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春燕
(江西省吉安市遂川縣堆子前鎮(zhèn)平安希望小學,江西 吉安 343908)
朗讀是借助語音形式,生動、形象地表達文學作品思想情感和內(nèi)容的言語活動,從古至今都為教育者所贊同,朗讀在語文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是課堂教學的主旋律,是訓練學生語感的主要途徑。課堂上朗朗的讀書聲,能促進學生提高語言能力,理解和感悟課文思想,陶冶情操。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朗讀方法,加強有感情地朗讀訓練,是上好語文課不可忽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是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學,使學生具有初步的聽說讀寫的能力,通過熟讀、背誦,使書面語言內(nèi)化為學生自己的語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理解、運用語言的能力?!币话銇碚f,愛好朗讀的學生口語發(fā)展比較快,說起話來條理清晰,自然流暢,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能召之即不來,呼之欲出。
在語文教學中,有許多描寫自然風光景物的文章,這些文章有的描繪了山川河流的秀麗柔美,有的描繪了事物的形狀、顏色、聲音、味道等,有的描繪了事物的姿態(tài)、動靜特點等,使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通過朗讀就能很好地品味大自然的美。
朗讀不僅有利于學生積累發(fā)展,發(fā)展語言,而且有利于學生提高寫作能力。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感悟、朗讀,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把文中內(nèi)容的寫作技巧轉(zhuǎn)化為自己的技巧,從摹仿到內(nèi)化到自創(chuàng),能自然而然地“文思泉涌”、“信手拈來”了。如很多人都能在若干年后對小時候爛熟于心的名家名篇,回憶起來仍然能夠記憶猶新,達到“妙筆生花”的境界。
成功的范讀能收到直觀、生動、形象、感人的效果,可以幫助學生正音,明確詞義和了解詞的感情色彩,以激發(fā)學習語文的興趣。朗讀訓練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教師的示范朗讀,可以融情于聲、聲情并茂地感染學生,創(chuàng)設(shè)富有感染力的語感氛圍,從而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教師還可以根據(jù)教材的情況,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在讀時給學生提示、暗示,引起學生的注意,強化他們的記憶,幫助學生揣摩教師是怎樣讀的,感情又是怎樣變化的,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引起學生的共鳴。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想要使學生學好語文,首先必須要激發(fā)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還記得一節(jié)語文課,教室異常悶熱。學生們一個個有氣無力,無精打采,對上課沒有絲毫的興趣。怎么辦呢?課總得上吧!于是,我就努力地去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可是,任憑我怎么激情導入,他們還是無動于衷。當時,我真的有點被激怒了,恨不得罵他們一通,可仔細想想還是不行。這時,我的腦海里忽然閃過一個念頭──朗讀,對,就這么辦!于是,我告訴學生,老師想為大家講一個童話故事,故事的題目就是《小木偶的故事》。有幾個“機靈鬼”一聽馬上來了勁,說:“這是12課?!蔽乙娝麄冇悬c反應,就開始聲情并茂地朗讀起課文來。我一邊讀,一邊觀察他們的反應,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慢慢地,一個一個地被我的“激情”所感染,他們不由自主地拿起了書本,有些甚至目不轉(zhuǎn)睛地望著我,直到我讀完整篇課文。見到他們有了學習的興趣,接下來,我就按照原來的計劃非常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wù)。
閱讀僅停留在學生的自悟自得上是遠遠不夠的,“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細心咀嚼課文中的語言,讓他們自己動腦筋,經(jīng)常比較、揣摩,養(yǎng)成習慣。”(葉圣陶語)楊再隋教授對讀中感悟也做過精辟的闡述:“課文內(nèi)容及其所包含的思想是學生通過自讀,自悟出來的。自悟,即自己以心去領(lǐng)悟。悟的過程就是通過閱讀和思考語言文字的內(nèi)涵,去咀嚼語言文字的滋味,去體驗語言文字的感情。學生的悟,在于教師巧妙、適時地引?!?/p>
學生的水平畢竟是有限的,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掌握的情況,有重點,有目的地給予點撥、引導。引導他們細細品味好詞佳句的絕妙之處,揣摩布局謀篇、立意構(gòu)思的獨到之處,深入探究領(lǐng)悟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當然教師的點撥應以學生的讀為根本,以學生自己的領(lǐng)悟為主。如教學《小鹿的玫瑰花》時在初步分析了課文后,我問道小鹿的玫瑰是不是白栽了,學生一致回答沒有白栽,但當問到為什么沒有白栽時,大多數(shù)學生的回答卻僅僅是因為玫瑰花很美。顯然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存在問題,如果這時教師對他們進行點撥啟發(fā),學生也能理解,但這種理解是教師強加給他們的,而缺乏自身的感受和體會。為此我沒有馬上對課文加以分析而是以“讀”為主,讓學生找找描寫玫瑰花很美的句子,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微風、黃鶯的話,并展開想象,想象微風、黃鶯當時還會說些什么?還有那些動物?他們還會說些什么?再引導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分角色表演讀,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充分進入角色,從小動物的角度深深感受到玫瑰花給自己帶來的快樂,從而深刻地體會到“為別人創(chuàng)造幸福,自己從中也能得到快樂。”這種感受顯然是教師的分析和講解所不能達到的。
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涉及較多因素,作為教師,只有不斷進行教學反思與實踐,才能將朗讀教學上升到另一個水平,才能使小學語文教學更富于語文的內(nèi)在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