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梅 佟 瑤 譚明希
(1 遼寧省遼陽市中心醫(yī)院,遼寧 遼陽 111000;2 中鐵十九局集團中心醫(yī)院,遼寧 遼陽 111000)
腦出血是指因腦血管本身的病變引起的自發(fā)性腦實質內的出血,其發(fā)病突然,病情重,病死率高,是造成老年人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護理工作在該病的治療及預后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1-2],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96例腦出血患者的臨床護理體會作一總結,以期提高對腦出血患者的護理水平。報道如下。
本組196例,均經(jīng)CT證實的腦出血患者,男142例,女54例。年齡45~85歲,平均65歲。其中<50歲者16例(占8.2%),50~59歲者38例(占19.4%),60歲以上者142例(占72.4%)。原有高血壓或入院時高血壓者152例(占77.6%),不同程度肢體癱瘓者150例(占76.5%),死亡46例(占23.5%)。出血部位:基底節(jié)及內囊122例(占62.2%),丘腦30例(占15.3%),大腦半球22例(占11.2%),腦干16例(占8.1%),小腦6例(占3.1%)。
2.1 臨床觀察:腦出血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病情兇險多變,如加強臨床觀察十分重要。
2.1.1 生命體征的觀察:體溫、脈搏、呼吸、血壓是判斷病情變化的重要依據(jù)。如果患者持續(xù)性頭痛伴有噴射性嘔吐、血壓持續(xù)性升高、脈搏減慢、呼吸深而慢,常為顱內壓急劇增高的表現(xiàn)。當血壓下降、脈搏快而細弱、呼吸急促而不規(guī)則,則為病情嚴重的表現(xiàn)。因此護理工作中要密切觀察上述生命體征的變化,定時(1~2 h)測量,病情嚴重者15~30 min測量1次,發(fā)現(xiàn)異常應立即報告醫(yī)師以便及時處理[3]。
2.1.2 觀察:患者入院后加強患者基礎治療,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護理,臨床上一般通過詢問病史、測試角膜反射、針刺皮膚、壓眶反射等來判斷有無意識障礙及意識障礙的程度,即清醒→躁動→嗜睡→譫妄→淺昏迷→深昏迷。本組128例患者出現(xiàn)意識障礙,具體表現(xiàn)為嗜睡24例,淺昏迷58例、深昏迷46例。患者意識狀態(tài)的動態(tài)觀察甚為重要[4]。
2.1.3 瞳孔的觀察:腦出血患者治療時必須密切觀察其瞳孔,主要觀察患者中樞的功能狀態(tài),觀察患者是否出血瞳孔散大等,對反射有動態(tài)改變著提示腦部出血改變。如果患者出現(xiàn)頭痛、嘔吐,而瞳孔無異常,常提示出血量較少,病情較輕;如果患者雙側瞳孔顯著縮小,對光反射遲鈍伴有不同程度的昏迷、高熱,則提示腦干出血,患者可能很快進入呼吸及心力衰竭而死亡;如出現(xiàn)一側瞳孔散大且固定,光反映遲鈍或消失者,說明顱內壓升高明顯,有腦疝形成。此時,應立即快速靜脈滴注20%的甘露醇250 mL,以降低顱內壓,為下一步治療爭取時間[5]。
2.1.4 嘔吐的觀察:腦出血患者由于顱內升高多數(shù)患者伴有嘔吐。當腦出血患者出現(xiàn)嘔吐癥狀時,表示出血量增大,應該積極降低顱內壓,給予20%甘露醇靜脈滴注防止腦疝發(fā)生,同時還應該注意患者嘔吐癥狀,密切觀察患者嘔吐性質,避免患者出現(xiàn)消化道出血。因此,嘔吐的觀察是估計出血量、判斷顱內壓增高的可靠指征之一[6]。
2.2 臨床護理
2.2.1 加強基礎護理:保持室內安靜,嚴格控制探視,避免刺激,煩躁不安的患者固定灑肢,昏迷者要做好口控護理。高熱時可用冰袋、冰帽或藥物降溫。留置的導尿管要固定牢,定期放尿并做膀胱沖洗,每日兩次。急性期患者一般禁食3天后給低鹽、低脂、低膽固醇及消化食物,禁食濃茶及刺激性食物[7]。
2.2.2 并發(fā)癥的護理:①肺部感染:腦出血患者由于全身情況差,臥床時間長,免疫力下降,容易發(fā)生肺部感染。因此,應注意口腔衛(wèi)生,幫患者翻身輕叩背部,以利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暢,保證有效供氧,定期更換鼻管,清潔鼻腔。隨時吸出呼吸道分泌物及嘔吐物,預防發(fā)生窒息及吸人性肺炎、對已發(fā)生肺部感染患者,應及時進行治療。②消化道出血:重癥患者往往出現(xiàn)應激性潰瘍而導致消化道出血。因此,應避免進鍘激性食物及藥物,必要時清潔灌腸以清除腸道積血。出血多時應給予輸血、輸液和用止血藥物。③預防壓瘡:預防壓瘡是腦出血患者護理的重點之一。在護理工作中,應針對壓瘡的原因,好發(fā)部位,除進行傳統(tǒng)的預防方法外,還要注意飲食合理,宜食營養(yǎng)豐富、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魚類、蛋類等,且宜少食多餐。由于我們重視了壓瘡的預防及護理,32例長期臥床患者均未發(fā)生壓瘡[8]。
2.2.3 康復期護理:恢復期患者,有時可出現(xiàn)失語、癱瘓甚至癲癇。多數(shù)患者還表現(xiàn)憂慮、脾氣暴躁等心理障礙。所以康復期一定重視心理護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指導并協(xié)助患者做功能鍛煉及癱瘓肢體被動活動??尚嗅樉摹茨Φ壤懑煷胧﹣泶龠M康復[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