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師范大學附屬小學校長 郁培林
少先隊工作是學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目標的重要內(nèi)容。如果沒有小學階段在學校教育中自覺的思想引領,就不可能培養(yǎng)出具有良好政治意識、符合國家和時代發(fā)展要求的合格公民。近年來,在學校德育領導小組的領導下,我校主動尋求安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的智力支持,特聘全國少先隊名師工作室主持人辛治洋教授為校長助理,充分依靠學校大隊和骨干中隊輔導員組建專家團隊,協(xié)同創(chuàng)新,認真設計、規(guī)劃并扎實推進學校少先隊工作,以思想引導為靈魂,堅持開展組織教育、自主教育和實踐活動,取得了較好的工作成效。
2011年,我校南遷至新校后,就明確了學校德育工作領導組作為學校少先隊工作管理機構(gòu),實施對少先隊工作的領導。2017年,又根據(jù)《少先隊改革方案》的要求,成立了由黨政領導、大中隊輔導員和志愿輔導員、家長代表等參加的學校少工委。為了把少先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學校抓住新校建設的契機,強化并不斷完善了少先隊工作的條件、陣地、平臺和保障。學校每學年召開一次少先隊代表大會,少先隊員代表征集隊員意見建議,向大會提交紅領巾小心愿、小建議,實行民主選舉,定期輪換,培養(yǎng)骨干。學校不斷完善少先隊基本組織制度,規(guī)范基礎隊務,加強少先隊標準化建設。秉持我校生本教育的理念,近年,我校讓少先隊員參與建設和管理的教育陣地和平臺有:少先隊規(guī)范隊室、隊角、紅領巾監(jiān)督崗、光榮榜、紅領巾信箱、班級黑板報、曉荷廣播站、曉荷電視臺、學校宣傳櫥窗、學生藝術展館等。與此同時,我校還與市消防支隊、交警大隊和解放軍高炮旅等合作共建校外實踐體驗基地;與社會公益機構(gòu)“愛鄰工社”和手拉手扶貧學校安慶宿松縣光榮小學共建公益活動基地。此外,學校還把王稼祥紀念園、神山革命烈士紀念園、蕪湖博物館、蕪湖好人館等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這些條件、陣地及平臺建設,為我校少先隊開展各類教育活動提供了常態(tài)化的和強有力的支持,同時構(gòu)成了學校對少年兒童進行思想引領和情感體驗的重要途徑和基本工作方式。
學校教育,課程是核心。根據(jù)《少先隊活動課程指導綱要》和全國少工委《關于推進少先隊活動課程建設的通知》,2013年,我校就積極推進少先隊活動進課表工作。為此,學校專門申請了省級課題《少先隊活動進課表的實踐研究》,此課題被確定為2014年安徽省教育科學研究重點項目。經(jīng)過三年的研究與實踐,達到了預期的研究和工作目標,即少先隊中隊必修課順利進課表。我們把《少先隊活動課程指導綱要》中的“學會感恩”“榜樣力量”和“民主參與”等9個主題納入到中隊必修課體系之中。同時,擴展了“行規(guī)養(yǎng)成教育”和“安全教育”兩個主題?;趨^(qū)別年級層次實施不同教育主題的教育思想,我們完成了16個主題下的六個年級共96篇活動方案設計,并在校內(nèi)進行一輪完整的實踐探索,并根據(jù)具體的實踐情況,作出了相應的完善工作,最終形成了42萬字的《“少先隊活動進課表”活動設計和優(yōu)秀論文集》等成果,作為我校中隊輔導員平時在“課表”里實施教育的重要參考。與此同時,學校規(guī)定每周三上午第四節(jié)為班隊會,分年級實施有統(tǒng)一主題的少先隊活動課。大隊層面,學校還進一步完善了大隊必修課“國旗下講話”的方式方法,將過去單一的“講話”形式,轉(zhuǎn)型升級為“講+演”等形式,既講又演、且歌且舞,受到了學生的歡迎,實實在在地提升了大隊必修課的教育品質(zhì)。這一系列舉措,有力地推動了少先隊活動進入課表。
