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君梅
選入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的古詩詞,都是經(jīng)過歷史錘煉的經(jīng)典之作,古詩詞本身就具有濃厚的情感和獨特的語言美。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努力引導學生感受古詩詞中的真善美,把握古詩詞中的表達的情感。唯有如此,才能激發(fā)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情感。因此,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進行情境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課程,對學生繼承傳統(tǒng)文化、豐富人文素養(yǎng)、提升審美能力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要提高這門課程的質(zhì)量水平,就需要教師從意境體驗方面著手,貫徹落實生本理念,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為學生構(gòu)建良好的教學課堂,促使學生主動接受古詩詞教育,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筆者圍繞小學語文古詩詞情境教學展開了討論。
小學生在課堂教學具體表現(xiàn)為積極好動、好奇心強。鑒于此,在進行古詩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將其中的意境、情感盡可能地再現(xiàn),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受古詩詞的美。首先,教師需要利用導語構(gòu)建情境,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導語的應用和設計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所謂的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語就是這個開端。例如,在教學“望廬山瀑布”這首古詩時,教師設計這樣的導入進行導入:“一個樂觀豁達的青年人,生平最喜歡游山玩水,有一天,他突然看到了壯觀的瀑布,此時他的心情很震撼,強烈的情感噴薄而發(fā),認為這種美景不可多得。那么同學們知道詩人是如何形容這個景觀的嗎?大家想不想知道是什么樣的瀑布值得詩人記錄呢?現(xiàn)在我們一起去看個究竟!”學生在教師通過語言描述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在興趣推動下,學生會比較容易理解古詩文中所蘊含的情感內(nèi)容。其次,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shù)構(gòu)建教學情境。在科技快速發(fā)展的當下,多媒體的應用十分普遍,已成為教師的有效教具。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的色彩性和重現(xiàn)性,通過視頻和圖畫為學生構(gòu)建古詩詞中的意境,幫助學生內(nèi)化古詩詞中的文化知識。
小學生想要將教師傳輸?shù)恼Z言知識進行內(nèi)化吸收,最好的辦法就是將這些語言知識在腦海里過一遍,這是學習和感悟古詩詞意境美的重要手段。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實現(xiàn)生活化教學,將學生的日常生活體驗與古詩詞中描繪的事物相結(jié)合,借助學生的生活體驗與教材中的插圖,將古詩詞中的唯美意境通過想象展現(xiàn)出來,引導學生走進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這就需要學生用心去感悟、體驗詩人所要表達的情感、描繪的畫面,用想象去感悟詩人的一系列思想以及行為活動,這是小學生學好古詩詞的重要方法。例如,在教學楊萬里的《舟過安仁》這首詩時,教材中就有這樣的一副插圖,教師可以利用插圖讓學生對古詩形成初步了解:一望無際的湖水中,只有寥寥野草百無聊賴地生長著。天氣晴朗無風,連湖水都不起一絲波瀾。一葉扁舟上面兩個舟子,沒有雨卻打開了傘。此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大家有沒有做過沒有下雨卻打傘的事情嗎?”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積極地進行交流,教學氣氛達到高潮。教師可以讓學生借助生活經(jīng)驗及插圖,想象古詩詞描繪的場景,促使學生感受到古詩詞中的意境與詩人表達的情感。
在特定的情境氛圍中,某個人的情感很容易影響到其他人,這是因為情感具有感染性特征。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充分發(fā)揮情感的感染性這一特征,以情感渲染教學氣氛。首先,語文教師需要放低自己的身段,獲得學生的尊重和信任,學生只有親近教師才能信任教師。如果學生討厭這一個教師,那么對這門課程充滿厭惡感,自然就失去了學習熱情。語文教師需要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給予學生微笑和鼓勵,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讓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地信任教師、尊重教師。教師也需要尊重學生、信任學生,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中。其次,教師應該時刻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不將自己的個人情緒帶到課堂中,在課堂教學中始終微笑面對學生,以免影響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在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需要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并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索,特別是古詩詞學習中當學生的思維遇到障礙而中斷時,教師應該做的是引導和啟發(fā)學生,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才能實現(xiàn)以情育情。
作為語文教師,需要充分挖掘教材文本中古詩詞蘊含的情感因素,在實際教學中構(gòu)建良好的教學情境,盡可能地讓學生產(chǎn)生身臨其境之感。例如,在教學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一詞中,詩詞描繪了一幅農(nóng)村嬉戲圖。上片勾勒環(huán)境烘托氣氛,下片集中寫這一農(nóng)戶的三個兒子。比較全面地反映了當時農(nóng)村生活的各個方面,詩詞語言清麗,充滿了農(nóng)村生活的安靜、美好。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讓學生切實體會到詩詞中人物的情感,為此教師可以挑選幾名學生按照詞人描繪的場景進行朗誦,促使學生感悟詩意。再如“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以及“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等,學生并未經(jīng)歷或見過這些畫面,自然不會產(chǎn)生具體的情感,無法產(chǎn)生真實的感受,不容易理解詩人借助這些意象的真正目的。教師在設計教學內(nèi)容時,可以搜集相關視頻資料和圖像資料,將學生帶到忘我的場景中,有利于深化學生對古詩詞的情感感悟。
總之,情境教學、意境感悟是小學語文教師確保古詩詞教學有效性的不二選擇。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深入探索古詩詞,構(gòu)建良好的教學情境,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運用多樣化教學方法,讓學生置身于具體情境中,感悟詩人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