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玲,沈藝,李中飛
(當陽市人民醫(yī)院兒科,湖北 當陽 444100)
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屬于上呼吸道感染病癥,發(fā)病率約為10%~15%,發(fā)病人群集中于幼兒,流感病毒、腺病毒及鏈球菌感染為疾病主要誘發(fā)因素,臨床癥狀包括發(fā)熱、頭痛、咽痛、嘔吐,且咽部伴發(fā)充血,扁桃體紅腫,并分泌出濾泡性膿物,舌苔紅厚[1-2]。該病癥具起病急、進展快、復發(fā)率高等特點,若治療不及時,可引起系列并發(fā)癥,例如:中耳炎、下呼吸道感染、扁桃體膿腫、急性腎炎、風濕熱等,嚴重危害患兒身心健康[3]。目前,臨床治療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是以抗生素為主,青霉素為常用藥,抗菌作用較強。然而,由于抗生素應用廣泛,使得耐藥性逐漸增加,故而影響用藥性,使得臨床療效欠佳。近年來,中成藥喜炎平注射液在感染性疾病治療中的效果得以肯定,該藥物的主成分為穿心蓮提取物,具抑制或殺滅細菌和病毒及調(diào)控免疫的功效[4]。為此,本院以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診治的108例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患兒為研究對象,旨在探究喜炎平注射液的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臨床資料 選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診治的108例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患兒臨床資料,納入標準:均符合《實用小兒耳鼻喉科學》[5]中化膿性扁桃體炎診斷標準,均表現(xiàn)出發(fā)熱、咽痛、扁桃體腫大等癥狀,白細胞計數(shù)>10×109/L,中性粒細胞50%,無抗生素用藥史,家屬自愿參與研究,并簽署了同意書。排除標準:藥物過敏、下呼吸道感染、合并重癥感染、嚴重器質性疾病等患兒。按不同治療方案分兩組,觀察組54例,男28例,女26例,年齡2~10歲,平均(5.23±2.04)歲,病程1~4 d,平均(2.17±1.02)歲;對照組54例,男31例,女23例,年齡1~11歲,平均(5.41±2.14)歲,病程2~6 d,平均(2.56±1.24)d。兩組基礎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取得院內(nèi)倫理委員會準許。
1.2 方法 兩組均行退熱、補液等基礎對癥處理。對照組施予克林霉素注射液(重慶萊美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0152,4 ml:0.3 g)治療:克林霉素25~40 mg/kg,加至0.9%氯化鈉溶液500 ml中,靜滴,每天1次,連治1周。觀察組在對照組給藥基礎上,輔以喜炎平注射液(江西青峰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26249,2 ml∶50 mg×6支/盒)治療:喜炎平5~10 mg/kg,加至5%葡萄糖液250 ml中,靜滴,每天1次,連治1周。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①臨床療效。參照療效標準評估,顯效:治療3 d,發(fā)熱、咽痛等體征、癥狀均消退,扁桃體、咽部黏膜血腫減輕,扁桃體無膿性分泌物;有效:治療4 d,體溫基本恢復至正常,咽痛、乏力等癥狀顯著緩解,扁桃體、咽部黏膜血腫輕度好轉,扁桃體分泌少量膿性物;無效:上述癥狀、體征均無變化或加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數(shù)×100%[6]。②相關時間指標:發(fā)熱、咽痛、扁桃體紅腫、膿性分泌物的消退時間。③炎癥因子指標。取兩組治療前后空腹靜脈血3 ml,800 r/min離心處理10 min,取血清,行ELISA法測定血清炎癥因子含量,包括超敏C反應蛋白(hs-CRP)、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6(IL-6)、白細胞介素(IL-8)。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軟件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例數(shù)(n)表示,計數(shù)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經(jīng)治療,觀察組總有效率94.44%高于對照組79.63%(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wo groups[n(%)]
2.2 相關時間指標 觀察組體征、癥狀消退時間均短于對照組,且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相關時間指標比較(±s,d)Table 2 Comparison of relative time indicators between two groups(±s,d)
表2 兩組相關時間指標比較(±s,d)Table 2 Comparison of relative time indicators between two groups(±s,d)
