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再現(xiàn)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材料一:2018年6月29日,在伏爾加格勒體育場內(nèi),“俄羅斯世界杯”進行了一場尷尬的比賽。小組賽H組第三輪,比賽接近尾聲時,日本隊0-1落后波蘭隊,但根據(jù)比賽規(guī)則,日本隊已基本保證晉級。而波蘭隊因此前的戰(zhàn)績已無緣淘汰賽。在最后十分鐘左右的比賽中,日本隊隊員放棄了進攻,而波蘭隊球員也失去了戰(zhàn)斗欲望,場上的絕大部分球員幾乎靜止在球場中央。
材料二:伏爾加格勒體育場向西北方向大約一公里,就是著名的馬馬耶夫高地,高地上聳立著高達85米的“祖國母親在召喚”雕像,用以紀念二戰(zhàn)期間著名的斯大林格勒保衛(wèi)戰(zhàn)壯烈與殘酷的歷史。指揮過斯大林格勒保衛(wèi)戰(zhàn)的朱可夫元帥曾經(jīng)說:“假如我知道前進的路上有雷區(qū),我也會讓部隊直接開過去!”
以上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思考?請根據(jù)自己的思考,并聯(lián)系實際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少于800字。
原文呈現(xiàn)
無關結果的戰(zhàn)斗
【標題淺顯直白,宜立足精準,新穎奪目?!?/p>
俄羅斯世界杯上,面對必輸?shù)慕Y局,波蘭隊放棄努力,日本隊也失去進攻的欲望,場面一度尷尬。指揮斯大林格勒保衛(wèi)戰(zhàn)的朱可夫元帥卻說:“假如我知道前進的路上有雷區(qū),我也會讓部隊直接開過去!”兩種做法,發(fā)人深思。若是我,輸要輸?shù)镁?,贏要贏得漂亮!【開篇形式平淡無奇,說理如打太極,力度不夠,精度不準,隔靴搔癢,體現(xiàn)不出立意的高深。】
狼牙山五壯士戰(zhàn)斗到最后只有兩條路:一條通往龍王廟,這樣很快就能追上大部隊,可是敵人緊跟身后,難以甩掉,始終威脅著大部隊的安全;另一條通往狼牙山頂峰棋盤陀,可是那兒都是懸崖峭壁,去便是死路。最終他們毅然選擇了第二條路,把敵人引上狼牙山,打盡最后一顆子彈,英勇跳崖?!局苯舆M入事例,銜接缺少過渡。事例過于老舊,沒有新意,思路過窄,難有新的生發(fā)!】
蘇軾一生時運不濟,屢遭貶謫。無論是新黨還是舊黨當權,他都難有其立身之處,一貶再貶,曾遠被貶至海南??v是仕途不順,但蘇軾內(nèi)心仍葆有“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堅定信念,胸中充溢滿腔報國熱情,一心為民為國,傾盡全心全力?!疚恼陆舆B舉例,但用例形式上毫無新意。事例盡是國內(nèi)事例,若適當聯(lián)系國外,則論點更具普遍性。】
誠然,誰都不會否認,努力、奮斗就是為了有一天能夠登上成功的巔峰,在自己的人生畫卷上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人活一世,不求轟轟烈烈,但至少要有意義。成功的結果,令人羨慕;而奮斗的過程,同樣值得我們?nèi)テ肺??!疚恼乱曇疤瑑H局限于個人,可以再開闊些,拓展至社會、國家。】
當今和平盛世,我們更要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奮斗,不執(zhí)著于結果,奮力拼搏。也許,我的未來在別人眼里不值一提;也許,我的理想與現(xiàn)實的距離從未拉近,但是只要奮勇向前,我就可以坦然地對自己說:“我盡力了,我無怨無悔。”【僅用“當今和平盛世”一語寥寥帶過,沒有針對當今社會現(xiàn)象進行具體深刻的剖析,沒有找到論點和現(xiàn)實的契合點?!?/p>
人生路漫漫,在人生的征程中,我們當不計得失,無懼艱險,奮斗不止!【結構上缺少設計,作用單一,缺少點睛之筆,文末最好與標題或首段相呼應?!?/p>
