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第十五小學 王梅紅
思維導圖是一種發(fā)揮重要作用的工具,適用的方面很多,貫穿生活的方方面面,思維導圖既能鍛煉人的發(fā)散思維能力,又能鍛煉人的概括總結能力,有許多教師將它運用到教學的過程中。本文就思維導圖的特點,將其與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過程相結合,在教學過程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讓學生用畫思維導圖的方法,能使預習事半功倍。在預習的時候,找出一個關鍵詞,以此為中心向外發(fā)散,找出它的分支,在分支后再找分支,層層發(fā)散,最后構成一個大的框架。如在學習“圖形的認識”時,可以將圖形作為一個關鍵詞,以此分支出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等,再根據(jù)各個圖形寫出它們的特征,如正方形的特征是四條邊等長,四個角均為九十度;長方形對邊相等,四個角均為九十度,還有其他圖形的特征一一寫在對應圖形的旁邊。教師查看學生的思維導圖后,可以看出學生的預習情況,有哪些知識在預習的時候已經掌握,哪些知識通過閱讀課本還不能理解,由此反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有所側重,有針對性地教學能節(jié)省不必要的時間,花時間在學生無法參透的知識上。教師的課堂教學結束后,再讓學生完善思維導圖,補充預習時未找到的知識點,并寫出自己的理解,如果有在課堂上來理解的問題,將自己的問題和疑惑寫在旁邊。通過這一次思維導圖的反饋,教師可以了解到學生課后依舊不理解的問題,這些問題可以在下次課中再次講解,鞏固學生的認知,做到每個學生都動手參與。思維導圖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jù)學生的發(fā)展來制定教學計劃,提高教學質量。
根據(jù)皮亞杰認知發(fā)展四個階段說,小學階段的孩子處于具體運算階段,他們對事物的認知有相對清晰的把握,思維具有可逆性、完整性、邏輯性,但還不能進行抽象的邏輯思維。數(shù)學考查的是人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因此小學生在這方面的學習相對困難,再加上概念繁多,容易出現(xiàn)記憶混淆的情況。在課堂設置上,教師巧用思維導圖,將所學的內容進行歸納整理,在課堂上以圖像的形式呈現(xiàn)給學生,特別是一些重點與難點、不易被學生理解的概念,用思維導圖來呈現(xiàn)概念的內容及地位,與其他概念相區(qū)別,讓學生一目了然,明確各個概念之間的邏輯聯(lián)系和區(qū)別。
思維導圖的制作其實也是一種創(chuàng)作過程。在課堂上很多學生會采用記筆記的方法將老師講授的知識記下來,不過很多學生都是老師說什么記什么,課堂時間全花在記筆記上面了,既浪費自己的課堂時間,還影響自己的聽課效率,顯然是不對的。讓學生記筆記時用思維導圖,思路跟著老師走,用簡單的詞句將重點記錄下來,在腦海中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加以連接,做出大的框架。在記筆記時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可以用多種顏色的筆勾畫,還可以根據(jù)學習內容畫一些自己的專屬圖像方便自己理解與記憶,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新課改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改變以往的教師一言堂的現(xiàn)象,目前在很多課堂上,教師會讓學生采取小組討論的形式學習。但小組學習存在一個很大的弊病,就是學生其實沒有進入學習的狀態(tài),表面上看起來熱鬧,其實學生在底下講與學習無關的事情,小組討論的初衷沒有實現(xiàn)。在進行小組討論時,教師要提出一個內容,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分解這個內容,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小組中合作學習、相互交流。首先,小組成員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獨立完成思維導圖,然后每個人講出自己的想法,說說為什么要這樣做,小組成員可以將別人的圖和自己的做比較,補充自己的不足,相互討論,綜合考慮,最后由組內全體成員共同繪制一份思維導圖。采用這種方法進行學習,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變原來的表面熱鬧實際收效甚微的狀況,思維導圖的完成是學生共同思考的結果,讓學生在思考中得到學習,教師也看到了每個人的成長,對教學過程實施監(jiān)控,幫助學生把學習落到實處。
數(shù)學是一個龐大的體系,里面的內容紛繁復雜,一個單元或者一冊書學習完后,需要老師指引學生進行歸納復習,使知識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體系。思維導圖能用簡短的詞句高度概括知識點,準確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思維,讓學生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除了老師梳理知識點以外,還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梳理,將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讓學生自己完成思維導圖的繪制,發(fā)揮學生的個性,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繪制思維導圖,如扇形圖、知識樹、包含圖等等,用多種顏色和圖像加以解釋說明。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fā)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也增加了復習課的趣味性。
教師通過學生繪制的思維導圖可以看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對知識的概括與發(fā)散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復習的重難點。思維導圖也給教師與學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自評與互評的機會,比如讓學生繪制以三角形為中心詞的思維導圖,教師隨機抽取幾名學生上臺講述自己繪圖的方法,學生可以與其他學生的思維導圖進行比較,直觀清晰地看出自己的不足,對自己的思維導圖進行完善。在這個相互評價的過程中,學生能學會自我思考,對自己的優(yōu)點、缺點有直觀清晰的認識。教師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自我學習的習慣,為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思維導圖作為一個行之有效的工具,在數(shù)學教學運用中可以極大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刺激學生對知識的渴望,提高學生的知識歸納總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