理想信念教育和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適應兒童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寓教育于活動之中,教育才會有成效。多年來,我校充分依靠學校德育室、大隊部和中隊輔導員等管理和教育力量,在少先隊員中開展一系列主題鮮明、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獨具特色的教育實踐活動,在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形成堅定信念,提升綜合素質(zhì)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和獨特的作用。
多年來,我校一以貫之開展的“我為紅領巾添光彩”“向習爺爺說句心里話”“紅領巾心向黨”等活動,就是要在少先隊員們幼小的心靈中培育愛黨愛隊的美好種子。
多年來,學校精心策劃并認真組織了經(jīng)典系列誦讀、紅領巾“小創(chuàng)客”、紅領巾“小書蟲”、六一趣味游園、慶元旦班級聯(lián)歡、生肖郵票設計大賽、無動力小車比賽、科幻畫比賽、藝術作品展、學生運動會以及各類社團活動等。在這些活動中,隊員們不僅提升了綜合素質(zhì),而且也收獲了豐富的情感體驗。
小商品交易會是我校為孩子們精心打造的旨在培養(yǎng)孩子愛勞動、勤儉節(jié)約、真誠友善交往等包含多重教育意涵的品牌活動。這項活動我們堅持了18年。近年,我們又豐富活動的內(nèi)容,將過去單純的小商品的折價買賣擴展為學生義賣、義捐活動,旨在培養(yǎng)少年兒童的社會責任感和愛心。
實施“情暖童心”工程,開展“新生入學式”、“我為弟弟妹妹系上紅領巾”“向夢想啟航——畢業(yè)典禮”等系列活動。隊員們在這些活動中體驗到激動、喜悅、感恩、離別、不舍等各種美好的情感,收獲真情和友誼,為他們成長過程的每一個重要節(jié)點打下靚麗底色,努力創(chuàng)造屬于孩子們的幸福童年。
為了讓孩子成長得更好,學校支持鼓勵各中隊輔導員大膽實施少先隊工作創(chuàng)新,各中隊積極參與“動感中隊”的創(chuàng)建活動,涌現(xiàn)出一批特色中隊,例如:“滿天星閱讀中隊”“小書蟲中隊”“小健將中隊”“日行一善中隊”等。其中,我校的四(1)中隊在輔導員王立蓉的指導下,開展了“榜樣在身邊”“我是最棒的小主人”“我是運動小達人”等一系列活動,教育成效凸顯,被授予“全國動感中隊”榮譽稱號。
多年來,我校涌現(xiàn)出了宋玲、李靜等一批優(yōu)秀中隊輔導員,他們在各自的中隊開展“愛心銀行”和“道德銀行”等特色活動,建立少先隊員成長檔案,創(chuàng)新推廣紅領巾獎章體系,在培養(yǎng)孩子的愛心和社會責任感以及行為規(guī)范的養(yǎng)成教育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皭坌你y行”活動還受到了市、省和國家媒體《中國教育報》的關注。
學校激發(fā)調(diào)動和支持各中隊家委會實施豐富多彩的校外體驗課程,也是我校少先隊教育的一大亮色。例如,2016屆中隊在輔導員胡玲的帶領下,充分依靠家委會開展中隊和小隊活動,隊員們在校六年間開展了“走進軍營”“愛入深山”“國慶千人誦讀——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等幾十次有特色的集體活動。這樣的中隊活動和小隊活動不僅促進了孩子們彼此之間的交往,更使他們獲得了探求新知、開闊眼界、啟迪智慧、涵養(yǎng)生命、純凈心靈、與同伴共成長的意義。
對于這些有方向、有溫度也有童趣的活動,我校的少先隊員們都樂意參與其中,在參與中體驗,在體驗中實現(xiàn)自我教育和生命成長的價值。
為了讓孩子成長得更好,家委會在校外積極開發(fā)區(qū)域內(nèi)和區(qū)域周邊的教育資源,設計和組織好符合兒童成長需要的特色主題活動,可以與學校教育相輔相成,和諧共振。家長在實施家庭教育中,要自覺摒棄過于看重分數(shù)的教育觀念,要真正樹立起“成人教育”比“成才教育”更為重要的教育觀,把愛心的養(yǎng)育、社會責任感培養(yǎng)和核心價值觀的引導放在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位置,補齊家庭教育一向只重視智育而輕忽德育、美育、體育和勞動教育的短板,為孩子的成長插上可以飛得更高、更遠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