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凌
(無錫市紅十字中心血站,江蘇 無錫 214021)
隨著黨員隊伍綜合素質(zhì)的不斷提高,黨員對組織生活的形式、內(nèi)容及質(zhì)量等方面的要求也隨之發(fā)生著轉(zhuǎn)變。新形勢呼喚新模式,不斷提高組織生活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才能真正發(fā)揮好組織生活的政治作用。筆者結(jié)合無錫血站黨建工作實際,就基層黨支部組織生活現(xiàn)狀及構(gòu)建組織生活新模式的探索談談自己的看法。
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飛速發(fā)展,加上多樣化思潮的涌入和影響,基層組織黨內(nèi)生活或多或少面臨如下困境:組織生活方式陳舊,沒有創(chuàng)新載體和方式,學習教育大多來自于政治性、理論性較強的“照本宣科”,黨員處于“教什么學什么”的“埋頭苦聽”狀態(tài),想學的學不到、學過的重復學,供需脫節(jié);組織生活缺少交互性,學習內(nèi)容缺乏時效性,與實際工作貼合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黨員學習積極性,存在一定的形式主義。
(一)“空中課堂”隨時學,延伸學習教育空間。由于無錫血站業(yè)務科室黨員工作場所分散且工作時間較特殊,血站建立黨支部、黨小組兩級微信群,打破時間與空間的束縛,確保組織生活“一個都不能少”。
1.讓“微課堂”成為政治理論的傳播者。細化學習清單,分“必學”和“選學”兩方面,黨員根據(jù)實際安排自學,主要包括黨的十九大精神輔導、時事政治信息、先進典型事跡等,為黨員提供7×24小時的學習平臺,推進理論武裝進圈入群。年均推送學習資料180篇(次)。
2.讓“微課堂”成為黨課教育的大舞臺。持續(xù)開展“我是黨課主講人”微黨課活動,確立“一期黨課、一個主題、一名主講人”的主旨,每周在血站官微上推送一期微黨課,打破普通黨員始終是“聽課者”的傳統(tǒng),由被動“灌輸”變?yōu)橹鲃印八伎肌保M一步提高黨員理論學習的參與度和實效性。在職黨員參與率100%。
3.讓“微課堂”成為交流解惑的連心橋。通過微信平臺討論工作難題、分享學習體會、交流學習感悟、總結(jié)工作經(jīng)驗等;選取大眾關注的熱點話題在微信平臺進行微討論,傳播正確的思想觀點,引導牢固樹立主流價值取向。全體黨員各抒己見、“百家爭鳴”,學習氛圍濃厚、氣氛活躍,充分發(fā)揮了黨支部引領導向作用。
(二)“體驗課堂”深入學,拓寬學習教育外延。把組織生活搬到紅色圣地、警示基地,把黨課送到黨員身邊,增強視覺和思想沖擊,通過身臨其境的學習教育,讓黨員接受黨性錘煉。
1.錘煉黨性修養(yǎng)。赴嘉興南湖開展紅色教育系列活動;赴黃橋戰(zhàn)役紀念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赴新四軍六師師部舊址紀念館開展“統(tǒng)一活動日”活動;赴烈士陵園開展祭掃緬懷活動,鞭策黨員傳承革命精神,激發(fā)愛國主義情懷,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
2.強化廉政教育。讓廉政教育充實融入組織生活,開展“廉潔自律 警鐘長鳴”廉政教育活動,組織黨員參觀市預防職務犯罪教育基地,讓黨員心靈受到洗滌,思想得到凈化;前往惠山古鎮(zhèn)開展“至德忠誠,清正廉潔”主題黨日活動,切實擰緊思想深處的“螺絲釘”,打好防腐拒變的“預防針”。
3.提升社會責任。通過“中國好人”蘇大偉志愿文化館現(xiàn)場黨課教學活動;寶界公園“保護環(huán)境,黨員先行”環(huán)?;顒樱恢驹刚呓诸^宣傳服務活動;結(jié)對幫扶活動等載體,注重學與用相結(jié)合,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與擔當精神。年均開展志愿活動超過20次,累計為26戶社區(qū)居民服務。
(三)“競技課堂”強化學,確保學習入腦入心。為讓學習成果成為指導業(yè)務、推動工作的強大“助推器”,以學習為中心+參與促進+催化應用的模式,開展黨章黨規(guī)知識競賽、“一法兩規(guī)”知識競賽、衛(wèi)星式崗位技術練兵比武、“微黨課”制作評比、“身邊人 身邊事”主題攝影比賽、徒手心肺復蘇急救技能競賽、“黨員先鋒崗”評比等活動,激發(fā)黨員勤學苦練、奮勇爭先的熱情,起到了以比促學、學用相長的重要作用。
一是從“滿堂灌”到“自助餐”,方式更活了。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組織生活”模式,彌補了傳統(tǒng)組織生活模式枯燥、黨課時效性差等的不足,扭轉(zhuǎn)了以往組織生活“臺上滔滔不絕,臺下昏昏欲睡”的狀態(tài),做到“缺什么補什么,盼什么給什么”,滿足不同特點、不同崗位的黨員多元化、差異化的學習需求,確保組織生活貼合日常工作實際。
二是從“高大上”到“接地氣”,效果更實了。黨員教育加入“立體化”“多元化”的元素,走出書本、跳出課堂,將理論知識學習同具體的人、事、物相結(jié)合,將理想信念樹立同模范引領相結(jié)合,將方針政策同具體工作實際相結(jié)合,推動組織生活從封閉向開放,從單邊向互動轉(zhuǎn)變,促進學習教育內(nèi)容消化吸收,做到了學習和實踐之間相互的融合和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