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霜 , 王 勝
(1. 重慶市風景園林科學研究院,重慶 401329; 2. 重慶市城市園林綠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慶 401329)
常綠喬木是重慶園林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成城市景觀的骨架樹種。重慶地處亞熱帶東部濕潤季風氣候區(qū),溫暖濕潤,雨量充沛,適宜生長的植物種類豐富,常綠樹種尤多,形成了重慶園林終年常綠、四季有花的城市景觀[1]。
重慶園林常用的常綠喬木樹種有31種(含種以下分類等級及栽培植物),隸屬于19科27屬(詳見表1)。常見的科有桑科(Moraceae)、木蘭科(Magnoliaceae)、山茶科(Camelliaceae)、樟科(Lauraceae)、棕櫚科(Palmaceae)等。常見的種有榕樹(Ficusmicrocarpa)、天竺桂(Cinnanomumplatyphyllum)、杜英(Elaeocarpusdecipiens)、木犀(Osmanthusfragrans)、蒲葵(Livistoniachinensis)、荷花玉蘭(Magnoliagrandiflora)、秋楓(Bischofiajavanica)、杜英(Elaeocarpusdecipiens)、蒲桃(Syzygiumjambos)等。
印度榕(Ficuselastica)樹形偉岸,葉大質(zhì)厚,葉色濃綠,四季常青,適宜作園景樹孤植于草坪、水邊,公園轉(zhuǎn)角處,建筑物旁,與下層灌木、地被搭配構成主景;銀荊(Acaciadealbata)枝條舒展,葉型奇特,早春開黃色花,終年常綠,壯麗美觀,亦是庭院、街旁綠地、居住區(qū)等常用的孤植樹種 。樟(Cinnanomumcamphora)、白蘭(Micheliaalba)、香櫞(Citrusmedica)等樹種也常作園景樹孤植栽培。
榕樹(Ficusmicrocarpa)、天竺桂(Cinnanomumjaponicum)是重慶園林應用頻度較高的兩個行道樹種,公園綠地、道路綠地、附屬綠地均可見其身影;鄉(xiāng)土樹種樟(Cinnanomumcamphora)、細葉楠(Phoebehui)、銀木(C.platyphyllum)、秋楓(Bischofiajavanica)亦常用作行道樹,列植于道路兩旁;棕櫚科植物魚尾葵(Caryotaochlandra)、蒲葵(Livistoniachinensis)、加拿利海棗(Phoenixcanariensis)、大絲葵(Washingtoniarobusta)多列植于中央分車帶或交通島等起隔離防護作用[2]。
樟(香樟)、榕樹樹冠高大、豐滿,樹姿偉岸,常用作庭蔭樹栽植于廣場、街旁綠地、居住區(qū)、公園等的草坪、水邊,為市民提供休閑納涼的遮陰場所。
雪松(Amygdaluspersica),黃金香柳(Melaleucabracteata‘Golden Revolution’)、 金山葵(Arecastrumromanzoffianum)、銀海棗(Phoenixsylvestris)等樹種觀賞價值較高,常片植于庭院、廣場、路側綠帶等構成景觀。
白蘭(Micheliaalba)樹干通直,葉大,廣橢圓形,葉色翠綠,四季常綠,花期常,有香氣,常對植于庭院、居住區(qū)、學校門口廣場[3,4];蘇鐵(Cycasrevoluta),葉型獨特,株形美觀,觀賞價值高,亦常對植栽培。
榕樹(Ficusmicrocarpa)、羅漢松(Podocarpusmacrophyllus)、烏柿(Diospyroscathayensis)常作修剪造型,栽植成樁景,點綴植于道路節(jié)點、草坪、水邊等觀賞。
常綠喬木是城市的基調(diào)樹種,不僅起到美化城市的作用,更承擔著城市的生態(tài)作用、綠化作用。重慶園林注重鄉(xiāng)土樹種的應用,如樟、銀木、細葉楠、荷花玉蘭、秋楓等,應用都較普遍,符合適地適樹的栽植原則,突出了園林的地域性特色[5,6]。
表1 重慶園林常用的常綠喬木樹種
重慶園林的常綠喬木樹種以樟科(Lauraceae)、棕櫚科(Palmaceae)植物種數(shù)為多;以樟(香樟)、榕樹、木犀應用頻率為最高,重慶各城市綠地系統(tǒng)均有栽植;黃金香柳、印度榕等與下層的開花灌木及地被植物搭配,亦可取得較佳的園林觀賞效果。
目前,重慶園林正積極提升城市的綠化品質(zhì),營造“處處見景”的城市景觀效果,常綠喬木的樹種選擇與應用備受重視,相信通過現(xiàn)代園林工作者的努力探索建設,重慶常綠喬木樹種定會發(fā)揮更大的園林生態(tài)、綠化、美化效益,更好地體現(xiàn)“園林讓城市更美好”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