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實驗小學 祁麗朵
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時,教師應著力增強學生語言交際能力,促使學生在待人處事和言談舉止等方面更加合理有效,體現(xiàn)學生的素質水平。所以,教師在實際教學時,應高度重視學生語用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在對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進行培養(yǎng)時,還受到諸多因素的制約,教師要想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必須促使課堂教學更加高效,并創(chuàng)新使用教材,充分挖掘語用交際話題,以提升語用交際的教學效果。對于語文教師而言,應把握學科教學的特征與教材特點等,強化對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訓練,切實增強學生該方面的能力。而就小學生來說,非常喜歡同他人進行交流,然而如果交流的內容較為抽象,學生會出現(xiàn)無話可說的情況,進而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開展語用交際教學,應立足教材,充分挖掘教材資源,將其作為學生開展交際的主題,確保訓練學生語言交際能力更具成效。
在開展小學語文學科教學時,教師應創(chuàng)設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情境,提升學生參與學習的動力,切實激發(fā)學生開口參與語用交際訓練的欲望,也是對學生語言交際能力進行培養(yǎng)的基本前提。在教學時,教師要多為學生創(chuàng)造機會,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進而把握有利時機,有序引導學生參與訓練,增強學生語用交際方面的能力。在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傾聽和表達等方面的能力進行培養(yǎng)之后,學生也會逐漸形成良好的語用交際習慣,為提升學生語文學科素養(yǎng)發(fā)揮巨大的作用。所以,對于教師來說,應把握制造話題的機會,以提升教學效果。
例如,教師在開展“有趣的動物”口語交際教學時,突然有一只蜻蜓飛到了教室里,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針對這一情境,教師應把握時機,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蜻蜓,問學生:“蜻蜓美不美???誰能描述一下蜻蜓的樣子?為什么蜻蜓要飛進我們的教室呢?”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教師的提問大大增加,非常渴望回答教師的問題,展現(xiàn)出了非常強烈的語用交際欲望。學生通過盡情的交流,開始有意識地開展口語交際活動,語用訓練效果得以大大增加。通過該種方式,學生語用表達的欲望得以實現(xiàn),表達能力顯著提升,想象力與應變能力也得到了較好的訓練,實際取得的教學效果非常突出。
在開展語用交際教學時,教師應當認識到,要想提升學生該方面能力,必須要強化學生聽的能力。尤其對于低年級的學生而言,教師要更加重視對學生開展啟蒙訓練,著力對學生的聽話習慣進行培養(yǎng),進而通過各種有趣的方式,對學生傾聽他人說話的習慣與興趣進行培養(yǎng)。只有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才能較好地培養(yǎng)聽的能力,展開聽力訓練,確保能夠聽清和聽全。所以,教師所選擇的訓練材料應以學生喜歡的童話和寓言為主。在聽課期間,聲音是傳遞信息最主要的方式,教師應要求學生邊聽邊進行記錄,進而在學生的腦海中形成記憶表象,促使學生聽力能力不斷提升。
例如,為慶?!傲弧被顒?,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以班級為單位組織活動,學生聽到這一消息之后,表現(xiàn)得非常興奮,也準備了多姿多彩的節(jié)目。此時,教師應把握這一契機,訓練學生的聽和說的能力,要求學生在放學之后將這一消息轉述給父母,并邀請父母一同參與。為確保學生轉述的效果,教師可以強化對學生語用能力和聽力能力的培養(yǎng),也可以在課堂教學時扮演家長,傾聽學生轉述是否準確。通過這種訓練,不僅提升了學生注意傾聽的意識,培養(yǎng)了學生的傾聽能力,深化了學生對教師要求的記憶,而且通過學生的轉述,教師也可以較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并針對學生表達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意見,幫助學生不斷提升其語用表達等方面的能力。
在開展語用交際教學時,教師應注重為學生提供訓練資源的途徑。一般而言,生活與教材是對學生該方面能力進行訓練的主要素材。所以,教師應要求學生注意觀察生活,從生活中挖掘語用訓練的素材。在實際教學時,教師還應引導學生認真學習教材知識,并悉心收集各類訓練語言交際能力的素材,深入思考,促使學生更加關注生活和學習中的訓練資源,以便更好地展開語言交際能力訓練,提升訓練效果。
例如,在學習《四季》一文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從生活中尋找春天,感受春天的美景,并欣賞關于春天的優(yōu)美動聽的歌曲,進而深化學生對春天的認識,激發(fā)學生對春天這一季節(jié)的興趣,也可以組織學生實地觀察春天的美景,以獲得切身感受。在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提問學生:“大家認為春天有什么特點?春天的景色美不美?”圍繞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學生展開激烈的討論。一些學生提出:春天在四季里最為美麗,鳥兒會在春天歌唱,花兒會在春天綻放,我們在春天的草地上,可以愉快地玩耍。從學生的描述可以看出,通過上述一系列舉措,學生的語用表達資源更加豐富,表達能力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再如,在學習《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為什么小壁虎會重新長出一條尾巴,在長出新尾巴之后,小壁虎又會去做什么……學生閱讀課文之后,會產生自己的觀點,說法也更有依據。此時,教師應引導學生思考,鼓勵大膽地進行猜想和表達。在此過程中,很多學生都在認真傾聽別人的觀點,進而將其觀點表達出來。通過該種方式,學生的語用表達能力與傾聽能力等均得到了明顯的提升。
當前時期,教學改革不斷推進,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充分結合學生的特征,及時轉變教學觀念,改進傳統(tǒng)的教學策略,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促使學生在語用交際訓練中實現(xiàn)更好的發(fā)展。在開展語用教學訓練時,教師應立足學科教材,深入研究教學模式,指引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不斷強化語言交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