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譚洪崗
閱讀分享:處于青春期荷爾蒙涌動的年紀,誰都會有過迷茫與沖動。走出迷茫,把控自己,這離不開自己面對現實的勇氣,離不開自己腳踏實地的努力,更離不開親朋好友的關愛與支持。成長,需要時間,因為它是一種過程與體驗,它能引導一個人真實地活著,而且越活越強大。本文主要采用敘議結合的表達方式,作者先是運用凝練的語言概述電影《穿越麥田》的主角杰米在青春時期由迷茫到覺醒的生命歷程,為后面的議論作鋪墊;接著,作者就事發(fā)表議論,闡述作者對青春成長與生命意義的看法,有總結全文,點明中心之效。 (特約教師:廣東省湛江市遂溪縣戊戌中學陳平英)
美國作家塞林格的名作《麥田里的守望者》,生動刻畫了16歲男孩的苦悶焦慮,引起過無數人的共鳴。2016年上映的美國電影《穿越麥田》,則以塞林格及其著作為背景,揭示了穿越青春迷茫的成長。
電影主角杰米是不合群的預科學生。讀過小說《麥田里的守望者》后,杰米激動不已,感到作者是世上唯一的知音,于是動筆把小說改寫成劇本,并請求老師讓這部話劇在學校上演,由他擔任主演。
沒等他說服老師,同學翻杰米宿舍的東西,翻出了他寫給塞林格的傾訴信,在足球隊里讓眾人傳看,一起嘲弄他認真寫下的迷茫:“在學校里感到像被運轉的機器壓制著那樣窒息……”男孩子們動了手,杰米遭群毆。他憤而離校出走,想求得小說作者塞林格本人的授權,讓他改編的劇本合法上演。
想必不少人向往過這樣的出走吧?暫時離開生活的“一地雞毛”,去尋找詩和遠方。而當你下定決心走上你的道路時,助緣或許會蜂擁而至。念念不忘,必有回響,只是那回響不一定符合期望。真正的成長還包括,超越曾經有的“一定要如何”的狹窄期望,收到那“回應”本身。杰米找到媒體透露的塞林格所住區(qū)域,挨家挨戶敲門詢問,居然找到了作家本人。沒想到作家始終不同意授權。
杰米仍然不想回家或回學校,表示要去別的州,去找因吸毒被送去寄宿學校的哥哥。卻意外得知了一個事實——杰米的哥哥已經死了。我們才明白,杰米此行是一場他自己說不清道不明的求助。能說出來的辛苦,都有機會化解、放下,并且真正過去。郁結于心、不知如何面對,甚至不敢說出口的,是最深的苦。
誰的青春不迷茫?向往天高海闊,卻每每力不從心;想法多多,卻對此生要怎么活毫無把握。這背后若有家人滿滿的親情支持,那些演出被嘲笑、求愛無可能,乃至被同學欺負的經歷,都能想辦法解決。然而,年齡相近的哥哥過世,像是熟悉的世界坍塌了。越是不愿接受、拼命假裝哥哥還活著,壓下去的悲傷痛苦就越尖銳撕扯。當深深的悲痛成了他不為人知的心情底色,學校里各種大大小小的不如意,都變得格外難挨。
好在,杰米終于開始面對親人已逝,而且身邊有人關懷、聆聽,設身處地去理解。杰米回校后,老師們激賞他周末尋訪塞林格的經歷,鼓勵他就此向同學們作一場公共演講。
面對和接受觸發(fā)痛苦的事實,會有一個過程。它可以引導一個人真實地活著,活出內心的強大。無論在讀書聽課中成長,還是在生活閱歷里歷事煉心,都需要走向腳踏實地的生活,對自己和別人真誠。
真實地活著,帶給杰米許多自由。經歷過這些,杰米真的長大了。
自由不在于你擁有什么,而是要看你放得下什么。杰米懂得了真心的寶貴,不再追逐那些可有可無的身外之物。杰米實際收獲的,遠遠超出他周末出走時的小目標。能成長、穿越、回歸真實,這讓人歡喜贊嘆。
每個人必經生老病死,沒有哪種處境需要特別感謝。值得感謝的,是你為擴展眼光、胸懷付出的每一份努力,是親友們給予的每一份關愛支持。一切如實,該面對就面對,該放手則放手,沒有什么不能穿越。因為,心靈的力量遠遠超乎你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