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青玲 盛 潔 周亞運
(1.廣西科技大學鹿山學院,廣西 柳州 545006;2.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廣西 百色 530000)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主張把人作為整體來進行研究,而不是“匠人的心理肢解為不完整的幾個部分”,并提倡關注人的“高級心理活動,如熱情、信念、生命、尊嚴等內容”。本世紀初開始流行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即是在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胺D課堂”教學模式提倡學生對已知內容的學習放在課前完成,而在課堂上的主要任務是對教學內容進行內化及擴展。這部分內容主要通過提出項目、成果評價、協(xié)作討論、小組合作等形式來實現(xiàn)學習活動。教師的角色只是課堂的組織者、管理者及顧問。此外,“翻轉課堂”還提倡學生在課后進行成果固化。
專門用途英語是指專門用途英語(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是應用于某個特定領域、專業(yè)或目的英語,其授課對象主要是具有特定專業(yè)或領域知識背景的理工科大學生。這類學生存在專業(yè)知識結構完整但英語語言運用能力偏弱。因此,在實施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的過程中需要對“翻轉課堂”模式做適應性調整。
專門用途英語屬于相對應專業(yè)或領域學生素質提升課程,課時量一般在24-32學時。學生要在繁忙的專業(yè)課學習之余抽出時間提前進行大量學習,反而在課堂上用來提問和討論,不符合大部分我國大學生思維特點,學生很容易因為過度關注提問題本身而忽略對專業(yè)技術知識的重新建構和整理。而這個重新建構和整理對專業(yè)用途英語課堂來說,這是學生的知識先結構。如果學生的知識先結構相對完整、清晰,那么專門用途英語作為新增知識就很容易被學生理解和吸收。
課堂上在開始學習正文以前,先請學生用漢語講講自己對相關專業(yè)內容的了解,當學生說到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術語時,可以在學生發(fā)言完后及時說出相應的英文詞匯,這樣學生很容易把這些詞匯直接建構在自己的知識結構上。
專門用途英語很重要的培養(yǎng)目標就是培養(yǎng)學生從英文文獻中提取關鍵技術信息的能力。由于學習專門用途英語的學生主要是理工科學生,使用英語進行表達和翻譯的機會不多,課堂上可以盡量把思考和翻譯練習作為學生語言能力運用的好機會,而不是避開課前預習內容而言其它哪怕是相關內容的討論和提問。因此,可以引導學生抓住課堂這個有限的學英語時間進行實戰(zhàn)鍛煉,再結合老師及同學的幫助和點評,才是真正把課堂有效利用起來了。此外,因為有老師及時有效的幫助,學生可以完成比自己原有能力稍微難一點的任務,這個過程本身很容易激發(fā)學生繼續(xù)努力學習這門課程的興趣。對英語語言運用能力訓練偏少、不愛提問的學生來講,其作用大概相當于“翻轉課堂”上課堂環(huán)節(jié)對于喜歡提問的國外學生的作用。
經過了課前預習階段對相關專業(yè)知識的了解及重點詞匯和術語的學習,加上課堂上頗有建設性的訓練,學生對所學內容已經基本掌握,語言運用能力逐步提升。為了及時鞏固,課后練習尤為重要。課后練習不在于量,而在于質。課后練習可以是寫作或者翻譯,但要能夠使課堂所學的詞匯、術語、句式、翻譯技巧在練習中有所體現(xiàn)。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提倡把學生作為完整的人,以此視角來關注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吸收并作為評價教學效果的重要指標?!胺D課堂”教學模式與此理論契合度高,但在專門用途英語教學中需要做適應性調整,如課前階段應鼓勵學生查閱與課文內容相關技術資料。課堂上當學生在講解專業(yè)知識,提到與課文相關的專業(yè)術語時,老師可以及時說出英語。此外,課堂上還可以進行以學生翻譯為主的訓練。為及時鞏固所學知識,課后練習應盡量體現(xiàn)課堂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