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 獲,王曉英
(赤峰學院 數(shù)學與統(tǒng)計學院,內蒙古 赤峰 024000)
鐘玉泉[1]主編的《復變函數(shù)論》(第四版,2013年8月出版)課本中有這樣一道習題(見第45頁;第一章習題(二)中第12題,以下簡稱習題A):
習題A設z為復數(shù),試證<1,并說明其幾何意義.
首先,我們用兩種方法來證明此習題.
證法1因為
令z=x+iy,故上式等價于
證畢.
證法2由于
故(1)式等價于
下面,我們給出其幾何意義. 實際上,從此題的證明過程我們即可看出其幾何意義:右半平面上任一點到(1,0)的距離小于該點到(-1,0)的距離,或者說,到(1,0)的距離小于到(-1,0)的距離的點一定在右半平面上.
那么,我們自然要問,能否將問題A推廣到左半平面、上半平面和下半平面中來考慮呢?另外,習題A中的復數(shù)z能否換成復函數(shù)f(z)呢?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討論的問題.
由習題A,我們容易得到如下結論:
推廣1設z為復數(shù),則
證明(i)-(iii)的證明過程與習題A相似,這里我們略去.并且,類似于習題A,我們易得(i)-(iii)的幾何意義(a)-(c):
(a)左半平面上任一點到(1,0)的距離大于該點到(-1,0)的距離或者到(1,0)的距離大于到(-1,0)的距離的點一定在左半平面上.
(b)上半平面上任一點到(0,1)的距離小于該點到(0,-1)的距離或者到(0,1)的距離大于到(0,-1)的距離的點一定在上半平面上.
(c)下半平面上任一點到(0,1)的距離大于該點到(0,-1)的距離或者到(0,1)的距離大于到(0,-1)的距離的點一定在下半平面上.
推廣2設f(z)為復函數(shù),則Ref(z)>0?
證法1因為
令 f(z)=u(x,y)+iv(x,y),其中 u(x,y),v(x,y)為二元實函數(shù).為方便起見,我們以下簡記f(z)=u(x,y)+iv(x,y)為f(z)=u+iv.
于是,(3)式等價于
證畢.
證法2由于
而
則(4)式等價于
類似地,我們有
推廣3設f(z)為復函數(shù),則有
注 若取f(z)=z,則推廣2和推廣3分別退化為問題A和推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