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新疆庫車縣第七小學,新疆 庫車 842000)
自主學習強調(diào)的學生獨立性、自主性,不是老師對學生不管不問放任自流,也不是不要教師教。由于小學生知識、經(jīng)驗積累的有限,他們不可能一下子就懂得自己學習,需要教師不斷指導,由他主到自主也需要教師由牽到扶再到放的漸進過程。因此,如何增強小學生的語文自主學習意識,讓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讓他們真正發(fā)揮自己的主動性,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提升小學生的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已經(jīng)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候了。
當前社會正在向著多元化方向發(fā)展,想要順利融入到社會中,就必須要時刻保持不斷學習的狀態(tài)。在教學體系中,自主學習能夠在很大程度體現(xiàn)學生的學習能力。在當前的大數(shù)據(jù)時代背景下,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信息內(nèi)容也越來越豐富,其自身必須要具備一定的閱讀、信息歸納總結(jié)、信息表達以及人際溝通等多方面能力,才能夠快速且準確的從海量的信息中獲取最為有效的部分。而聽說讀寫這些人生存的基本技能,正是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中要求的部分教學目標,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必須要幫助學生逐漸形成和提升其自主學習能力,并以此為其他學科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僅滿足時代發(fā)展需求,還能夠在教育體系中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對于開發(fā)學生智力,提高學習效率,教會學生如何學習、不僅讓學生學會、能學,還要讓學生樂學,以及推動當前教育改革等問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小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需要建立在教師合理引導的前提下。一般而言語文教師會選擇應用探究式的教學模式來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探究式教學模式需要先提出問題,只有先設(shè)置明確的問題,才能夠幫助學生擺正思考方向,并且也會讓學生產(chǎn)生解決問題的動力。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必須要確保所設(shè)置的問題存在較強的拓展性和連貫性,即語文教師要確保學生在回答完自己所提出的問題之后,會自然而然的導出下一個問題,這種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問題能夠幫助小學生提升自身的思維嚴謹性,而且可以深化理解語文知識,使得小學生對于自主學習的認識更為透徹。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教學模式,需要由小學語文教師按照相關(guān)標準對全班學生進行分組,同時教師也需要參與到小組活動中,作為小組成員之一與其他成員共同學習,這一形式可以幫助教師深化教學,并且能夠提高小學生在小組活動中的參與度。但需要明確的是,在小組活動中,教師只是起到引導作用,教師必須要時刻確保學生處于主體地位,如此才能夠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由于小學生所處年齡階段缺乏豐富的社會經(jīng)驗,所以其并未能夠充分理解自主學習內(nèi)涵,并且尚處于較為低級的摸索狀態(tài),如果小學語文教師直接要求小學生完全獨立的進行學習,則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只會讓自己和學生的時間與精力白白浪費。所以小學階段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應當先以小組形式將尚未完全獨立的小學生集中在一起,讓小學生在組內(nèi)通過討論的形式來解決和學習語文知識及所遇到的問題,如此可以保證組內(nèi)成員互相幫助和監(jiān)督,并且會營造出一種潛在的競爭壓力,促進小學生積極、努力的學習語文知識。
小學生并非出生后就擁有自主學習能力,而是必須要通過后天的培養(yǎng)而逐漸形成。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為學生營造出有力的培養(yǎng)環(huán)境,并且要確保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預留足夠的留白時間,讓學生在此時間段中自行支配。但是當前很大一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尚無法做到這一點,導致這一情況出現(xiàn)的根本原因有如下幾點:第一,小學語文教師對于教學任務過于看重,所以不重視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存在的實際需求;第二,小學語文教師長期受到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影響,所以其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意識并未予以足夠的信任,其總是擔心學生無法有效控制自己,在課堂上無法遵守相關(guān)紀律。但就實際教學而言,語文教師所擔心的情況基本不可能出現(xiàn)。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上為學生留出自主學習的時間后,小學生會逐漸認識到教師對于自己的期望,并且明確自己是課堂的主人,教師將時間留給自己就是為了能夠讓自己更加自主、努力的學習,所以其在自主學習中會更為主動和認真,努力向教師展現(xiàn)出自己的自學能力與學習成果。
小學生的形象思維發(fā)育相對更早,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所使用的教學方式過于死板,則很容易導致學生出現(xiàn)逆反心理,排斥語文學習。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之前,需要盡可能為學生構(gòu)建合理的語文教學前景,通過創(chuàng)設(shè)有效的教學情境來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并且讓學生從中感受到生活與小學語文之間所存在的關(guān)聯(lián),有效促進小學生學習和掌握語文相關(guān)知識。小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如果能夠擁有教師所創(chuàng)建的教學情境的知識,則可以大大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學習效果顯著提升。
自主學習能力能夠?qū)πW生的學習效果產(chǎn)生直接影響,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采取措施,合理設(shè)計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問題,以小組合作形式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盡可能為學生留下留白時間,并構(gòu)建完善的小學語文教學情境,切實提升小學生的語文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語文教學質(zhì)量,并以此為延伸,促進其他學科教學質(zhì)量的共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