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黑龍江省委史志研究室
新中國成立后,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關懷下,在黑龍江歷屆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支持下,黑龍江省創(chuàng)建了一大批新中國第一的企業(yè),研制和生產了一大批新中國第一的產品,創(chuàng)造了時代精神,創(chuàng)造了黑龍江工業(yè)歷史的輝煌,為國家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1.1952年,哈爾濱亞麻廠建成開工生產。這是新中國第一個引進國外先進成套設備的建設項目。
2.1953年,我國第一座規(guī)模宏大的電機制造廠——哈爾濱電機廠大型電機廠房竣工。
3.1954年,我國第一座規(guī)模巨大的現(xiàn)代化電站鍋爐制造廠——哈爾濱鍋爐廠全面開工建設。
4.1954年,我國第一座現(xiàn)代化精密工具制造廠——哈爾濱量具刃具廠廠房建筑工程全部竣工;11月1日建成投產。
5.1955年,我國第一座現(xiàn)代化礦井——鶴崗東山豎井建成,被國家命名為“新一煤礦”。
6.1956年,我國第一座現(xiàn)代化的電表儀器廠——哈爾濱電表儀器廠建成投產。
7.1956年,我國第一座鋁合金加工廠——哈爾濱一○一廠在哈爾濱平房區(qū)建成投產。
8.1957年,我國第一座現(xiàn)代化電刷廠——哈爾濱電刷廠基本建成。
9.1957年,我國第一座現(xiàn)代化制造電站鍋爐的工廠——哈爾濱鍋爐廠前期工程完成。
10.1958年,我國第一座現(xiàn)代化的碳素制造工廠——哈爾濱電碳廠建成投產。
11.1958年,我國第一座規(guī)模宏大的現(xiàn)代化綜合性絕緣材料制造工廠——哈爾濱絕緣材料廠建成投產。
12.1958年,我國第一座現(xiàn)代化、自動化的選煤廠——雙鴨山中央選煤廠比國家計劃提前7個月基本建成。
13.1974年,黑龍江省電力設計院設計的我國第一座大型燃用煤矸石電廠——雞西礦務局滴道煤矸石自備電廠開始建設。
14.1980年,我國第一座以矸石為燃料的發(fā)電站,在黑龍江省雞西市建成。該項成果曾獲國家“六五”科技攻關獎。
15.1983年,我國第一個焊接技術培訓中心在哈爾濱電焊機廠成立。
16.1983年,我國第一個干酪廠在甘南縣建成投產。
17.1987年,我國第一家中外合資泥炭開發(fā)企業(yè)——黑龍江省華美泥炭有限公司成立。
18.在原日偽鐵路機車修理廠基礎上興建的哈爾濱第一機器制造廠,是制造坦克、火炮等14類軍用產品的重點軍工企業(yè)。
19.始建于1898年的哈爾濱車輛廠是鐵道部修造各種路用敞車、礦用自翻車、長大貨車的重點企業(yè)。
20.始建于1900年的哈爾濱啤酒廠是我國第一家啤酒廠。
21.始建于1904年的齊齊哈爾建華機械廠是國家特種彈科研生產中心、性能測試中心。
22.始建于1935年的齊齊哈爾車輛廠,鐵路貨車、鐵路起重機制造生產規(guī)模和能力居全國鐵路行業(yè)之首。
1.1952年,我國第一臺回轉加工直徑1000毫米的153型立式車床在齊齊哈爾第一、第二機床廠試制成功。
2.1953年,哈爾濱第一機械廠成功自行設計和制造了我國第一臺30立方米制氧機,填補了我國空氣分離裝置設備行業(yè)的空白。
3.1953年,我國第一臺6000千瓦水輪發(fā)電機在哈爾濱電機廠試制成功。
4.1953年,新中國第一臺聯(lián)合采煤機在雞西總機廠試制成功。
5.1956年,哈爾濱鍋爐廠試制成功我國第一臺每小時蒸汽蒸發(fā)量35噸的煤粉中壓鍋爐。
6.1958年,我國第一臺專用快速電子計算機在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儀器系數(shù)學計劃專業(yè)試制成功。
7.1958年,我國第一套2.5萬千瓦電站設備,由哈爾濱電機廠、哈爾濱鍋爐廠、哈爾濱汽輪機廠共同制造成功。
8.1958年,哈爾濱機械廠繼試制成功“松花江1號”輕型旅客運輸機以后,又試制成功我國第一架多用途直升飛機——“旋風25型”飛機。
9.1959年,我國第一臺最大銑床——X250天橋式萬能銑床,在齊齊哈爾第一機床廠試制成功。
10.1960年,哈爾濱電機廠試制成功我國第一臺10萬千瓦全水冷汽輪發(fā)電機。
11.1960年,哈爾濱汽輪機廠試制成功我國第一臺自行設計的高溫高壓10萬千瓦大型汽輪機。
12.1964年,哈爾濱電機廠試制成功我國第一臺云峰型混流式10萬千瓦水輪機組。該機組1980年獲得國家銀質獎。
13.1965年,齊齊哈爾富拉爾基第一重型機器廠研制的我國第一臺1.25萬噸自由鍛造水壓機聯(lián)動試車成功。
14.1967年,我國第一臺100噸礦山鐵路用自翻車在哈爾濱車輛廠試制成功。
15.1968年,我國第一臺跨入世界先進行列的大型水輪發(fā)電機組,在哈爾濱電機廠制成。
16.1969年,我國第一臺“新曙光”牌75馬力大型拖拉機,在哈爾濱拖拉機配件廠試制成功。
17.1970年,哈爾濱電機廠制造成功我國第一臺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大型汽輪發(fā)電機和大型水輪發(fā)電機組。
