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瑞慶
(廣東省珠海市高欄港區(qū)平沙實驗小學,廣東 珠海 519055)
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受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小學語文閱讀的重要性也越加凸顯。拓展教育作為語文閱讀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其重要性越發(fā)凸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針對學生好說、好動、好參與的特點,做到講解與討論的結合,課本知識與社會熱點的結合,積累知識與親身實踐的結合等。
理解和閱讀課本是基礎。小學語文教學首先要將重點放在對課本的教學和補充上,不能盲目地注重拓展閱讀的數(shù)量,忽視課堂教學的重要性。當前,某些教師對于小學生的拓展閱讀教學存在嚴重的只重數(shù)量、不重質量的問題,導致拓展無度,學生根本沒弄清課本上的內容,或是教師沒有正確引導學生了解課本所要傳達的內涵,只是一味地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教師要引導學生理解教材中簡練文字對于人物和風景的描繪,讓學生品味其中的語言特色,而不是將重點放在讓學生總結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寫作特點上。成功的語文教學是將精讀與略讀有效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整體閱讀能力。語文拓展閱讀要建立在對課本的深入理解上,提升閱讀的整體質量。
阿基米德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會翹起地球。”小學生的閱讀內容應當是生動的,小學生的閱讀活動應該是一個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探究精神的。同時要激發(fā)他們學習閱讀的興趣和求知欲望,調動他們學習閱讀的積極性。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考慮語文學科的自身特點,而且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創(chuàng)設學生喜歡的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課堂上,教學方式應該是多種手段的。多種方式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為小學生提供動手實踐和討論交流環(huán)境。在備課時,設置閱讀情景、獨立思考、分組討論等教學環(huán)節(jié),在課堂中盡量做到“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彼自捳f:“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敝灰芗ぐl(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閱讀積極性的方法就都是好方法。
事實證明,不斷獲得成功、經常得到表揚的學生,學習、閱讀興趣也在不斷地鞏固和發(fā)展,而屢遭失敗、經常受批評的學生,其學習、閱讀興趣就會日漸衰減,直到完全喪失。由此可見,興趣和成功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所以,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閱讀興趣,教師就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成功的條件,使每一個學生都有獲得成功的機會。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學生之間的差異,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每一個學生都可能取得成功而受到教師的表揚和鼓勵,從而感受到成功的喜悅。這樣的分層閱讀讓不同的學生在課堂上得到了不同的發(fā)展,有效地起到了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作用。
傳統(tǒng)教學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無疑,這樣的教法無法促進學生個性的身心發(fā)展。好的閱讀教學活動,應是學生主體地位和教師主導作用的和諧統(tǒng)一。在《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要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必須強調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其意義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行發(fā)現(xiàn)、自行構筑起來的,要讓孩子們自己閱讀、自己學會閱讀。閱讀是孩子的個性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敝匾曅W生的閱讀主體地位,主要是指:把閱讀的機會和權利還給學生,讓他們自己去閱讀、自己去發(fā)現(xiàn)、甚至創(chuàng)造文本的意義,即在閱讀教學中首先要安排孩子們自主閱讀;其次,把發(fā)表見解的機會和權利還給學生,允許學生說出自己的看法和理解,提出自己的疑問,讓他們自由理解和評價作品,即在自主閱讀的基礎上組織學生平等對話、合作交流。這其中關鍵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好教師的教學應該使沒問題的學生有問題,使有問題的學生探究解答問題,并產生新的思維和想法,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果這樣,我們的教學才真正達到了新課標設定的目標。
語文閱讀教學是門藝術,尤其是組織小學生自主閱讀教學更是藝術中的藝術。那么,如何組織學生自主閱讀呢?首先要引導學生自主確立閱讀目標,這是整個自主閱讀的第一步。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根據(jù)單元目標、文體特點引導學生逐漸學會確立自己的學習目標,目標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和實際需要,不一定非要統(tǒng)一,這樣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發(fā)展。當然,學生確定的目標應該接近于教師確定的課堂教學總目標。其次要引導學生自主質疑問題。在完全感知教材的基礎上,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這是學會讀書的關鍵一步。以往的課堂教學缺乏活力,主要原因是教師的提問代替了學生的提問,教師的思維代替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然后帶著問題去閱讀、去思考,才會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獲得主動發(fā)展。最后要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發(fā)現(xiàn)的問題應先由學生自主解決,教師不可包辦代替。這個過程本身對小學生的發(fā)展很有意義,盡管可能費時費力仍然解決不了問題,甚至得出錯誤的結論,但這種思維的過程,對于孩子們學會思考、解決問題、學會閱讀意義非同小可。
總之,我們要改變傳統(tǒng)閱讀教學的方法和理念,重注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的個性化閱讀教學理念,重注確立學生的閱讀主體地位,把閱讀教學的終極目標,放到使小學生獲得較高的獨立閱讀能力上來,從而有效地提高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閱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