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龍集中心小學 陸長松
小學階段的學生容易被鮮艷的色彩吸引,所以在教材編制時也通過一些插圖來吸引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但是在課堂學習過程之中,部分教師對于插圖并沒有充分利用,學生們的課堂依然是枯燥無味的。雖然如今新時期的教學課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對課堂進行豐富,讓學生們的學習體驗感更強,但是對于教材上的既有資源教師還是應該做到充分利用,這樣才能夠讓教材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教材上有很多插圖,在看插圖的過程之中,很多學生也只是覺得插圖的存在讓教材更加色彩鮮明,他們也樂于看這些插圖,可是從來沒有對這些插圖進行過深入的思考。對于插圖中的人物對話閱讀過也就算了,對于插圖與課堂課文所學知識點究竟有什么結合點也不在乎,看過之后也很快將插圖拋諸腦后,插圖的作用并沒有真正發(fā)揮。在現實教學過程之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插圖,讓學生們能夠從插圖中獲取足夠的信息,引導學生們展開思考,讓插圖真正成為學習工具而非單純的圖片。
例如,在學習《感受生活中的法律》這一部分內容時就有多幅插圖,有一幅插圖表現的是學生們乘坐大巴去上學,有一幅是學生接受醫(yī)生的診治,而學生們在觀看這些圖片以后就想這是生活中的場景,沒有去思考究竟這些圖插圖存在的意義是什么。接下來存在的問題是學生們更是沒有與插圖之間展開聯系。下面其實還有一個同學提出的問題:以上這些行為與法律有關系嗎?但是學生和教師們經常忽略這一個問題,直接展開接下來知識點的學習。這時候教師就應該從這一個問題入手,讓學生們再回過頭去看那些插圖,從插圖中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沒有活動的課堂將是枯燥無味的,新時期的課堂更是應該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課堂上有自我發(fā)揮的時間和空間。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之中可以充分立足于插圖,讓學生們展開相應的討論。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中的插圖有很多是以問題的形式提出的,當然在這些插圖上會對問題給予一定的解釋,但是這些也是不全面的。所以,教師依然可以利用插圖,讓學生們在現有材料的基礎之上加入自己的理解來豐富問題的答案。以小組合作討論的形式展開更為合適,因為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之中受到個人思維的局限性,容易被插圖上既有的答案所限制。這時候教師就應該讓學生們在小組范圍內進行討論,學生們因為分了組就會有相互競爭的氛圍,學生們更希望能找出自己標新立異的觀點以突出自己的不同,在這樣一個過程中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會更強,對于圖片知識點的挖掘也會更加深刻。
例如,在學習《父母多愛我》這一部分內容時有一個插圖叫作“多一些理解”。這些圖片的內容展示了父母因為種種原因不能給孩子直接的關愛,因為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希望給孩子提供更多的物質幫助,可能就沒有時間來陪伴孩子,會遭受到孩子的埋怨,所以很多家庭中親子關系并不是那么和睦。在學習這一部分內容時,我就以這個插圖為基礎,讓學生們在小組內討論,說說自己的父母。在這個過程中就有很多學生開始埋怨自己的父母像圖中所提到的那樣不能夠陪伴自己,這時候其他同學就會對他的觀點進行辯駁,讓他們意識到父母也是愛自己的,只不過愛的方式有所不同。
在教材的插圖之中有很多圖片描述的都是日常生活的場景,很少有學生能夠將圖片與自己的生活聯系起來,所以教師在這個時候就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讓學生們不要僅僅局限于插圖那個動畫形象之上。教師應該讓學生們從自己的角度說出圖畫本所描述的場景,解答插圖的問題。小學階段的學生分享的欲望還是比較強的,教師在這個時候給學生們時間和機會去說,然后引導學生們講述的內容盡量結合課堂知識點,才能讓學生們學習過程中更加有課堂參與感,更加有自信。
例如,在學習《家庭的故事》這一部分內容時,其中有一個圖叫作家庭關系示意圖,在這個圖中列出了不同的家庭成員關系,有一些空格是需要學生們自主去填寫的。為了讓學生們對這些人物之間的關系更加明確,我并沒有讓學生直接將關系填進去,因為直接填寫并不能了解學生真實的思考思路,所以我讓學生們將這幅圖講解出來,尤其是現在的家庭之中有很多人物關系學生們本身是不明確的,因為可能在學生們的生活之中就沒有這樣一個身份的人物存在。所以,我讓學生在課堂上根據那個圖說出自己的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對于他們不了解的關系,由其他的同學進行補充。在這個過程之中,我還鼓勵學生們說出自己與其他家庭成員之間發(fā)生的趣事,學生們在聽故事的過程之中,學習了相關的人物關系,并將插圖逐步補全,學習效果較好。
總之,插圖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上是常見的一個元素,它占據了整個教材的一大部分,教師應該充分認識這些插圖的重要意義,讓學生們在觀看插圖的過程之中有學習的興趣,能夠學習到相關的知識點,能夠從插圖中進行知識點的深入挖掘,充分發(fā)揮插圖的作用。在學習過程之中教師也需要注意,給學生們足夠的鼓勵,讓學生們自主去探究,自主去學習。有了學習的自信心,學生們自然學習更有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