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旻靜,方小萍,李雪陽,陳明霞*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胰酶異常激活,繼以胰腺局部炎性反應為主要特征,伴或不伴有其他器官功能改變的急腹癥。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的改變,其發(fā)病率逐年升高[1]。在臨床上,約80%的患者為輕度,其病程具有自限性,死亡率極低;約20%的患者為中、重度,死亡率高達30%[2]。因此,早期明確影響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進展的因素對于醫(yī)護人員采取合理的治療措施、阻止病情進展、改善患者預后至關重要。腸道作為吸收營養(yǎng)、參與免疫調節(jié)的重要器官,其在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進展中起著重要作用[3]。但相關研究主要是探討早期腸內營養(yǎng)或腸內營養(yǎng)制劑的類型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器官功能衰竭、住院時間、死亡率等的影響[4-5]。關于住院早期胃腸功能在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進展中的作用鮮見報道。因此,本研究將探討急性胰腺炎患者住院早期的胃腸功能與其病情進展之間的關系,為優(yōu)化急性胰腺炎患者管理提供指導。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7年12月—2018年5月在南京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胰腺中心接受治療的輕度急性胰腺炎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患者入院時,符合2013年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所制定的輕度急性胰腺炎的診斷標準[1];(2)年齡18~85歲;(3)發(fā)病至入院時間≤48 h。排除標準:(1)創(chuàng)傷性、妊娠相關性急性胰腺炎;(2)入院前即存在慢性心肺功能衰竭的患者;(3)自動出院或轉科的患者。該研究通過南京醫(yī)科大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研究方法
1.2.1 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分級方法 參照2013年急性胰腺炎患者診治指南,根據出院診斷,對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嚴重程度進行分級。(1)輕度急性胰腺炎:不伴有器官功能衰竭及局部或全身并發(fā)癥;(2)中度急性胰腺炎:住院期間出現(xiàn)一過性的器官功能衰竭(48 h內可自行恢復),或伴有局部或全身并發(fā)癥而不存在持續(xù)性器官功能衰竭(48 h內不能自行恢復)的患者;(3)重度急性胰腺炎:住院期間出現(xiàn)持續(xù)性器官功能衰竭(>48 h)的患者[1]。
1.2.2 胃腸功能評估方法 本研究采用修訂版胃癱主要癥狀指數(shù)(Gastroparesis Cardinal Symptom Index-Revised,GCSI-R)量表評分、入院后首次大便時間作為評估急性胰腺炎患者住院早期胃腸功能的指標。其中,GCSI量表包括惡心/嘔吐(惡心、干嘔、嘔吐)、早飽(胃脹、不能吃完正常分量的食物、餐后感覺過飽、食欲下降)、腹脹(腹脹、胃或肚子外觀變大)3個維度,共9個條目。采用Likert 6級評分法由患者根據自己的胃腸道主觀感受進行0~5分的評分。其中,0~5分分別表示無、很輕、輕、中等、嚴重、很重。每個條目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的胃腸道癥狀越嚴重[6]。本研究刪除“不能吃完正常分量的食物”這一條目,MA等[7]測得剩余8個條目組成的GCSI-R量表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852,本研究測得其信度為0.765、重測信度為0.805。
1.2.3 資料收集方法 本研究組主要調查者在患者入院第1、2、3 天的16:00向患者發(fā)放GCSI-R量表,并講解評分細則,讓患者根據當天的主觀感受進行評分。此外,使用自行設計的調查表收集患者的姓名、性別、年齡、體質指數(shù)(BMI)、是否吸煙(以調查時回答目前吸煙定義為吸煙)、是否飲酒(以調查時回答目前飲酒定義為飲酒)、入院24 h液體入量、入院后首次大便時間等臨床信息。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EpiData 3.0軟件錄入數(shù)據,確認無誤后導入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數(shù)據分析。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3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中位數(shù)(四分位數(shù)間距)〔M(QR)〕表示,組間比較采用Kruskal-Wallis H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相對數(shù)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采用Spearman秩相關探討住院早期胃腸功能與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的相關性。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患者入院時一般資料 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輕、中、重度分別為58、28、14例,分別對應輕、中、重度急性胰腺炎組。3組急性胰腺炎患者性別、年齡、BMI、吸煙情況、飲酒情況、入院24 h液體入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3組患者首次大便時間以及第1、2、3天時GCSI-R量表評分比較 3組患者首次大便時間及GCSI-R量表總分、早飽維度評分、腹脹維度評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組患者惡心/嘔吐維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與首次大便時間和GCSI-R量表評分的相關性分析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與其首次大便時間、入院第1、2、3天的GCSI-R評分、早飽維度及腹脹維度得分呈正相關(P<0.05),與入院第1、2、3天惡心/嘔吐維度評分無相關性(P>0.05,見表3)。
