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糖果 編輯|李華 美編|勞秋勤
作為菜鳥爸媽、新手小白,面對新生兒已經“壓力山大”,如果再趕上冬季來護理,就更加不知所措了。如何在冬季護理新生兒,冬季護理時有何常見誤區(qū)?我們就來給新手爸媽上一堂“躲開新生寶寶冬季護理陷阱”的課。
新生寶寶產熱能力較差,加上他們皮下脂肪薄,隔熱作用也差,散熱的速度遠快于成人,所以菜鳥爸媽們總擔心寶寶會凍著,會盡可能地給寶寶保暖。殊不知,保暖過度,同樣會損害寶寶的健康,甚至高于保暖不利帶來的損傷。在冬季,把寶寶包成一個“粽子”,很容易引發(fā)捂熱綜合征。寶寶會出現(xiàn)高熱、大汗、脫水、電解質紊亂、循環(huán)衰竭、呼吸衰竭等癥狀,嚴重者會因機體缺氧而發(fā)生驚厥抽搐或昏迷。捂熱綜合征是一種冬季常見的急癥,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是高發(fā)期,新生寶寶若不注意科學護理,最易誘發(fā)此癥。
解決方案
菜鳥爸媽之所以會給寶寶過度保暖,主要是因為把握不好判斷寶寶冷暖的度。判斷寶寶冷暖的方法很簡單,先摸摸寶寶的后脖子是否涼,之后再摸摸后背是否有汗,爸媽們就能做到心中有數(shù)了,可依此給寶寶適時增減衣物。一般而言,冬季,讓室溫保持在22℃~24℃即可。室內沒有暖氣的南方,需要采用取暖設施提升室溫時,切記取暖設施要遠離寶寶,避免造成燙傷。
很多新手爸媽認為,新生寶寶不能外出曬太陽,補鈣吃些魚肝油、鈣制劑就可以了。因為擔心這么小的寶寶冬天出門會感冒。其實,魚肝油不能替代陽光的照射,帶寶寶外出曬太陽,寶寶體驗的不僅是陽光的溫暖,還有新鮮空氣的愛撫,可以起到提升體溫調節(jié)能力的作用。
解決方案
帶寶寶外出曬太陽也要因地制宜,比如南方地區(qū),冬季氣溫遠沒有北方寒冷,健康的新生寶寶3~4周后,就可以抱到戶外曬太陽了,只是有許多小細節(jié)要注意。至于北方地區(qū)的寶寶,如果氣溫過于寒冷,可待氣溫回升后再帶寶寶外出曬太陽。新生寶寶冬季曬太陽的時間以中午11點~12點為宜。時間要逐漸增加,從最初幾分鐘,慢慢延長到10分鐘。不方便外出曬太陽,也可以在天氣晴好的中午時分,把窗戶打開,在室內給寶寶曬太陽,因為隔著玻璃曬太陽沒有效果。此外,新生寶寶頭和臉部不要直接接受太陽照射,記得做好防護工作。
家里有了寶寶,許多新手爸媽因為擔心寶寶受涼,喜歡門窗緊閉,為居室保溫。其實,密閉空間不僅利于病菌滋生,缺乏新鮮空氣還容易導致寶寶缺氧,出現(xiàn)喘氣急促、睡眠不足、出虛汗、抵抗力減弱、精神疲倦乏力等表現(xiàn)。
解決方案
在天氣晴好,氣溫偏高的上午10:00至下午3:00建議定期開窗通風,冬天通風時間不用過長,一次15分鐘即可。開窗時可一個房間一個房間地進行,通風時建議把寶寶抱離通風房間。但要記住,不可產生對流風。新鮮的冷空氣可以刺激寶寶呼吸道黏膜,提升寶寶的抗病能力,還能幫他們改善體溫調節(jié)功能,增強對外界環(huán)境的適應力。寶寶剛回到通風房間時,可適當添衣,適應溫度后,再脫去不必要的衣物。
新生寶寶因為肌膚薄嫩,皮膚厚度只有成年人的1/3,水分易流失,特別是遇到冬季這樣寒冷干燥的時節(jié),皮膚很容易變得干燥不適,甚至出現(xiàn)毅裂。新手爸媽認為新生寶寶出生后皮膚上有一層油脂,所以不需要涂抹護膚霜。其實,新生寶寶在出生兩周后,皮脂分泌會急劇下降,皮膚屏障會變弱,容易出現(xiàn)干燥、毅裂等表現(xiàn),所以出生兩周的寶寶就可以涂抹嬰兒護膚品了。
解決方案
對于已經出現(xiàn)皮膚干燥、毅裂的寶寶,要減少洗澡頻次,以免過度損傷肌膚的天然保護膜。且應該在給寶寶洗完澡后3~5分鐘內,給寶寶涂抹護膚霜,以幫助寶寶的皮膚保濕。此外,為了減輕寶寶皮膚干燥程度,還要給寶寶穿寬松舒適的棉質內衣,但不要過厚,以免寶寶出汗過多,刺激皮膚,加劇干燥。
現(xiàn)在爸爸媽媽們的觀念也都有了變化,冬天的時候也會給寶寶洗澡。但是又擔心天氣寒冷、水太涼而凍著寶寶,所以不自覺地會把洗澡水的溫度調得略高一些,但是這樣做是不可取的。只要室內溫度適宜,寶寶不會因為水溫低而感冒的。而且水溫過高容易破壞寶寶皮膚表面的油脂,起到加劇皮膚干燥的作用。
解決方案
冬天給寶寶洗澡,房間溫度可保持在26℃~28℃,水溫控制在38℃~40℃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使用燈暖的浴霸,一定避免強光直射寶寶的眼睛。此外,洗澡前就要先準備好寶寶所有需要的用品,比如毛巾、衣物。澡盆中先倒涼水再倒熱水,然后手臂內側試水溫,避免燙到寶寶。給寶寶洗澡時,動作要快,洗浴時間最好控制在5分鐘以內,可避免寶寶著涼。對于臍帶沒脫落的寶寶,記得上下身分開洗,以免操作不當,引發(fā)臍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