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典穩(wěn)
(尋甸縣鳳合鎮(zhèn)初級中學,云南 尋甸 655215)
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是指在遵循客觀教學規(guī)律的前提下,通過應用科學、有效的化學教學措施,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并符合新課程改革相關要求,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全面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主要是由效果、時效和效益共同組成,由于當前存在多重因素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產生影響,導致此時無法得到提升,對此廣大教師必須要予以充分尊重。
在初中階段增加化學這一學科的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fā)學生的學習思維,從而為未來的化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但是就目前而言,很多初中化學教師在此方面認識程度不足,在教學過程中未能充分考慮學生的客觀基礎,單憑傳統(tǒng)教學經驗,根據教學大綱直接制定教學計劃和內容,并未充分結合教學目標和重點。此外還存在部分教師把教材上的拓展知識點也作為重點知識點進行講解,導致學生出現數學內容太多太難的情況,如此會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產生影響,進而影響課堂教學的質量。
化學學科本身屬于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其知識都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但是當前存在一部分初中化學教師較為看重理論知識,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占用大量的時間來講解相關理論,即便是這一理論知識點本身需要一定的實驗操作來予以配合,其也是直接以口頭或幻燈片展示的形式為學生講解實驗操作,但卻未能給予學生實踐操作的機會,由于其對于實驗教學重視程度不足,會導致學生逐漸失去化學知識的探究欲望,對于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存在不利影響。
當前,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多媒體設備的應用頻率較高。但是存在一部分教師對于多媒體技術過度依賴的情況,其在教學過程中,所有的教學內容都是通過顯示器和鼠標來操作,使得學生由課堂的主體轉變?yōu)榛脽羝挠^眾。盡管應用多媒體技術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但是如果對其進行不合理的濫用,也會讓學生逐漸感到乏味,課堂教學效率逐漸下降。
目前依然存在部分初中化學教師堅持照搬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與方法,認為教師只需要向學生全面講解知識點,學生做到認真聽講、課下認真完成作業(yè),就一定能夠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但不可忽略的是,傳統(tǒng)教學模式與新課程改革內容之間存在較大出入,而新課程改革相關內容能夠更好的順應社會發(fā)展需求,所以教師繼續(xù)使用單一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勢必會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產生影響,阻礙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升,并且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課堂教學效率。
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能夠對學生的學習質量產生直接影響,而教師的知識水平又會對其教學水平產生影響,所以學校方面及教師自身都需要合理采取措施,以提升教師的知識水平。例如學校方面可以定期從校外邀請專家學者為教師開展培訓活動及相關講座,并采取各項獎勵措施促進教師的主動深造,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知識與教學能力,以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化學作為側重實踐的學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需要充分認識到實驗教學在化學教學中的重要性。合理的應用實驗教學,可以使得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創(chuàng)新思維得到顯著提升,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達到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目的。而且在教學過程中,要妥善處理實驗和理論教學之間的關系,盡可能做到在理論教學的同時為學生穿插實驗教學,以實驗活動吸引學生注意力,并促進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例如在《溶液的形成》相關知識點講解時候,該堂課目的是幫助學生了解溶液的定義、組成及特征,書本上主要是通過圖形的方式展示實驗操作,此形式無法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如果將分組實驗和科學探究相結合,就可以把原本抽象的知識轉變的更為直觀,有效活躍課堂氛圍。此教學模式能夠促進師生與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并且借助比較、綜合以及分析等教學方法,使得學生牢牢掌握溶液的組成、特征以及定義等相關知識,并且這一教學模式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理,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與合作能力,為其未來的學習打下基礎。
教師需要明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并且要嚴格落實新課程改革相關理念,積極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在確保深入了解每一位學生特點的前提下,對班級成員進行分組,各個小組所設置的問題不同,然后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其中。對于回答較為精彩的小組,教師要予以表揚,如此來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所采用的評價方式往往是單一的考試形式,使用考試來評價教師的教學水平以及學生成績,對此初中化學教師需要合理改變這一單一的教學評價措施,通過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實現對教師教學及學生學習的合理評價,從而充分激發(fā)教師及學生的積極性,切實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
初中化學作為學生化學學期的起步階段,作為初中化學教師,必須要能夠充分認識到此階段的特殊性,要在教學過程中努力摸索創(chuàng)新,積極引進與應用新的教學方法,并轉變自己身的教學思想,如此才能夠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為學生未來全面、健康的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