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
(重慶市巫山縣大昌幼兒園,重慶 巫山 404707)
幼兒階段是個體良好習慣為習慣養(yǎng)成的黃金時期,引導幼兒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是幼兒園重要的教學任務之一,幼兒園是兒童活動和學習主要場所,也是幼兒接觸社會的重要陣地。在幼兒教育階段,幼兒的各種行為習慣將影響幼兒的健康成長,在幼兒教學中,教師要從培養(yǎng)幼兒的行為習慣入手,讓他們養(yǎng)成愛思考、講衛(wèi)生、與他人友好相處的好習慣等。
幼兒良好習慣培養(yǎng)策略研究
幼兒教師在對幼兒進行講文明懂禮貌教育時,首先要讓幼兒了解一些基本的禮貌用語,例如:您好、打擾一下、謝謝您、對不起等。先從最基本的開始學起,在學校中見到老師要鞠躬問好;早上爸爸媽媽送幼兒來園時,教師要引導幼兒跟父母說“再見”;在大街上看到熟人,主動問好。另外,在日常教學中,要從幼兒身邊的點滴小事抓起,指導幼兒站有站姿,坐有坐相,文明用語,不能因為各種原因欺負園內其他小朋友,在園內學習期間,要與其他小朋友和諧相處,放學時按順序出幼兒園,不擠不鬧。關于家庭禮貌,教師首先可以督促幼兒尊重家中的老人,照顧老人生活起居版主他們干一些力所能及之事,作業(yè)完成后,不要抱著電子產品不放手,可以陪著爺爺奶奶說說話,給他們沏茶,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不要麻煩爺爺奶奶,從幼兒生活中的點滴小事中培養(yǎng)其良好生活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幼兒學習效率的重要依據,在幼兒園階段,教師要尤其糾正幼兒學習中愛拖沓、馬虎、浮躁等不良學習習慣,將培養(yǎng)他們良好學習習慣的計劃提上日程。首先,要從幼兒的基本書寫姿勢抓起,坐直做好,眼睛和書本保持一定距離,書面整潔不污染。在布置家庭作業(yè)時,不要一遍遍的告訴學生當天的情況,使他們養(yǎng)成不負責任的習慣,部分學生記不住作業(yè)時,教師要給予一定的懲罰措施,督促他們自己記作業(yè),認真完成家庭作業(yè),保質保量,不能偷工減料。在上課期間,要觀察幼兒的聽課情況,抓住幼兒的注意力,鼓勵他們積極回答問題。教學活動中要引導幼兒勤學好問、敢于質疑、大膽提出自己的見解。當幼兒提出與教師意見不一致時,教師要引導幼兒讓他們自己試著去解決,可以上網查資料,也可以向別人請教,激起幼兒學習興趣,讓他們愛科學、學科學。教育幼兒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不要簡單的說教,要用幼兒易于接受,在游戲中教育幼兒不要輕易放棄,和朋友間友好相處;在故事中教育他們要有愛心、與人為善、勇敢堅強、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在看動畫故事時引導學生明辨是非,培養(yǎng)幼兒的審美能力。在幼兒故事選擇方面,教師應當選擇一些故事情節(jié)跌巖起伏的故事,引導幼兒發(fā)散思維,培養(yǎng)他們的想象能力。
勞動不僅能放松身心,還能鍛煉身體,磨練人的意志。當前時代,絕大部分幼兒都是嬌生慣養(yǎng),屬于家里的“小皇帝”和“小公主”,在這種家庭氛圍下長大的孩子,基本都有逃避勞動、自私自利的壞習慣,教師不能任由幼兒的這種缺點一直發(fā)展下去,因此,培養(yǎng)幼兒熱愛勞動、參加勞動的習慣迫在眉睫。對此,筆者認為教師可以先從幼兒身邊最基本的小事入手,鼓勵他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例如自己洗臉、自己吃飯、自己背書包、疊衣服、洗襪子等,除此之外,可以鼓勵幼兒幫家長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例如倒垃圾、擺碗筷、收碗筷、掃地等。在此筆者想與各位同仁分享一則我的教學案例:在院內開展“比比誰快”的小游戲,將小朋友分成以三四人為一組的小組,比賽誰穿衣服快,比一比誰穿鞋快等小活動,對活動中表現(xiàn)游戲的幼兒,要給予正面表揚,發(fā)一些小獎品來鼓勵他們繼續(xù)加油,讓幼兒養(yǎng)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逃避勞動,不麻煩爸爸媽媽的好習慣。另外,幼兒教師也要在幼兒面前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為幼兒樹立一個正面積極的榜樣,讓他們學習將鉛筆屑倒進垃圾桶里,養(yǎng)成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綜上所述,幼兒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日而蹴的,是需要教師與家長付諸一定的時間與精力,科學規(guī)劃的。幼兒園要聯(lián)合家長的力量,做到家校共育,充分利用家長的教育作用,為幼兒創(chuàng)建一個良好積極的成長環(huán)境,促進幼兒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教師也要及時革新教學方法,優(yōu)化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因材施教,引導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成為國家新一代的棟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