可選擇性地親和多巴胺、5-羥色胺,從而抑制多巴胺合成神經通路。利培酮是一種強力的D2受體拮抗劑[5]。該藥可通過拮抗5-HT2A和多巴胺D2受體來阻斷神經通路。這兩種藥物的不同作用機制決定其可引發(fā)不同的不良反應。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使用利培酮與奧氮平對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相近,安全性均較高。但利培酮更易引發(fā)靜坐不能,奧氮平更易引發(fā)嗜睡。臨床醫(yī)生可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為其選用合適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