18.1971年,哈爾濱鍋爐廠制造成功我國第一臺大容量電站鍋爐。
19.1975年,齊齊哈爾富拉爾基第一重型機器廠制造成功我國第一臺8000噸熱模鍛壓力機。
20.1976年,哈爾濱儀表機床廠試制成功我國第一臺VV99-25型精密沖裁液壓機,填補了我國電子儀表行業(yè)精密沖壓的空白。
21.1978年,哈爾濱廣播器材廠、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共同試制成功我國第一臺電子計時顯示設備,填補了我國體育設施的一項空白。
22.1979年,哈爾濱量具刃具廠和國營曙光無線電廠等單位,共同研制成功我國第一臺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萬能式齒輪測量機。
23.1980年,我國第一座現(xiàn)代化鋁箔車間在哈爾濱東北輕合金加工廠建成,正式投入生產。
24.1980年,哈爾濱東北輕合金加工廠建成我國第一條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超細鋁粉生產線。
25.1982年,哈爾濱工程機械廠制成我國第一臺25噸全液壓新型起重機。
26.1984年,我國第一臺具有現(xiàn)代化水平的大型發(fā)電機組——60萬千瓦火力發(fā)電機組在哈爾濱電機廠、鍋爐廠、汽輪機廠相繼投料生產。
27.1984年,我國第一臺新式KHSSO5-7-A型鍋爐在哈爾濱紅旗鍋爐廠研制成功,通過部級鑒定。
28.1985年,由哈爾濱飛機制造公司承擔的我國第一架按照國際通用航空條例標準設計和生產的運12-Ⅱ民用飛機,通過國家技術鑒定,各項指標全部合格。
29.1985年,我國第一臺“華宇Ⅰ型”弧焊機器人由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和國營風華機器廠聯(lián)合研制成功。
30.1986年,國內第一臺60萬千瓦汽輪機在哈爾濱汽輪機廠順利盤車,結束了中國不能生產大容量發(fā)電設備的歷史。
31.1993年,國產第一臺煤矸石空心磚真空擠磚機制造成功,通過部級鑒定。
32.1993年,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公司研制的我國首臺80萬噸/年特大型鍛焊結構熱壁加氫反應器試車成功。
33.2007年,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設計制造的世界上噸位最大、技術最先進的1.5萬噸重型自由鍛造水壓機試車成功。
1.截至2009年,我國最大的石油生產基地——大慶油田累計生產原油突破20億噸,為全國13億人口人均提供1.5噸油。
2.黑龍江省木材年產量最高時達到1260萬立方米,占全國的33.5%;累計生產木材5.2億立方米,占全國同期木材計劃產量的21.2%。
3.1978年至2005年,黑龍江省共生產原煤25.27億噸。
4.黑龍江省提供的電站成套設備占全國總量的1/3,鐵路貨車占全國總量的1/2。
5.黑龍江省為國家提供了大量重型工業(yè)裝備和國防軍事裝備,對提高我國工業(yè)裝備水平作出了重要貢獻。
1957年至1960年間,齊齊哈爾國營建華機械廠、北安國營慶華工具廠、齊齊哈爾華安機械廠創(chuàng)造了“兩參一改三結合”即干部參加勞動、工人參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規(guī)章制度,技術人員、工人、領導干部三結合的經驗,也稱“三華”經驗,1960年3月,毛澤東主席在“鞍鋼憲法”批示中,肯定了這項經驗,并向全國推廣。
1960年初,中共中央批轉石油部黨組關于組織松遼石油會戰(zhàn)的報告。在大慶油田開發(fā)建設的艱苦環(huán)境和激情歲月里,以愛國、創(chuàng)業(yè)、求實、奉獻為主要內涵的大慶精神,集中體現(xiàn)了中國工人階級的崇高品質和精神風貌,永遠是激勵中國人民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寶貴精神財富。
1951年1月17日,齊齊哈爾第二機床廠馬恒昌小組向全國工業(yè)戰(zhàn)線發(fā)出倡議,支援抗美援朝,掀起愛國主義勞動競賽的高潮,得到全國工人階級的熱烈響應,1957年馬恒昌出席中國工會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受到毛澤東主席親切接見。
哈爾濱車輛廠工人工程師,全國勞動模范。創(chuàng)造高速切削、錯齒片銑刀等先進技術和刀具,大幅度提高勞動生產率。
原大慶油田1205鉆井隊隊長,全國勞動模范。發(fā)出“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誓言,為摘掉我國貧油帽子,建設大慶油田作出了突出貢獻。
全國勞動模范,把畢生精力獻給森林工業(yè),生命不息,植樹不止。
全國勞動模范,在大慶油田首創(chuàng)三次采油技術,為大慶油田穩(wěn)產高產作出了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