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qū)大城小學 魯淑霞
楊振寧說過,成功的秘訣在于興趣。小學階段正是培養(yǎng)興趣的好時候,所以在對他們進行教學時,要抓住這一特點,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從而培養(yǎng)他們對數(shù)學的熱情。比如在學習《概率》這一個版塊時,可以通過拋硬幣看正反面或者準備幾個不同顏色的小球和兩個盒子,讓同學們自己從盒子里面摸球,然后得出摸到不同顏色小球的各自概率,體驗概率這一版塊的內(nèi)容,能更好地使學生理解“可能”和“不可能”的含義。
內(nèi)容素材是保證學生自主探究的前提,自主探究是同學獨立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觀察、操作實踐、討論、得出探究結論的過程,是通過教師把學生在自我探究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講解,最終獲得教學知識的過程。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找準探究的內(nèi)容素材,必須要與課本知識點緊密結合且有趣味性、可操作性,并且可提供實踐材料、操作材料等,否則自主探究就只是個空殼,沒有起到效果。例如:學習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時,可以準備一些大小形狀不相同的平行四邊形發(fā)到同學手里,讓他們看看這個平行四邊形能變成什么形狀。一段時間后,部分同學都將手中的平行四邊形拼成長方形了,我提問拼成的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有什么關系,同學們進行觀察思考得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最后讓同學們來驗證公式,大家都爭相說出自己實踐的過程和結果,一節(jié)課就這樣愉快地過去了。
問題的設立是同學自主探究學習的中心,也是數(shù)學的核心、思維的發(fā)源。在進行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提出問題、感受問題,教師需要創(chuàng)設有價值的問題情境,具體可以從兩個方面來進行問題設立:(1)巧用多媒體技術,設立真實情境,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究數(shù)學的好奇心和興趣。(2)用問題的形式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能夠自主探究,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
比如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shù)的特點”時,教師引導孩子說出任意數(shù),然后教師立刻判斷能否被3整除,當孩子驗證無誤后就會好奇教師是用什么方法快速判斷多位數(shù)能否被3整除。由此得出,學生主動提問是因為教師得出的問題結果吸引了他,這樣的問題情境能夠讓學生有興趣主動學習,也是實踐學生課堂自主探究的前提。
要營造這種氛圍可以在學生提出問題時對他們提出的問題給予肯定并且表揚,讓學生有成就感,也可以及時讓學生抓住問題思路,學到解決方法;也可以在學生回答問題時給予獎勵和表揚,他們在遇到下一個問題時就會主動思考問題的解題思路及答案,營造出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
小學數(shù)學課堂上使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方法有很多種,我們要抓住實踐的關鍵步驟,師生之間的互相配合非常重要。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也需要教師對自己的教學方案不斷改變和改進,選擇利于學生的學習方案。讓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能夠主動參與到學習的整個過程中,自主探究對于學生是非常有利的,希望能夠將自主學習完美地運用到數(shù)學教學中,提高整體小學數(shù)學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