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威
(吉林省遼源市中心醫(yī)院,吉林 遼源 136200)
腦卒中屬于腦血液循環(huán)障礙性疾病的一種,在臨床上分為出血性腦卒中和缺血性腦卒中,其治療的難度相對較大,且致殘率和致死率均相對較高,治療結束后患者還存在較大的復發(fā)概率,且每一次復發(fā)都會加重病情,對患者的生活質量有著嚴重的影響,因此為了促進患者的更好治療與康復就應該分析優(yōu)質、全面的護理方案[1]。本次的對象為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間在我科接受腦卒中治療的患者180例,分析了在為腦卒中患者提供護理服務的過程中人性化護理的臨床應用效果,現(xiàn)總結分析如下。
1.1 基本資料:本次實驗研究的對象為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間在我刻接受腦卒中治療的患者180例,其中男107例,女73例,年齡在33~78歲,平均年齡為(63.2±2.8)歲,其中腦梗死患者89例,腦出血患者63例,混合性腦卒中患者28例。
1.2 護理方法
1.2.1 心理護理:隨著醫(yī)學的不斷發(fā)展,現(xiàn)代醫(yī)學模式由單純的生物醫(y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轉變,護理工作也必須從單純的疾病護理向系統(tǒng)的身心護理轉變[2]。腦卒中患者發(fā)病后大多數(shù)患者心理狀態(tài)不佳,其難以接受自己行動不變以及語言困難等由疾病造成的癥狀而出現(xiàn)焦慮、不安、抑郁的情緒,因此,護理人員就應該針對患者的負性情緒以及針對性的心理疏導。護士通過觀察及時發(fā)現(xiàn)患者產生的不良情緒,通過積極心理和情感撫慰,介紹治療且康復較好的案例,在日常護理中一點一滴的開展人性化護理,幫助患者提高治療的信心,護士以愛心、細心、耐心和責任心在工作中取得了患者信任和依托,以真摯鼓勵性的語言行動,指導不同程度的運動、言語功能障礙患者,促進其更好的治療與康復。
1.2.2 基礎護理:護理人員應該合理的進行病房布局設置,責任護士為患者安排住院病床單元,更換整潔干凈的床單被褥,保證充足的光線和適宜的溫濕度,為了保證患者的隱私應該在病床之間設置隔簾,在患者大小便過程中進行遮擋,滿足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需要。人性化護理是以“關愛生命,關愛患者”為主題的護理模式,服務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一切為了患者,為了患者的一切的理念[3],護理人員應該調整患者的飲食習慣和結構,保證其每天攝入優(yōu)質蛋白質、維生素以及礦物質,保證能量和水的充分供應,確保患者每天攝入足夠的營養(yǎng)。注意患者大小便的情況,防止患者大便干結,如有便秘應及時通便,可先用藥物開塞露和麻仁軟膠囊等通便,必要時用肥皂水灌腸。在護理過程中臥床患者應充分重視皮膚護理,協(xié)助患者定時翻身和拍背,保持皮膚清潔、干燥,過度潮濕使皮膚的抵抗力下降,削弱皮膚屏障功能,保持肛周皮膚清潔,可用溫水洗凈周圍皮膚,避免造成皮膚損壞,嚴防褥瘡的發(fā)生。專業(yè)的基礎護理為患者的康復提供基礎保障。
1.2.3 健康教育指導:護士在工作中也不斷學習相關知識,提高專業(yè)技能,護理人員做好危重患者的口腔護理、皮膚護理,定時翻身、叩背防止褥瘡和墜積性肺炎發(fā)生,在患者康復期間應該協(xié)助其進行體位的變換,在患者采用健側臥位、患側臥位以及仰臥位的過程中均保證其肢體舒適。
同時,護理人員也應該多與患者溝通交流,指導患者進行翻身訓練,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進行訓練指導,幫助患者調整生活行為向健康轉變。協(xié)助患者在更好的狀態(tài)下完成翻身練習,調動患者對康復訓練的主動性。護理人員對于康復即將出院的患者,健康教育的指導往往可以是患者今后盡快回歸社會的關鍵,指導患者進行曲肩、患側手臂觸碰頭部等動作,鼓勵患者做肘關節(jié)屈伸、肩胛活動以及髖關節(jié)、膝關節(jié)和踝關節(jié)的曲展控制練習,給患者預留了科室電話,定期電話隨訪或家庭隨訪指導,隨時解決患者的問題,將護理服務延伸到家庭,保證患者康復訓練的持續(xù)性由弱到強不間斷練習,促進其運動功能盡快恢復。護士人性化護理使患者積極主動完成訓練康復,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活動能力指數(shù)和運動功能,護理服務的延伸收到了很好的社會效益,護理中讓患者滿意是我們最終的工作目標。
1.2.4 提高護士的素質培訓:加強護士基本功訓練,促進優(yōu)質護理服務的開展。針對神經(jīng)內科老患者較多的問題,我們提高靜脈穿刺一次成功率,特別是年輕的護士,要時刻將相關操作規(guī)范熟記在心。科室護士長組織護士每周大練兵一次,加強新生業(yè)務學習和訓練,避免因年輕護士業(yè)務不熟練造成的矛盾。護士要將護理知識不斷的深入學習,提高自身文化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強化組織學習《護士條例》、《醫(yī)療事故處理條例》以及《護理記錄書寫》、《法律法規(guī)》等相關知識,在工作中忙而不亂,責任護士每日專管小組患者,工作小組細化,分工明確,管理方便快捷,患者有事時溝通知道找誰,護士也嚴格執(zhí)行各項護理操作常規(guī),巡視病房到位,使護士真正做到走入病房,把時間留給患者,減少了一些護理隱患,避免護理糾紛發(fā)生,同時也提高護士的溝通技巧和心理護理水平。
護士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都有大幅度提高,護士的潛能能到發(fā)揮,工作主動性增加,在護理患者中團隊服務意識加強,無護理差錯事故及重大投訴發(fā)生,護患矛盾減少,滿意度達到99%以上。
腦卒中患者的發(fā)病急,且病情較為為重,患者不僅僅會出現(xiàn)身體上的障礙和不適,同時其心理也承受著較大的壓力,患者治療后還會出現(xiàn)身體功能障礙以及語言功能障礙等后遺癥,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4]。
人性化護理為目前臨床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護理方案,其具有針對性、人性化和優(yōu)質性,更好的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在為腦卒中患者提供護理服務的過程中更是為患者疾病的治療與康復提供了良好的條件[5]。運用人性化護理為腦卒中患者提供護理服務可以改善其負性心理狀態(tài),提高其治療的信心,并做好環(huán)境護理,保證患者的舒適度,保證充分的營養(yǎng)供應,最重要的是可以通過人性化的康復護理改善患者的活動能量和運用功能,所以說人性化護理為腦卒中患者的理想護理方案[6]。
綜上所述,在為腦卒中患者提供護理服務的過程中,人性化護理的運用不僅僅可以提高治療的有效性和質量,同時,也可以改善患者的活動能力指數(shù)和運動功能,具有理想的護理效果,人性化護理在腦卒中護理中的臨床應用促進了患者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