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策
(成都市高新區(qū),四川 成都 610000)
西湖佬的胡大是個酒麻母,為喝酒的事跟老婆天天吵嘴,一個要喝,一個不許喝。老婆有時藏酒瓶,有時奪杯子,有時吼叫,搞得很煩惱。這天,胡大把酒杯往桌上一篤,對老婆說:“你若是不說‘九’字,我就不喝酒!”老婆一拍桌沿:“好”!一言為定!”
此后,連續(xù)幾天,胡大絞盡腦汁向老婆提“九”字,老婆都給他一一化解。不見一個“九”字從老婆嘴里出來,沒法,胡大只好停了酒。幾天不喝酒,胡大無精打采,悶悶不樂,就找酒友門訴苦去。酒友們一拍胸脯說:“放心,保你今天就有酒喝?!?/p>
九個老頭相約,手拿韭菜,一起來到胡大家,告訴胡妻,他們請胡九弟,九月幾日九時到九陽樓喝酒。
不一會,胡大哼哼唱唱的回家了,一進門就問老婆:“剛才有客人來家了嗎?幾個人?所為何事?”
胡妻從容地回答:“有!他們是八個老漢搭一翁,手里提著癟癟蔥。請你這位小幺哥,重陽節(jié)里辰時安瀾門頭(九陽樓又叫安瀾門)咪一盅?!焙舐犃T,一聲慘叫,仰面倒地,人事不省。
這下胡妻可嚇壞了,抱著胡大又是拍打,又是搖晃,大放悲聲道:“死鬼呀,你哪就這么狠心丟下為妻自個先走了呢?你是不懂為妻的苦心啦。不許你喝那貓尿,完全是為了你好哇!熱的傷肝,冷的傷肝,灌醉傷心;不喝那潲水,你身子骨健健康康,強強壯壯,我們夫妻日子美滿,天長地久?。 敝灰姾笠还锹底似饋?,大聲叫嚷:“拿酒來!”
《老年文匯報》2018年第40期封三登載七幅照片,介紹這些照片的拍攝時間,該報使用的是”1930年代”的說法,七幅均如此。而該報在2017年第25期摘登葉永烈的《陳伯達信》時,也曾有“1970年代末”的提法,對這種非歷法語言的情況似宜提出糾正。
歷法,是推算年、月、日長度和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制定時間順序的法則。上面所引的“1930”、“1970”,“年代”是陽歷,即我國習慣所稱的公歷歷法上所用的概念。
1930(年)是在“公元“的紀年,它更是基督教國家通用的紀元規(guī)則,后來被世界多數(shù)國家所公用,我國從民國元年,即1912年開始使用公元紀年,但不純粹,在使用公元紀年的同時,也使用民國年號,如1937年,也記為民國26年。
新中國成立,政協(xié)全國一屆會議,決定我國采取大多數(shù)國家一樣的年號,公元紀年在我國正式使用。不過在印制掛歷、臺歷時,保留我國的農(nóng)歷干支紀年。這是因為要保留節(jié)氣和節(jié)日的緣故,如立春、雨水和春節(jié)、端午等。
“年代”,是指一個世紀中的某一個10年。如“20世紀80年代”,就是指從1980年開始的那個10年;當然也可以說成“上世紀80年代”。這是站在今天21世紀說剛過去的前一個世紀的某一個時段。
“世紀”一詞來源于拉丁文,意思是一百年,是從耶穌誕生的那一年算起的:公元元年至100年為1世紀,101年到200年為2世紀?,F(xiàn)在是21世紀,2001年是21世紀的第一年,今年是2019年,這個年代稱為21世紀初,明年2020年就是進入21世紀20年代了。這是公歷歷法的規(guī)范用語。
1930年或是1970年,是確指年份,不是10年段,所以不能說它是一個世紀中所指的“年代”,“1930年代”不是歷法語言。
胡大喝酒就醉,醉就撒野,鬧得天怒人怨。這事傳到閻王爺耳朵里,閻王爺很生氣,命令牛牛頭馬面把胡大押回陰間來。牛頭馬面走了一遭,卻空手而回,閻王爺問原由,牛頭馬面說:“胡大喝酒,一喝眉毛一酷,那苦相比陰間還狠,我們就饒了他?!?/p>
誠善通行天下路;
忠義滿賺世人心。
處事貪饞分寸??;
為人寡欲萬丈高。
白水黑字日子輕松恬淡;
布衣素食生活自在逍遙。
信守核心價值不怕驚濤駭浪;
做好本職工作安享麗日和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