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田家炳中學 蔣保磊
部分數(shù)學教師重視為學生設計作業(yè),要求學生正確解出習題,卻忽視了向學生提出其他的要求,以至于學生出現(xiàn)了錯誤的學習意識。很多學生認為,只要做對教師布置的習題,即完成了學習任務。在這種錯誤意識的指導下,很多學生去抄襲別人的作業(yè),導致他們在做作業(yè)的過程中沒有學習知識。教師在為學生設計作業(yè)時,不僅要引導學生做作業(yè),還要向學生提出合理的學習要求。
部分教師在為學生設計習題以后,沒有要求學生給出錯題的思路,導致學生覺得可以用抄襲的方法去完成習題。當學生只抄出一個正確答案時,他們根本沒有從抄習題中獲得知識。為了避免學生抄襲習題,并且為了引導學生重視做習題的過程,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完成習題以后,說出解題的思路。
以教師引導學生解以下方程為例:(1)8-9x=9-8x;(2)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習題。教師要求學生至少做出三個習題中的一道,鼓勵學生盡可能挑戰(zhàn)三道習題。教師只有為學生布置適合其學習的習題,學生才會愿意認真地學習,并且得出自己的心得。其次,教師要提出,學生要在解題的過程中說明解題的重點和難點,并說明自己是如何克服解題的重點的。有一名學生選擇了做習題(2),給出解題步驟如下:這一名學生表示,他認為解題的重點是通分,必須理解通分的理論,才能夠給出這一解題步驟。教師要為學生設計適合學生層次的作業(yè),并引導學生在學習時詳細地寫下自己的解題思路。每一名學生的思維方法不同,這意味著面對同一個問題,學生對習題的理解也不同。對這一名學生來說,他的學習重點是學會如何正確通分,然而,對于其他計算能力很強的學生來說,解題的重點可能不同。教師向學生提出寫出解題思路的要求,是為了讓學生意識到,他們在學習時有自己的優(yōu)勢和劣勢,只要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學習優(yōu)勢,克服自己的不足,就能學好數(shù)學知識。而為了發(fā)揮學習優(yōu)勢,克服學習劣勢,學生要學會自己獨立思考,并且重視學習過程,獲得學習體驗。
學生在解習題時常常會犯下錯誤,部分教師不允許學生犯下錯誤,甚至在學生犯下錯誤以后,會否認學生的努力。教師要意識到,學生在學習時必然會犯下錯誤,教師要求學生在學習時不犯錯,這是不切實際的要求。教師在引導學生做作業(yè)的時候,要允許學生犯錯,讓學生在犯錯以后記錄下犯錯的原因,并提出糾錯的策略。
比如另有一名學生,在學習以上的習題時選擇了習題(3),但在解題時犯下了錯誤。在知道自己犯下了錯誤以后,他把自己錯誤的解題步驟記錄下來,并分析出解題錯誤的原因。他認為,他出現(xiàn)解題錯誤的原因是沒有依解方程的正確步驟來解題,在解題時因為心急而跳躍了步驟。比如把4(2x-1)變成了8x-1,在跳步驟的過程中一時心急,忽略了正確應用乘法分配律,導致出現(xiàn)了錯誤,接下來,還因為心急跳步驟,出現(xiàn)了變號的錯誤。經(jīng)過這一次的學習,他意識到了在解方程時必須依正確的步驟來解題,即一個解方程的步驟或者通分,或者完成解括號,或者完成變號任務等,一個步驟只解決一個問題。通過教師的引導,這名學生意識到了在學習時犯錯不可怕,只要能夠愿意正視自己的錯誤,找出出錯的原因,然后糾正錯誤,就能提高數(shù)學學習水平。
部分數(shù)學教師只顧要求學生完成數(shù)學習題,而忽略了引導學生在習題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提出自己的見解,這讓學生覺得自己就是完成數(shù)學習題的工具,于是學習態(tài)度會變成消極。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完成習題以后,要求學生給出見解。比如學生可以關聯(lián)習題,通過對比來分析習題中包含的數(shù)學問題;引導學生說明自己的獨特見解和創(chuàng)意。教師只有向學生提出這樣的要求,學生才能夠在做習題時感覺自己是學習的主體,要結合自己的情況來挖掘習題中的知識。
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時,要提出這樣的要求:要求學生在做完習題以后給出解題思路、犯下錯誤以后自己找到錯誤的原因及糾正的策略、針對解題的經(jīng)驗說出個性化的理解。教師只有向學生提出這樣的要求,學生才能夠在做題時重視學習體驗,能夠在錯誤中學習知識,在學習時發(fā)揮學習創(chuàng)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