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英
(河北省滄州市渤海新區(qū)中捷職業(yè)技術學校,河北 滄州 061108)
對于什么是批判性思維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確切的理解。大部分教師認為批判性思維是對某一問題、觀點或現(xiàn)象的否定,這一認知其實是對批判性思維的一大誤解。批判性思維對某一問題、觀點或現(xiàn)象的否定是建立在已有的理論基礎之上的,也就是說,其除了有否定的內(nèi)涵之外,還具有反思與評論的作用。也立足于劉儒德教授和鐘啟泉教授對語文批判性思維的有關研究,我認為,語文教學中的批判性思維是以文本閱讀為基礎的,引導學生充分地發(fā)揮自身嚴謹?shù)恼J知邏輯的作用,對文本問題進行極具邏輯性的思維,并結合多元的學習資源進行自主推理的過程。在弄清楚了什么是語文批判性思維之后,我們要如何在語文閱讀教學活動開展中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呢?
在傳統(tǒng)的大專語文閱讀教學活動開展中,大部分教師往往會將自己作為是文本資源的搬運工,其借助照本宣科的方式引導學生理解文本的寫作背景、作者蘊含其中的思想情感等,忽視了學生是極具個性發(fā)展特點個體這一問題。換言之,在語文閱讀教學活動開展中,由于個性差異的存在,學生因其生活和文學視野等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其在閱讀同一篇文本內(nèi)容的時候往往會有不同的理解,而教師借助統(tǒng)一、標準化的解讀的方式來引導學生閱讀,自然會將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扼殺掉。語文課堂作為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的舞臺,其同樣需要成為學生個性發(fā)展的舞臺?;诖耍處熢诮M織語文也都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要將“聽說讀寫視思評”這一新的教學觀引入其中,對學生不同的語言表達給予充分的尊重。尊重學生的語言表達自然就是在對學生不同的思維層次給予尊重,有利于其批判性思維的發(fā)展。所謂的“聽說讀寫視思評”教學觀是指,將聽、視、讀作為輸入性語言,將說、寫、評作為輸出性語言,引導學生在閱讀教學活動參與中獲得輸入性語言,并借助輸出性語言自主地表達。
正如上文所提及的,語文批判性思維是以文本為基礎的,引導學生對文本問題進行邏輯思維。由此可以看出,問題是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的源泉??v觀傳統(tǒng)的大專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情況,盡管大部分教師會借助問題的形式來引導學生思考,但是其常常會利用“是不是”“對不對”這樣的毫無思考價值的問題來填充課堂,這些問題對于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是毫無作用的。在新一輪課程改革背景下,為了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實現(xiàn)思維的碰撞,問題情境作為一種有效的方式出現(xiàn)在了我們的眼前。在問題情境的吸引下,學生不僅可以對解決問題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而且,在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其還可以充分地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結合教材內(nèi)容或已有的認知經(jīng)驗來探究問題的答案。以《鴻門宴》這一內(nèi)容教學為例,在宴中這一高潮部分講解的時候,我借助“樊噲闖帳”這一高潮事件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這樣的問題情境:在描寫樊噲這一人物形象的時候,作者主要講述了哪幾個方面的內(nèi)容,有人認為樊噲在席上所講的話與劉邦是一樣的,僅僅是語句上的變化,二者的區(qū)別有哪些呢?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區(qū)別呢?在這樣的問題情境中,一個很容易被忽視的問題很好地引導了學生思考的積極性,而且,在思考的過程中,學生會通過對故事情節(jié)、人物形象的分析來解決問題,借此開闊了學生思維的空間,并為其思維的嚴謹性的提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主要包括四個因素,即教師、學生、課程和課堂文化。這四個因素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在四者關系彰顯的過程中,課堂評價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傳統(tǒng)的大專語文閱讀教學活動開展中,大部分教師往往會將評價拋之腦后,將文本解析作為教學的重點。有效的課堂評價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還可以使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升其思維的積極性。既然批判性思維是一種反思性思維,那么,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是不可或缺的。學生在閱讀教學活動參與中思考“我學會了什么”“我掌握了哪些知識”“我還有哪些內(nèi)容不明白”等問題,其實就是對其思維的思維,在自我審視的過程中,自然是對自我學習的一種批判,如此有利于其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除了教師評價和自我評價之外,生生評價的實現(xiàn)自然少不了學生思維的碰撞,學生互相評價的高潮是課堂辯論的出現(xiàn)。在課堂辯論中,學生不僅可以對問題有一個清晰的邏輯思維,還可以加深對問題的認知,如此為其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奠定堅實的基礎。
總之,在大專語文閱讀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為要借助多樣化的手段對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加以培養(yǎng),使學生在批判性思維的作用下深刻地認知文本,提升其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