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玉芬
朗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是相當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有助于陶冶性情,增強自身表達能力以及提升思維能力。但是,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期間,不少小學語文教師對于朗讀教學的重視力度明顯不足,故而在朗讀教學方面有很多的問題需要改進。因此,研究朗讀教學之中的問題以及對策是十分有必要的。
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對于朗讀并沒有足夠的重視,或是受到其他方面因素的影響。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之上,過多地傾向于語文知識的講解,為小學生安排朗讀訓練的時間十分有限。再加上小學課程中沒有早自習,在這樣的情況下,小學生少了很多朗讀的時間與機會。
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并沒有為朗讀訓練設置相關(guān)的要求,致使小學生在朗讀的時候,并不知道朗讀的目的、朗讀的方法,以及最終需要達到怎樣的標準。在毫無目的狀況下開展朗讀,雖然整個課堂看似十分熱鬧,但是由于自身沒有目的性,也沒有及時糾正朗讀中的錯誤問題,讀后也沒有相關(guān)的評價,小學生完全是應付式的朗讀,所以朗讀效果極差。
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出于應對朗讀比賽等原因,在朗讀訓練的過程中,過多的看重尖子生的朗讀效果,對于成績較差的小學生的朗讀狀況并不看重。如此的朗讀教學策略,很容易使班里在朗讀方面出現(xiàn)兩極分化。
部分小學語文教師依照教學大綱的要求,為小學生開展朗讀教學,也帶領小學生進行朗讀。但是,在具體朗讀之后,并沒有做出相應的評價,指導與建議更無從說起,這樣的朗讀教學完全是走一個形式,沒有實際的意義。
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按照小學語文教學大綱給出的要求,確保小學生有足夠的朗讀時間,可以選擇開設語文學習小組。小組的組長為各個小組的成員做出相應的朗讀要求,另外,小組成員之間相互監(jiān)督,共同朗讀,這樣可以獲得一個良好的朗讀環(huán)境。
開展朗讀期間,需要調(diào)動班里的每一位小學生,切記不能只照顧個別優(yōu)秀的小學生,需要堅持優(yōu)差兼顧的原則。對于個別朗讀能力較差的小學生,需要為其建立良好的朗讀情境,可以讓這些小學生先做跟讀訓練,從矯正發(fā)音開始,隨著朗讀能力的提升,然后慢慢嘗試著自己朗讀;或者也可以通過多媒體,為其播放一些朗讀的材料,這樣可以有效地提升小學生對于朗讀的興趣。由于小學生在朗讀能力,水平等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所以對于小學生的朗讀要求并不能一概而論。需要依據(jù)具體的情況,選擇相應的朗讀材料,提出相應的朗讀要求。最后在評價朗讀效果的時候,也需要綜合考慮,令每一個小學生都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達到相應的標準,獲得相應的鼓勵,這樣才能在朗讀的過程中找到更多的喜悅感,從而更深地愛上朗讀。
朗讀并不是不假思索,應付差事,而是需要通過朗讀獲得對材料知識的理解。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事先設置一些問題,讓小學生帶著目的進行朗讀,最后通過小學生對于問題的回答,查看小學生對材料的理解程度。
朗讀形式有很多,在選擇朗讀形式的時候,需要考慮到具體的情況。比如示范朗讀是在小學生并不了解朗讀方法的情況下運用的,如果小學生已經(jīng)熟知朗讀的方法,這個時候需要給予小學生更多的時間,讓小學生自己訓練,方能鍛煉小學生的個性。另外,齊讀并不利于小學生個性的發(fā)揮,還會進一步演變?yōu)槌x,因此,在運用的時候也要慎重考慮。
小學語文教師需要認識到朗讀教學的作用,重視對于小學生的朗讀訓練。在實際朗讀教學的過程中,需要認識到朗讀教學中常見的問題,然后根據(jù)朗讀教學中的問題,做出相應的朗讀教學對策。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保證朗讀時間,給予小學生足夠的朗讀時間;擴大朗讀訓練面,照顧到班里的每一位小學生,避免出現(xiàn)兩極分化的現(xiàn)象;理解與朗讀相互依存,確保小學生在朗讀過程中能夠理解材料;考慮到朗讀的形式多樣,需要依據(jù)實際的情況合理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