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 理
傳統(tǒng)的古玩收藏家,往往都是藏古不藏今,玩老不玩新的。他們即使偶然走眼買進高仿贗品,也會淡然地把其當(dāng)作真?zhèn)舞b定的道具,藏在角落。古玩真品養(yǎng)眼,高仿贗品傷眼,大家皆知。
古玩真品在家里擺放出來可練眼力,天天看,夜夜看,心靈總會產(chǎn)生感應(yīng)。淘寶時,如果見到同樣的真品,就會眼睛一亮,心兒一動,這都是古玩真品養(yǎng)眼的效應(yīng)。古玩真品養(yǎng)眼,看得多了眼力就會愈好,對真品的感覺也就會愈佳。有時,很多老藏家之所以遠(yuǎn)遠(yuǎn)瞄上一眼便能判斷藏品的真假,那都是長年累月積累下來的實踐經(jīng)驗和鑒定功力。常言道,“淘寶時好東西你不叫它,它也會喊你”,這其中之奧秘“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相反,如果將高仿贗品擺放在家里,天天見,夜夜見,日久便會生出“感情”,如若淘寶時見到相同的仿品,也一樣會感到熟悉和親切,這便是高仿贗品傷眼的效應(yīng)。
我們不能忽視人與器物之間的“對視”場景,以及情感交流。收藏者對熟悉的高仿贗品往往會愈看愈喜歡,久而久之便對其產(chǎn)生收藏興趣,于是乎,在不知不覺中就會買高仿贗品、藏高仿贗品、擺高仿贗品,慢慢地也就走上了收藏鑒賞的歧途。同理,收藏鑒賞者對熟悉的古玩真品會愈看愈親切,久而久之,便會對其產(chǎn)生濃郁的情感,慢慢地熟悉真品的氣息和感覺。隨之,眼力就會大幅度提高。因此,只有做到只買真品、只藏真品、只擺真品,才能慢慢走上收藏鑒賞的正道。
很多時候,我們難以辨別出藏品的真假,眼力提不上去,其實都是高仿贗品傷眼惹的禍,一旦被高仿贗品傷了眼,就很難再有辨別真假差異的能力了。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收藏其實一生都在“培養(yǎng)”一種鑒定、鑒賞古玩藏品的眼力。一旦損傷了眼力,要修復(fù)起來就是很痛苦、很艱難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