表3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與首次大便時間和GCSI-R量表評分的相關分析Table3 Correlation of the severity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time of first stool after admission and the scores of GCSI-R and its three dimensions on the 1st,2nd,3rd days of admission
表1 3組患者入院時的一般資料比較Table1 Comparison of the general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ree groups
表2 3組患者首次大便時間以及第1、2、3天時GCSI-R量表評分比較Table2 Comparison of the time of first stool after admission,average scores of the GCSI-R and its three dimensions on the 1st,2nd,3rd days of admission between 3 groups
急性胰腺炎病情進展迅速,住院早期病死率較高。因此,多數(shù)學者致力于探討早期預測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的指標。而目前臨床上常使用的Ranson評分系統(tǒng)需對患者進行48 h的連續(xù)監(jiān)測,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評分系統(tǒng)(APACHEⅡ)條目繁瑣、耗時長,且預測價值中等[8],均不能達到快速簡便預測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的目的。如果能找到簡單、快速、容易理解的評分系統(tǒng)可能是一種理想的方法。
3.1 GCSI-R量表可以反映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 胃腸道作為機體應激反應和參與免疫調節(jié)的主要器官,其在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進展中的作用逐漸引起重視。WANG等[9]研究發(fā)現(xiàn),與健康志愿者相比,輕度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清胃動素和膽囊收縮素濃度降低,腸蠕動減慢。JIN等[10]研究顯示,輕度急性胰腺炎患者的BMI、入院APACHE Ⅱ評分及入院血糖水平是其病情進展的危險因素,但確切機制尚未明確。本研究顯示,輕、中、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第1、2、3天的GCSI-R量表評分、早飽維度、腹脹維度評分以及首次大便時間有明顯差異,說明急性胰腺炎患者住院早期的胃腸功能障礙程度在其病情進展中起著重要作用。而入院第1、2、3天的惡心/嘔吐維度評分相比差異不明顯,這可能是因為飲食是急性胰腺炎常見的誘因,患者進食后結石嵌頓在十二指腸乳頭,致使消化液和膽汁無法從腸道排除,使患者入院時常表現(xiàn)為惡心、嘔吐的癥狀;入院后隨著病情的加重,胃腸激素分泌異常、胰周滲液范圍擴大、腸道滲透性增加,導致患者出現(xiàn)腸麻痹,再加上腸道菌群失調,腸道產氣增加,而腸內容物不能及時排出,使患者表現(xiàn)為胃脹、食欲下降等腹脹和早飽的癥狀[11-12]。故對于入院早期胃腸道癥狀明顯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應重點關注,有助于醫(yī)護人員及時采取促進腸蠕動、改善胃腸功能的措施,從而增強患者的食欲、縮短經口進食的時間,阻止病情的進展[13]。此外,醫(yī)護人員應重點了解急性胰腺炎的發(fā)生發(fā)展機制以及各個階段的臨床表現(xiàn),這樣才能做到預見性護理,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3.2 GCSI-R量表有望成為預測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的工具 急性胰腺炎是一個不斷發(fā)展、動態(tài)變化的過程,各類型之間可相互轉換。2017年國際指南推薦應在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早期進行病情嚴重程度的評估,作為早期分流、為患者提供合理治療措施的依據[14]。但目前臨床上常用的Ranson、APACHEⅡ、嚴重程度床邊指數(shù)評分(BISAP)等評分系統(tǒng)均沒有包含胃腸功能指標,且不能準確地預測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15]。本研究結果顯示,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與首次大便時間、入院第1、2、3天GCSI-R量表評分、早飽維度及腹脹維度得分呈正相關,而與入院第1、2、3天的惡心/嘔吐維度評分無關。這可能是因為隨著病情的進展,胰腺滲出范圍增加,致使胃腸間隙積液增多,影響腸道蠕動,導致患者胃腸功能障礙的癥狀。這可能是GCSI-R量表評分可以反映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的機制。此外,GCSI-R量表使用方法簡單,適合于所有文化程度的人群,只需要醫(yī)生或護士每日交接班時詢問患者的相關癥狀即可進行評分。因此,GCSI-R量表可能成為臨床醫(yī)護人員使用的簡單、快速預測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進展的工具,為醫(yī)護人員及時采取促進胃腸蠕動、減少胃腸功能損害的措施提供依據。
本研究前瞻性調查了輕度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早期胃腸功能的相關指標。然后,根據出院診斷將患者分為3類,比較不同嚴重程度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GCSI-R評分和首次大便時間的差異,并進行相關性分析。得出胃腸功能受損程度與輕度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進展相關。但本研究的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較少,應進一步擴大樣本量進行探討。
作者貢獻:王旻靜、方小萍、李雪陽、陳明霞負責研究設計;王旻靜、李雪陽負責數(shù)據收集;王旻靜負責論文撰寫。
本文無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