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玲
(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qū)仇莊鄉(xiāng)東儲小學,河北 廊坊 065000)
作為基礎學科的小學語文教學,面對世紀的挑戰(zhàn),必須通過創(chuàng)新教育開啟學生創(chuàng)新的心扉,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實施創(chuàng)新教育的關鍵是教師。教師要善于挖掘和充分發(fā)揮教材中的創(chuàng)新因素,根據(jù)創(chuàng)新教學的要求處理教材,設計語文教學,以語用的視角,精心安排語文實踐,讓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學會思考、學會分析、學會運用、學會創(chuàng)新。
素質教育下的語文課堂教學,必須解放學生的頭腦,為他們創(chuàng)造一種充滿自由空氣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敢于動腦、善于動腦,激發(fā)學生對問題主動探索的精神,并且為他們提供表現(xiàn)和交流的機會。古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詩”,他攜著妻兒流落四川時,聽到官軍收復河南河北這一喜訊,不禁欣喜若狂,在極度興奮中以一氣貫注、爽朗奔放的語言寫下這首膾炙人口的名詩。因為全詩體現(xiàn)了一個“喜”字,因此在課的最后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練習,“想象杜甫聽到官軍收復河南河北的消息后欣喜若狂的情景,并寫下來”。經過片刻的思考,學生紛紛動筆,“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杜甫正在看書,他激動得把書一下子扔到了空中,情不自禁地大叫‘耶,勝利嘍’,并一把攬過妻子和兒子,緊緊地擁抱在一起,他們的眼里是閃閃的淚花……”我們的生活與杜甫的年代相去甚遠,但學生沒有被詩句所束縛,能從現(xiàn)實生活出發(fā)來想象、來思考,從而很好地理解了古詩的內容。
我們都知道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獨特體驗,鼓勵他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生動活潑的學習。但真正的創(chuàng)新課堂,能使創(chuàng)新的火花燃燒的更耀眼不僅僅只需要這些,更需要教師博大的愛、真誠的理解、善意的寬容。蘇霍姆林斯基對于師生關系的解讀應該對我們的創(chuàng)新教學有著很大的啟發(fā)。 惟有與純真和善良結伴同行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智慧。
心理學認為,只有學生感興趣的東西才會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入門的向導?!闭Z文老師在課堂上所提的問題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學的效果。因此,老師所提的問題要與學生的興趣緊密相連,投其所好,巧妙設計疑問,讓他們的好奇心成為語文課堂上事倍功半的催化劑。
“求異”就是堅持答案結論的多維性。學科教學中的找“標準答案”“正確結論”是一種定勢思維模式和僵化了的操作。有位老師把學生所做的“秋天到了,樹葉(黃了)”這個填空題判為錯題,理由是書中的句子是“秋天到了,樹葉落了”。這種拘泥于教材,不讓學生越雷池半步的做法,只會束縛學生的思維,泯滅學生的創(chuàng)新火花,實在是很不可取的。相反,另一位老師在教《烏鴉喝水》一課時,就處理得很好,她這樣啟發(fā)學生:
師:烏鴉為什么喝不到水?
生:因為瓶口太小。
師:還可以怎么說?
生:因為瓶子里的水太少。
師:換一個角度,還可以怎么說?
生:因為烏鴉的頭太大了。
師:是呀,同一個問題如果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就會找到不同的答案。我們要學會多動腦筋,遇到問題要這樣想想,那樣想想。只有這樣我們才會變得愈來愈聰明,愈來愈能干。
從上面的教例可以看出,教師不僅讓學生明確了書中已有的答案(瓶口太?。疫€能引導學生多角度地去思考,去求異,這實質上也是一種很有意義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訓練。所以,我們不能機械地追求答案的同一,要鼓勵學生對事物具有獨特見解。
總之,在組織學生進行讀、寫、聽、說等實踐活動中,使語文學科成為培養(yǎng)兒童創(chuàng)新能力的一片沃土,讓埋在孩子們心底的智慧種子早日生根、發(fā)芽、開花,并結出豐碩的創(chuàng)新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