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莉,張 研
(長春師范大學 外國語學院,吉林 長春 130032)
長句,顧名思義就是字數多的句子。日語中長句非常多,一直伴隨著整個日語學習,如綜合日語課、閱讀課中長句成為篇章理解的難點,翻譯課中長句成為翻譯的重點。但在教學過程中,幾乎沒有專門的板塊對長句進行梳理,導致學生對長句的理解多是零散的,缺乏系統(tǒng)的認識。長句有許多類型,閱讀方法有一定的規(guī)律,便于制作成視頻供學生課前學習。因此本文通過翻轉課堂對日語長句進行教學設計,期望為日語長句教學提供參考。
要想進行翻轉課堂,首先需要把總的教學目標拆分成一個個小的知識點,然后制作成可供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視頻。日語長句都是復句,日本語記述文法研究會指出“復句包括補足節(jié)、名詞修飾節(jié)、副詞節(jié)和并列節(jié)”[1]。補足節(jié)相當于漢語的主語從句、賓語從句,名詞修飾節(jié)相當于定語從句,這兩類的難點是理清句子主干、確定修飾部分和引用部分的范圍。副詞節(jié)和并列節(jié)相當于漢語的偏正復句和聯(lián)合復句,難點是分析前后分句的邏輯語義關系和多重復句的層次。日語聯(lián)合復句句式簡單,而偏正復句中時間關系和條件關系的句型較多、語義復雜,學生容易弄錯。因此,將句子主干、修飾部分的范圍、引用部分的范圍、時間關系和條件關系作為翻轉課堂的教學重點。我們根據《現代日本語文法6複文》《日語閱讀技巧15講》《日語句型地道表達200例》《日語句型地道表達500例》,歸納出翻轉課堂下日語長句的知識體系,如表1所示。
表1 日語長句教學視頻的知識點
副詞節(jié)同一時間點「とき」「折に」「際に」「にあたって」的異同同時變化「にしたがって」「にともなって」「につれて」「とともに」的異同期間關系「間」「間に」「うちに」「最中(に)」的異同某一時間點之前「まで」「までに」「に先立って」的異同兩個事件緊密發(fā)生「次第」「たとたん(に)」「か~ないかのうちに」「(か)と思うと」的異同某一時間點之后「て以來」「上で」「てはじめて」「てからでないと」的異同順接假設條件關系「としたら」「ものなら」「ないことには」「う(よう)ものなら」的異同反事實條件關系反事實條件關系的句式和句義順接事實條件關系「以上(は)」「せいで」「だけあって」「ものだから」的異同逆接假設條件關系「としても」「にしても/にしろ/にせよ」「たところで」的異同逆接事實條件關系「にもかかわらず」「ものの」「つつも」的異同
根據以上知識點我們共錄制了15節(jié)教學視頻,平均時長8分鐘。
翻轉課堂的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主要分為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部分。根據日語長句難點的不同,我們分成兩次課實施,每次課45分鐘。下面以其中的一次課為例,探討日語長句的課堂教學設計。
首先發(fā)布課前學習任務單,課前學習任務單起到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
表2 課前學習任務單
其中第一個教學目標分成4個知識點,課前通過教學視頻自主完成,課堂上加以練習鞏固。第二個教學目標在課堂上進行講解、練習。也就是說,要進行翻轉課堂,首先必須明確有哪些教學目標,并且確定哪些教學目標通過視頻講授,哪些通過課堂講授。
為了激發(fā)學生觀看視頻的興趣,首先進行診斷性測試,題型為選擇題,均出自教學視頻。通過測試,學生可以了解自己對長句的掌握情況,并知道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然后學習教學視頻,尋找錯誤的原因。教學視頻都是碎片化的知識點,而分析長句需要綜合運用這些技巧,因此要求學生在做練習時反思自己是如何綜合運用這些技巧的,總結出分析長句的步驟。
課中教學主要分成以下幾個步驟:
1.復習測試
為了督促學生課前認真觀看視頻,首先進行復習測試,題型為選擇題,主要是視頻的內容,檢測學生是否掌握了視頻中的知識點。
2.課中答疑
對網絡答疑不透徹或者還沒有解決的問題進行統(tǒng)一講解。
3.知識深化
教學視頻都是碎片化的知識點,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梳理這些知識點,幫助學生形成知識體系。
首先,以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回答閱讀技巧,然后講解這些技巧產生的原因。
圖1 日語復句分類與閱讀技巧之間的關系
然后,以小組的形式討論預習作業(yè)中的第5個問題“舉例說明日語長句結構的分析步驟”,討論后小組代表進行發(fā)表,舉例如下:
①攜帯電話に娘の名前が表示されたのを見て、母親は慌てて、家を出てから3日間、連絡がなかった娘が送ってきたメールを読んだ。
「は」前面的名詞是整個句子的主語,「見る」的賓語是「攜帯電話に娘の名前が表示されたの」,「読む」的賓語是「メール」,句子的主干為「母親は見て、慌てて、メールを読んだ」?!讣窑虺訾皮?日間、連絡がなかった娘が送ってきた」修飾「メール」,「が」前面的名詞是修飾部分的主語,修飾部分的主干為「娘が送ってきた」。
