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如約而至,如今的冰雪成了哈爾濱一張耀眼的名片,冰雪攪熱了這座城市。
40年前的12月,也是寒風瑟瑟的天,我和幾百名青年,穿著嶄新的軍裝,從蘇北淮安乘船到邳縣(現(xiàn)邳州市)轉火車,坐著號稱“大悶鑵”的貨車,七天七夜才到達北國冰城哈爾濱。
記得是深夜到達哈爾濱,下車后我才深深體會什么叫寒風刺骨,臉好像被無數(shù)根針扎似的疼。我們乘著敞篷解放卡車,去太平區(qū)東風鎮(zhèn)虻流河新兵輪訓隊。
第二天早上看到營區(qū)里張貼的標語“熱烈慶祝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這才知道我們在火車上時,中央在開會。我們下了火車,中央會議結束。我們參軍報國與祖國改革開放同年歲。
到達新兵集訓隊的第三天,起大早和幾個戰(zhàn)友去廚房幫廚,看到燜好的米飯發(fā)紅,當時以為是紅小豆飯,吃到嘴里才知道是高粱米,很長一段時間吃不慣。我們在新兵連住的是11人通鋪,也就是東北人說的大炕。新兵連集訓了24天,就被分到連隊。1979年中越一戰(zhàn)在即,當時的我們深感身上的重擔,趕上報效祖國的好時候了。
當年風華正茂保衛(wèi)祖國
如今老當益壯關愛后代
我分到連隊一周后,就當了文書,白天訓練,夜間寫材料。那時候年輕,不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是累。3年后,我調進團里政治處,提了干。
轉眼間,到了1988年,改革開放10年了。因為我愛人符合隨軍條件,領著孩子從江蘇老家來到了這座城市生活、工作。1998年改革開放進入第20年了,這座城市遭遇到了特大洪水。全市軍民齊心奮戰(zhàn),戰(zhàn)勝了洪水,經受了考驗。我個人也得到了鍛煉。我?guī)ьI的一支部隊,自始至終參加了抗洪搶險,單位被省政府評為抗洪先進集體,我個人榮立了三等功。
2008年,在改革開放進入到30年的時候,我在部隊到了退休年齡。在決定去向時,我和愛人商定,就定居在這座城市,深深地將自己、將全家融入這座城市。之后,還力所能及地在社區(qū)參加一些為民工作,擔任了所在街道的關工委主任,在關愛工作中發(fā)揮自己的余熱。這期間,我兩次被道里區(qū)委評為優(yōu)秀黨員,我所在的街道關工委被區(qū)關工委評為先進集體。自己結合工作的體會文章《一枝一葉總關情》,被道里區(qū)民政局編入相關文集。還有一些通訊、感言被《黑龍江日報》《哈爾濱日報》等報刊發(fā)表。不知不覺走過了幾十年光陰,祖國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變化和哈爾濱這方熱土,讓我們全家過上幸福生活。
2018年恰逢改革開放40年,我們是改革開放的參與者、見證者,也是受益者。40年,祖國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哈爾濱也滄桑巨變。如今冬天的哈爾濱,成為四面八方的人們來此競相觀光的勝地,整座城市到處是一派大都市氣象。彈指一揮間,我與改革開放同行40年,也與哈爾濱這座城市同行40年。
我愛你祖國,我愛你塞北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