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翔宇 赫婷 周正霞
(沈陽理工大學,遼寧 沈陽 110159 )
注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不僅有助于學生適應大學生活與學習,更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社會觀,對學生的自我認識和樹立人生目標有著積極的作用。
由于學習方式與生活方式的改變,很多學生不能很快的適應大學學習和生活的節(jié)奏。有些學生對自己的專業(yè)不是特別喜歡和了解,因此會在學習上產生困惑,而且大部分學生是第一次體驗宿舍群體生活,每個人作息的不一致也會導致學生產生焦慮或失眠等不良現(xiàn)象。
在大學的環(huán)境中,大學生出現(xiàn)學習心理問題是很常見的。其中缺少學習動力、沒有目標、學習焦慮、學習疲勞、考試緊張等都是大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
大學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新的環(huán)境,有些學生由于家庭比較貧困,會產生自卑心理,自我封閉,不愿與人交往。有些學生由于從小家庭教育的缺乏,存在嚴重的個人禮貌困乏等問題,常常會受到別人的排擠,造成人際交往渠道的堵塞。
大學生戀愛是比較常見的現(xiàn)象,由于大學生青春期缺乏教育以及正確的引導,很多學生不懂如何處理兩性之間的感情問題,常常會出現(xiàn)困惑、意志消沉、痛苦和迷茫等現(xiàn)象,深陷感情問題而無法自拔。
現(xiàn)在的社會是信息時代,每個人都離不開網絡,其中也包括大學生。網絡成癮會導致學生學習成績下降、飲食和作息的不規(guī)律,尤其對于游戲玩家來說,長時間的打游戲會造成身體疲勞,嚴重的甚至會導致猝死。還有一部分人會分不清虛擬和現(xiàn)實的區(qū)別,使他們的人際交往、學習和生活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所面對的環(huán)境比較特殊,因此心理問題也比較獨特。有潛在心理問題的學生長時間得不到良好的開導和治療,會引起更加嚴重的心理疾病。焦慮癥、抑郁癥、強迫癥和神經衰弱都是大學生常見的比較嚴重的心理疾病,如不及時發(fā)現(xiàn)并積極治療會給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造成無法彌補的傷痛。
進入大學不僅要努力學習,而且要學會學習;不僅要掌握知識,而且要掌握獲得知識的能力;不僅要在學業(yè)上進步,而且要在綜合素質上不斷提高。生活上學會自理、準時起床、適時運動,學會在不需要檢查衛(wèi)生的時候也要按規(guī)定整理自己的床鋪,最重要的是要學會照顧好自己。
老師應 引導學生樹立符合自身的大學目標,加強不同階段的學習適應,進行科學合理的教學安排,合理轉變學習方式,優(yōu)化學習方法,正確看待考試。學生要學會樹立自主學習的理念、樹立創(chuàng)新學習的理念、培養(yǎng)自學能力、樹立新的學習目標。
首先學生要相互尊重彼此的差異,求同存異。學生都來自不同的地方,文化,信仰肯定會有所差異,只有互相尊重才能構造出和諧的氛圍。同時要保持寬廣的心胸,積極與他人交往。還要適應新的師生關系,要從多渠道和老師主動交流與合作,如書信、電話、電子郵箱等。
學校要重視對大學生的性教育,培養(yǎng)成熟的戀愛和科學的性觀念。首先,應開展對大學生的性生理心理知識教育,使他們對兩性之間的生理差異、性發(fā)育的自然規(guī)律有一個較好的了解;其次,加強性道德教育,要啟發(fā)學生正確處理好同學、戀愛、友誼的關系,教育學生反對禁欲,更要反對縱欲,批判性解放、性自由等錯誤觀念,樹立科學的性觀念。
學校老師應協(xié)助網絡成癮高危險群減少對網絡的依賴程度,多組織一些參與面較廣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以減少他們上網的時間。針對缺乏社會支持的網絡成癮高危險群,輔導人員應鼓勵當事人走出網絡、融入集體,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拓展現(xiàn)實世界的友誼,避免對虛擬友誼的過度依賴。例如鼓勵當事人多參與社團、聯(lián)誼活動、地區(qū)性人際成長團體,或者是協(xié)助當事人找尋合適的支持團體,有助于當事人減少對網絡的依賴。
無倫抑郁癥狀是否影響正常的學業(yè),都要放開思想,大膽尋求專業(yè)心理人員的心理治療,讓他們幫助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多向心理醫(yī)生傾訴,傾訴自己的內心感受,告訴他們真實想法,把曾積壓心底的問題倒出來,把沉重精神包袱甩掉,盡可能獲得輕松和自由。在日常學習中,努力提高自己積極、樂觀心態(tài),通過轉移法把個人的注意力集中到引起抑郁癥以外的事情上,控制抑郁情緒發(fā)展。通過跑步鍛煉、假期旅游,促進自己的身心健康,改變并嘗試新的生活習慣,用更好的身心狀態(tài)面對生活。
優(yōu)良的心理素質在大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二十一世紀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將經受更為嚴峻的考驗。為此,要不斷加強對大學生的適應性、承受力、意志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質的教育與培養(yǎng),使他們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來,不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體魄的儲備,更要作戰(zhàn)勝各種困難挫折的心理準備,從而引導他們科學地走出自我認識的誤區(qū),超越自我,走向成熟,參與國際人才競爭,迎接新世紀的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