在大家討論的基礎上,總結出分析長句的步驟:
(1)利用技巧1,尋找出整個句子的主語。
(2)以謂語動詞為中心,尋找出謂語動詞關聯(lián)的賓語。
(3)通過主謂賓整理出句子的主干。
(4)利用技巧1、2、3、4,分析修飾部分和引用部分的結構。
這樣,通過梳理知識點產生的原因及綜合運用,深化了知識。
4.合作探究
學生首先獨立完成課中任務單,然后小組合作探究,接下來在全班發(fā)表,教師進行反饋。課中任務單為《日語閱讀技巧15講》21頁的文章[2],筆者根據教學目標重新設置了5個劃分句子結構的問題,其中練習①和②是針對學習目標2,③④⑤是針對學習目標1。由于篇幅的限制,只說明練習①②。
表3 課中任務單
練習①的句尾「ものだ」為判斷句,句子的完整結構是「…は…ものだ」。僅從該句話很難判斷話題是什么,因此需要從上文尋找,上一句為「日本で人気があるテレビ番組の1つに、大食い番組がある」,「大食い番組」為新信息,接下來的句子應該對「大食い番組」進行具體說明,因此該句的主干為「大食い番組は…ものだ」,「…たり、…たりする」是一個句型,根據技巧3確定「大食い自慢のタレントが、一定の時間內にどのぐらい多くの料理が食べられるかを競爭したり、ある店のメニューに載っている料理を全部食べるという目標を達成したりする」是「もの」的具體內容。定語從句中,「競爭する」的賓語是「大食い自慢のタレントが、一定の時間內にどのぐらい多くの料理が食べられるか」,「達成する」的賓語是「目標」。練習②的句尾為「企畫もある」,為存在句,句子的完整結構是「…に…企畫もある」,「に」前面的內容需要從上文中尋找。該句承接上文的話題「大食い番組」,因此句子主干是「大食い番組に…企畫もある」,前面的「という」說明「企畫」的具體內容,然后逐層分析修飾部分。通過這兩道練習題,我們進一步修正了長句結構的分析方法。
(1)以句末主謂語為中心,確認句子成分是否完整。如果不完整,則需要通過語境尋找省略的成分。
(2)如果句子結構完整,那么利用技巧1,尋找出整個句子的主語。
(3)以謂語動詞為中心,尋找謂語動詞關聯(lián)的賓語。
(4)通過主謂賓整理出句子的主干。
(5)利用技巧1、2、3、4,分析修飾部分和引用部分的結構。
在分析修飾部分和引用部分時,根據句子結構的特點,步驟(3)和(4)可以反復進行。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發(fā)展練習結束后,需要進行總結,便于知識的深化。
5.課程總結和作業(yè)布置
讓學生整理本節(jié)課的收獲以及已解決的疑難點,檢查自己是否達到了兩個教學目標,布置本節(jié)課的復習作業(yè)和下節(jié)課的預習作業(yè)。
為了進一步加強學生分析長句結構的能力,在網絡平臺上發(fā)布長句較多的文章,進行鞏固練習,練習題為選擇題,學生做完后立刻就能知道答案,得到反饋。對于不會的問題,可以通過網絡平臺相互交流。
2018年3月我們以長春師范大學日語專業(yè)39名大二學生為對象進行了教學實踐,實踐后進行了簡單的問卷調查,主要有以下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你認為有必要學習日語長句的閱讀方法嗎?為什么?”39名學生均認為有必要學習日語長句的閱讀方法。原因是隨著課程難度的增加,課文中出現的長句越來越多,經常由于弄不清長句的結構而錯誤理解了句子的意思。
第二個問題是“教師將知識點做成了視頻供課前自主學習,你喜歡這種形式嗎?為什么?”39名學生均表示喜歡,理由主要有4種。
(1)比起課堂教學,視頻的形式更加多樣化,有動畫、圖表和具體的例子,印象深刻。
(2)視頻僅對一個知識點講解,講解得比較詳細,條理清晰。
(3)視頻短小,便于零碎時間學習。
(4)視頻分解了教學難點,給學生理解消化的緩沖時間。
通過學生的反饋可以看出,教學視頻的制作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1)視頻盡量使用動畫、圖表等學生便于記憶的手段。
(2)視頻要講解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點、難點。
正因為學生覺得視頻有趣、解決了實際學習中的問題,才會主動地學習教學視頻。
第三個問題是“課堂教學中你最喜歡哪個環(huán)節(jié)?為什么?”回答知識深化和合作探究的學生最多。學生普遍認為將碎片化的知識體系化后,知道了分析長句的步驟,更能準確理解長句的意思。在合作探究中,學生認為可以和同學、教師討論互動,及時解決不懂的問題,有學習氛圍。
長句是日語教學中的難點,本文利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對日語長句進行了教學設計,實施后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翻轉課堂將知識的傳授放到了課前,節(jié)約了許多課堂時間,給時數較少的課堂教學提供了改革的方向。我們認為,可以將學生學習過程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加以整理,利用翻轉課堂進行模塊化學習,將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