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3日,中石油23座地下儲氣庫日產(chǎn)氣量達10 070×104m3,比今年1月10日創(chuàng)造的日產(chǎn)氣量最高紀錄高出39×104m3,相當于6 700多萬戶三口之家一天的生活用氣量。
地下儲氣庫是把天然氣重新注入地下形成的人工氣田,是當今儲存天然氣用于季節(jié)調(diào)峰、事故應急、戰(zhàn)略儲備的主要方式。1997年10月,中石油組建了我國第一個儲氣庫研究機構,攻關儲氣庫選址、建設、管理等技術,支撐中石油快速建成23座儲氣庫,調(diào)峰保供年產(chǎn)氣量超過100×108m3,形成了儲氣庫選址評價等關鍵技術體系。
天津大張坨儲氣庫是中石油建成的第一座儲氣庫,于2000年投產(chǎn),最大日采氣能力超過1 000×104m3,主要用于京津冀地區(qū)天然氣“錯峰填谷”。重慶市郊區(qū)的相國寺儲氣庫,由枯竭性氣藏改建而成,2013年投運,最大日采氣能力超過2 855×104m3,是我國目前注采能力最大的儲氣庫。
今年11月15日,中石油23座儲氣庫完成了設備檢修作業(yè),164口井陸續(xù)開井采氣,整體負荷率超過90%。這意味著中石油23座儲氣庫的日采氣量還有進一步增長的空間。
(天工摘編自中國新聞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