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敏
(河北省文安縣大董村中心校,河北 廊坊 065800)
作文就是人們通過思考,對語言進行合理的組織,用文字表述特定主題或者特定內(nèi)容的記述方法。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是各級語文考試的必考項目,同時也是學生普遍感到難度較大的學習內(nèi)容。在小學階段,常見的作文有記敘文、說明文和議論文等,在新的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強調(diào):“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蓖ㄟ^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一是可以培養(yǎng)小學生的思考能力,面對作文題目,小學生必須進行思考才可以明確寫作體裁、寫作內(nèi)容和應該運用的寫作技巧,這對他們的思考能力是極大的鍛煉。二是可以提高小學生的表達能力,作文對于語言的組織能力有著極高的要求,語文作為一門工具性的基礎學科,寫作使其實用性的重要體現(xiàn),小學通過寫作,能夠提升他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進而促進表達能力的提高。三是可以培養(yǎng)小學生的擴展性思維,合理的想象和聯(lián)想是寫作必備的能力,通過寫作小學生的思維空間將會獲得極大擴展,有利于他們思維發(fā)育。四是可以豐厚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和底蘊,寫好作文,需要大量的閱讀,需要不斷的積累,因此寫作也是一個豐厚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和底蘊的有效途徑,對于他們終身發(fā)展和全面發(fā)展有著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作用。
相對于其他教學內(nèi)容,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文難度較大,在實踐中,教師教的吃力,學生學的也困難。究其原因,是因為一下幾個主要因素的制約。
(一)小學生對作文的興趣不高。尤其對于低年級小學生而言,作文一般都是他們第一次接觸,不知道寫什么是他們面臨的最大難題,無話可寫讓小學生感到作文極為困難,以至于提不起對寫作的興趣,甚至部分學生對作文產(chǎn)生了抵觸和厭煩心理。
(二)詞匯量不夠。小學生的語文基礎較為薄弱,其中一個重要表現(xiàn)就是詞匯量十分有限。很多小學生在寫作時,腦子里知道該寫什么內(nèi)容,可是由于詞匯量不夠,很多意思無法準確的表達出來,要么詞不達意,要么用詞重復,造成作文質(zhì)量不高。
(三)寫作的主觀能動性沒有充分發(fā)揮。部分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過于強調(diào)作文的格式和結構規(guī)范,即完全以考試的要求和標準來限制學生寫作,模板式寫作、套路式寫作比比皆是,造成學生的作文重形式而輕內(nèi)容,千篇一律,模式僵化。
(一)要從激發(fā)小學生寫作興趣入手。學生的興趣是提高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質(zhì)量的基礎。小學生正處于心理高速發(fā)育成長時期,他們有著較強的探索欲望和表現(xiàn)欲望,這種心理特征為寫作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動機基礎。教師要善于利用小學生這一心理特點,采取靈活有效的方式,改變小學生認為作文是一項學習任務的刻板印象,讓他們把作文作為自我表達的一個途徑,自我展示的一個載體,使他們樂于去寫作。這里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把握好作文難度的遞進性,要從簡單的題目起步,以扭轉小學生對作文的畏難情緒,讓他們感受到寫作的快樂感和成就感,充分調(diào)動起他們寫作的主觀能動性來。
(二)要重視小學生的詞匯量積累。詞匯量是寫好作文的重要基礎。積累詞匯量,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一是要幫助學生對課本所學的詞匯進行歸納整理。根據(jù)新課標要求,小學六年級應該要認識生字3000個,并能書寫其中的2500個,若按一個字組一個詞計算,那么小學階段學生至少要掌握2000個詞匯。教師要幫助學生對這些詞匯進行分類整理,如根據(jù)描寫對象分類、根據(jù)結構分類、根據(jù)含義分類等等,讓學生有層次、有規(guī)律的進行記憶,提高記憶效率和效果。二是要重視引導學生閱讀,通過大量閱讀,做好好詞好句的摘抄,讓學生切實理解詞匯的具體用法基礎上,有效擴展學生的詞匯量,為寫作做好準備。
(三)要教會學生如何觀察。描寫某一具體事物是小學作文最為常見的題目之一。要讓學生認識到,我們司空見慣的事物也都尤其各自獨特之處,只有去發(fā)現(xiàn),才能描寫好。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一是要要求學生認真觀察,不可走馬觀花、一目十行,要在觀察的過程中開動腦筋,主動思考,力圖觀察的深刻細致。二是要要求學生多角度觀察,如以校園中的一棵樹為例,要帶領學生在不同的距離,不同的高度去觀察,還要告訴學生觀察不同天氣、不同季節(jié)這棵樹的不同形態(tài)特征,讓學生學會全面的去了解認知事物。
(四)要引導學生表達真實情感。當前小學生的作文中空話、套話過多,很多用詞華麗,卻沒有真實情感表達,這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方面,教師要鼓勵學生表達真實情感,善于抓住學生細小的閃光點,即使是作文中的一句話,教師也要及時肯定表揚,為學生真實情感確立正確的導向。另一方面,教師要啟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如針對某一作文題目,在開始寫作之前先組織學生進行交流討論,口頭表達各自的想法,教師再加以適當?shù)囊龑?,讓學生不同想法的交流碰撞中,加深和完善自己的情感體驗,以便在寫作中真情流露。
此外,更新作文評價方法、模仿優(yōu)秀文章、擴寫或者續(xù)寫課文等,都是提高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質(zhì)量有效的方式。在教學實踐中,需要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有的放矢。
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小學生提高語文實踐運用能力的關鍵。需要教師主動更新教學觀念,積極改進教學方法,真正讓學生體驗到作文的樂趣,以期促進他們語文素養(yǎng)的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