住院時間5.11±0.26 6.32±0.75 11.201 5<0.05組別觀察組(n=54)對照組(n=54)t值P值發(fā)熱消退時間1.32±0.45 2.63±0.67 11.927 4<0.05咽痛消退時間1.42±0.23 2.89±0.33 26.855 0<0.05扁桃體紅腫消退時間3.11±0.52 4.63±0.74 12.349 9<0.05膿性分泌物消退時間3.06±0.52 4.69±0.85 12.020 8<0.05
2.3 炎癥因子水平 與治療前比較,兩組炎癥因子含量均有所下降(P<0.05),觀察組治療后炎癥因子含量均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s)Table 3 Comparis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between two groups(±s)
表3 兩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s)Table 3 Comparis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between two groups(±s)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比較,bP<0.05
組別觀察組(n=54)對照組(n=54)IL-8(mmol/L)15.12±2.81 7.02±1.81ab 17.807 9<0.05 10.822 5<0.05 15.33±2.36 10.52±1.54a 12.542 9<0.05時間治療前治療后t值aP值t值bP值治療前治療后t值aP值hs-CRP(mg/L)51.07±17.42 1.21±0.30ab 21.029 9<0.05 5.918 4<0.05 49.63±17.24 2.64±1.75a 19.926 9<0.05 TNF-α(mmol/L)35.26±6.11 24.10±4.03ab 11.204 4<0.05 9.599 1<0.05 35.41±4.63 29.54±1.05a 9.085 8<0.05 IL-6(mmol/L)30.41±4.23 18.52±3.03ab 16.792 1<0.05 9.229 6<0.05 29.41±4.15 24.11±3.26a 7.380 1<0.05
乙型溶血性鏈球菌為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的主要致病菌,而非溶血性鏈球菌、葡萄球菌、流感桿菌及肺炎鏈球菌等亦是誘發(fā)該病癥的致病菌。扁桃體作為人體防衛(wèi)的第一道門戶,感染病菌的幾率極大,若未及時醫(yī)治或醫(yī)治不當,可引起感染性(如淋巴結炎、下呼吸道感染等)或非感染性病癥(風濕熱、腎小球腎炎等)。中醫(yī)認為,肺經(jīng)有熱、肺胃熱盛是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的主要病因,肺胃形成的熱毒對咽喉進行熏灼,故而使得咽部腫痛,嚴重引起化膿[7]。穿心蓮具解毒散熱、除濕祛燥的功能,被用于治療各種感染性疾病中。為此,本院針對收治的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患兒采用喜炎平注射液進行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4.44%高于對照組79.63%,且發(fā)熱、咽痛、扁桃體紅腫、膿性分泌物的消退時間均比對照組短,且住院時間比對照組短;這與歐陽學認等[8]研究結果相似,提示喜炎平注射液能有效治療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促進發(fā)熱、咽痛等癥狀加快緩解,提高臨床療效。原因分析:喜炎平注射液的藥物主成分為穿心蓮總內(nèi)酯,穿心蓮可直接損壞內(nèi)毒素結構,并降低其誘導的炎癥細胞因子活性,起到內(nèi)毒素拮抗的作用,故常被用于感染疾病治療中;同時,穿心蓮能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防止炎性物滲出,強化巨噬、中性粒細胞吞噬病毒、細菌的能力,并增加溶酶菌在血清內(nèi)的濃度,以提高患兒機體免疫狀態(tài)[9-12]。另外,喜炎平的解毒機制是通過阻礙炎癥部位合成前列腺素,以阻止炎癥進展、保護溶酶體,促使化膿性扁桃體炎加快治愈;加上喜炎平注射液的穿透力較好,易于穿透病毒細胞,對病毒DNA復制及結合蛋白質均產(chǎn)生抑制功效,以此達到病毒滅殺的目的,故而能有效改善患兒咽痛、扁桃體紅腫等癥狀[13-14]。此外,克林霉素能結合細菌核蛋白體50S亞基,阻斷細菌生成蛋白質,并起到強烈的抗菌功效。因此,在克林霉素用藥基礎上使用喜炎平注射液展開治療,能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加快疾病緩解,提高臨床療效。機體在感染各種致病菌后,不但會引起局部損害,還能刺激機體免疫反應活化,導致促炎-抗炎反應機制失衡;同時,在炎癥疾病中,細胞因子在病理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細胞因子的紊亂表達,能介導免疫級聯(lián)反應,進一步加重炎癥反應[15]。從本研究結果來看,觀察組治療后hs-CRP、TNF-α、IL-6、IL-8含量均比對照組少;提示喜炎平注射液用于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患兒治療中能有效抑制機體炎癥反應,控制病情發(fā)展。
總結上文,喜炎平注射液用于小兒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治療的療效確切,能加快癥狀緩解,減輕炎癥反應,提高臨床療效,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