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琪
你知道嗎?課文《草原》和我們以前學過的《林?!?,都出自于著名文學家老舍的報告文學《內(nèi)蒙風光》。
1961年夏天,一批作家、畫家、音樂家、舞蹈家、歌唱家等,應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人民政府主席烏蘭夫同志的邀請,由中央文化部、民族事務委員會和中國文聯(lián)進行組織,到內(nèi)蒙古東部和西部參觀訪問了八個星期。他們在不長的時間內(nèi)看到林區(qū)、牧區(qū)、農(nóng)區(qū)、漁場、風景區(qū)和工業(yè)基地;也看到了一些古跡、學校和展覽館;并且參加了各處的文藝活動,交流經(jīng)驗,互相學習。參觀者們每到一處,都受到領導同志們和各族人民的歡迎與幫助。為此,作家老舍帶著對蒙族人民的熱愛與感激的情感,寫下這篇報告文學。
《草原》一文只能算是節(jié)選,前面還有個頭,后面還有尾。
“自幼就見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類的詞句。這曾經(jīng)發(fā)生過不太好的影響,使人怕到北邊去?!边@是引子,是為了反襯草原的可愛。
“人的生活變了,草原上的一切也都隨著變。就拿蒙古包說吧,從前每被呼為氈廬,今天卻變了樣,是用木條與草稈作成的,為的是夏天住著涼爽,到冬天再改裝??茨邱R群吧,既有短小精悍的蒙古馬,也有高大的新種三河馬。這種大馬真體面,一看就令人想起‘龍馬精神這類的話兒,并且想騎上它,馳騁萬里。牛也改了種,有的重達千斤,乳房像小缸。牛肥草香乳如泉啊!并非浮夸。羊群里既有原來的大尾羊,也添了新種的短尾細毛羊,前者肉美,后者毛好。是的,人畜兩旺,就是草原上的新氣象之一?!睂懙氖遣菰嗣裆睢⑸a(chǎn)的變化,讀了結尾,你是否對草原的印象更深刻更完整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