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如東實驗小學 孫晨曦
教材是語文學習最核心的資源,不僅是師生互動對話的橋梁,向學生傳遞信息和思想,也更是學生進行語用訓練的載體。沒有深入細致的文本研讀,教師就成為了“無米”的“巧婦”,難以鑄造高效的語文課堂。很多教師在公開課的教學中能在文本解讀中參考大量的資源,但這些是否都落在核心價值點上呢?筆者就以《推敲》一文的教學談談教師的備課究竟該在哪里下功夫。
《推敲》一文位處于蘇教版教材五上第三單元,與《成語故事》《嫦娥奔月》《伊索寓言》等構成了故事性文本單元,主要講述了賈島與韓愈一起推敲詩文的故事,展現(xiàn)了賈島“苦吟詩人”精益求精的鮮明特點。那人物的特點是怎樣刻畫出來的呢?只有洞察了文本的體裁特點,才能真正理解文本所傳遞的價值信息。賈島和韓愈這個具有傳奇色彩的故事讓這首《題李凝幽居》這首古詩流傳千古,這個故事對于我們了解詩人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更讓“推”和“敲”這兩個動作整合成為了具有全新價值和意義的詞匯。
文本的體裁決定了教學的價值,即讓學生從具體的文體中獲取適切而規(guī)范的表達藝術。為此,教師可以從這篇課文的體裁特點入手,結合五年級段的教學要求,設定這樣的教學目標:首先,正確、流利且有情感地朗讀文本內(nèi)容,在理解古詩大意的基礎上,揣摩“推敲”的這兩個字的意義;其次,在理解故事內(nèi)容的基礎上,體悟文本表達的方法,在復述的過程中歷練清楚、生動的表達能力;再次,在閱讀、理解和復述的過程中感知人物的特點,洞察作者刻畫人物的基本方法。
這三個目標始終圍繞著“故事”展開,依托文本的核心價值,訓練學生緊扣文本邏輯脈絡進行故事的復述,學習文章的表達方法,講述古詩背后的故事,體悟故事背后的古詩,感受故事和古詩中的人物,在解讀文本的過程中開掘、凸顯了教材文本最為核心的教學價值。
有了精準的目標設定,怎樣才能引領學生朝著目標前行呢?這就需要融入到教師的教學設計中。面對整體性的文本,教師就需要找準文本中的“文眼”。一篇文章不管素材怎么廣泛、結構如何復雜,其實都依循著一個中心或者一條主線鋪陳開來,這就是文章的“文眼”。
這篇課文圍繞著賈島對“推、敲”二字的揣摩與斟酌,生發(fā)出一段文壇佳話,教師可以緊扣這個文眼,引領學生從為什么需要推敲、究竟推敲什么、是怎樣推敲的、經(jīng)歷怎樣的遭遇、推敲的結果是什么等維度理解故事、復述故事;文章的最后,通過對故事的總結提煉,揭示出這樣的豐富含義:作文、做事都需要反復琢磨,反復斟酌;也將“推、敲”兩個原本風馬牛不相及的漢字,組合出了全新的價值和意蘊。這種形式的詞語也打開了筆者的認知思路,是否可以找到結構與此相同的詞語,作為課堂教學的第二個突破口呢?教師再次回歸到文本中,進行第二輪的文本細讀,在悉心檢索后,“吟哦、拜訪、沖撞、斟酌、思考”等類同詞語逐漸浮出水面。這些詞語的本意與組建的單字有著緊密聯(lián)系,但“推敲”一詞著完全不同,教師可以將其提煉出來,與“推敲”形成對比,作為教學的資源進行導入設計,讓學生發(fā)現(xiàn)這一系列詞語的特點,開掘出“推敲”的內(nèi)在含義,為什么這兩個表示動作的詞語,卻與反復斟酌和琢磨產(chǎn)生了聯(lián)系呢?學生就能快速地走進文本中進行探尋與思考,順勢介入到故事和故事中。
這樣的文眼運用,學生對文本的感知與梳理就有了抓手,為后續(xù)性的故事復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有了目標、有了路徑,教師的備課還需要充分落實學生本位的理念,基于授課學生的具體學情,依托課標理念和要求,緊扣既定目標,為學生設置貼合最近發(fā)展區(qū)的教學活動。
《推敲》一文課后思考題中有一道“講講這個故事”的要求,為什么要設置這樣的練習?究竟該怎樣落實這一練習?都是教師在深入備課中需要下足功夫的地方。這樣的要求與“復述故事的大意”相比,在詳實程度、形象生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設計具體的教學活動時,有了前面板塊詞串的呈現(xiàn),學生就可以將其作為“講講這個故事”的抓手,將故事講述清楚,并力求凸顯故事講述的生動性。這就需要教師再次回到課文中進行第三次的文本研讀,緊扣課文中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場面描寫和對話描寫等方面,引領學生在誦讀中感知,在感知中積累,為生動地講述故事提供素材細節(jié)地支撐,讓學生在文本的內(nèi)容中尋找細節(jié)和場面,并體悟人物在這樣的情境下的情感,學習運用這些細節(jié)和場面素材,學會講故事、生動地描述故事。
在這樣的案例中,教師基于既定的目標和尋找的文眼,在兩者之間規(guī)劃了語文教學活動的“施工地圖”,充分考量了學生達成目標可能存在的障礙,搭建了認知的跳板,為學生達成課堂教學目標提供了資源性支撐,形成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對教材文本的細讀是考量當下語文教師的第一基本功。這里的文本解讀絕不是單從純讀者的視角來理解文本,更為重要的是要從語文教學的專業(yè)視角,開掘教材中可以生發(fā)核心教學資源的價值點,并探尋堅實的文眼支點和實施路徑,為鑄造高效課堂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