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qū)公園路小學 陳亞宏
小學英語語篇教學講求情感和思維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不一樣的語篇中體驗文章內(nèi)容的內(nèi)涵,解讀英語知識。如何才能提升小學英語語篇教學的課堂質(zhì)量呢?必須要從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深入地分析小學階段英語語篇教學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對實際的課堂教學進行優(yōu)化,以下將對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詳細分析。
1.學生閱讀能力差。對于把英語作為第二語言來說的我國,語篇教學在教學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也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核心。隨著教育的改革,英語閱讀在考試中占的比例也越來越高,但學生的閱讀能力卻始終比較弱,比如閱讀速度過慢、閱讀理解能力太弱等。2.學生知識面狹窄,對于語篇難以理解。在小學階段,很多學生對于英語學習完全沒有重視,使自己的詞匯量積累很少。在進行語篇的學習時,經(jīng)常會遇上很多的陌生詞匯,并且,學生對于這些詞匯、短語基本上都是依靠主觀臆想猜測其含義,對整個語篇的理解僅僅局限在表面。而且,很多時候,學生甚至會因為單詞混淆或者理解錯誤,導致語篇學習出現(xiàn)偏差。3.教師教學偏向于知識,忽視能力培養(yǎng)。在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不像數(shù)學語文那樣重要,僅僅是以基礎(chǔ)性學習為主。因此,有一些英語教師在語篇教學時,只是讓學生進行簡單的單詞、句子學習,對于很多的詞匯知識、語法知識和語篇知識完全忽略,這就使學生在英語語篇學習時完全不具備閱讀理解能力,包括如何提取文中信息、如何恰當使用詞匯等。
對于英語語篇的教學,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注重靈活教學。首先,讓學生能夠很靈活地運用課本所學習的單詞與短語,使用起來能夠熟練隨意;其次,讓學生閱讀英語語篇后對英語句子進行表達、簡單仿寫等。這樣的方式,一方面是為了讓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點的印象,進一步鞏固閱讀中的知識點;另一方面就是讓學生慢慢地養(yǎng)成條理的思維習慣,對英語語篇的學習掌握逐漸規(guī)律化。閱讀過程應(yīng)該循序漸進、從易到難,閱讀活動應(yīng)該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推進。在英語語篇教學中,我們教師可根據(jù)一定的語言閱讀材料設(shè)計適量的靈活性較大的思考題,或讓學生從同一來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培養(yǎng)學生積極求異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在學習時很容易從字里行間讀懂語篇所涉及的深層思想內(nèi)容。
學生通過教師各種方式的引領(lǐng),會逐漸在頭腦中對知識點有一個清晰的認知,等到學生對所有的知識產(chǎn)生了興趣和理解,才能在以后的語篇學習上做到靈活運用。總體來說,學生獲取語篇文本描述的信息之后,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去挖掘隱于文字背后的信息,我們的文本閱讀不僅僅要體會言外之意,還要在理解后能歸納出思想感情?,F(xiàn)代社會要求教師在課上傳授給學生的不僅僅是知識,更多的應(yīng)該是教給學生掌握知識和形成能力的方法和路徑。
綜上所述,在小學英語語篇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提供訓練思維能力的閱讀,制定教學目標也需要更加準確些,再加上長期科學的引導,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更好地落實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