問題診斷
這篇文章流于常態(tài),缺少新奇之處。寫作時,止步于現(xiàn)象表層,沒有向深層精神層面挖掘。眼界狹窄,與現(xiàn)實脫軌,深度不夠。形式陳舊,落入俗套。具體而言:其一,標題即論點,一眼盡明,經(jīng)不起玩味欣賞;其二,事例陳舊,題材類似,老生常談,俗不可耐;其三,結構單一老套,多段用舉例,隨意散亂,缺少邏輯;其四,議論囿于空談,泥古不思今,不能深切地聯(lián)系實際社會現(xiàn)象;其五,語言平淡無奇,缺少點睛之筆。
升格策略
一是升格文章標題??梢没蚧妹悦洌部汕捎帽扔?、象征、比擬等多種修辭手法。二是事例推陳出新。棄用已被大家嚼爛的事例,盡量使用新鮮有說服力的事例,以求獨特深刻。或老例新用,找到舊例新的生發(fā)點,獨樹一幟。三是設計文章的結構。首尾段力求新穎奪目,攝人眼球,能形成回環(huán)呼應,結構精巧。四是要與現(xiàn)實對接,理論要立足生活,視野廣闊,在現(xiàn)實中尋找議論扎根的土壤,挖掘其現(xiàn)實意義、時代意義。五是雕琢語言,力求工麗,文質(zhì)兼美。
化蝶之作
但踏征程,無問西東
對人生來說,必不可缺的東西,不是取勝,而是曾經(jīng)無悔地奮斗過。
斯大林格勒保衛(wèi)戰(zhàn),至今仍令人感喟不已。“祖國母親在召喚”的雕像巍然屹立于高地中央,似在講述著那一場腥風血雨。穿越時空的長河,我凝望的眼神和戰(zhàn)士的目光隔空交匯,那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無畏,那是但盡吾力、不問結果的勇敢,那是身為戰(zhàn)士誓死報國的信念!朱可夫元帥堅毅的話語、擲地有聲的決心,展示了鐵血男兒“茍得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無畏魄力。這,就是英勇無畏的戰(zhàn)斗精神!
漫溯歷史,先賢孔子“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不正是此種戰(zhàn)斗精神的發(fā)軔?孔子力挽狂瀾于亂世,欲扶大廈于將傾。眾人不解其執(zhí)拗,嘲笑他著了“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魔?!疤煜掠械溃鸩慌c易也!”即使踽踽獨行,孔子也從未拋下自己的濟世理想,毅然挑起了拯救社會的重任。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彼?,壯志難酬,屢遭貶黜?!蹲灶}金山畫像》中自嘲:“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他把苦難研成墨,把貶謫當作筆,揮寫出一首首豪放曠達的詞章。涓涓細泉,習習古風,故園神游中,華發(fā)與皎潔月光交相輝映?!按蠼瓥|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卻淘不盡這位赤膽忠心的無冕英雄!
縱觀世界,此種勇士可謂恒河沙數(shù)。尼克·胡哲,身患短肢畸胎癥,沒有四肢,只有兩個腳趾;海倫·凱勒,一場大病后,成了盲聾啞人;亞伯蘭罕·林肯,天生口吃,出身貧窮……他們與命運抗爭,誓要活出精彩!促使他們奮進的,不是那已知的結果,而是生而為人的英勇無畏的戰(zhàn)斗精神!
當今時代,人心浮躁,功利至上,只以成敗論英雄,熱血拼搏、揮汗如雨、青春如火的戰(zhàn)斗精神,被棄擲一旁。成功的結果,令人羨慕;而奮斗的過程,同樣值得我們品味。放眼現(xiàn)實,有人知道奮斗的目標不能實現(xiàn),于是黯自消沉,頹唐喪志;有人知道自己所求唾手可得,便洋洋自得,玩物喪志。也許經(jīng)過一番寒徹苦,終會迎來柳暗花明;然而,終有一些人,奮斗一生,卻總與成功無緣。但在我看來,他們的精神更為可敬,他們雖無冕亦英雄!當看到馬拉松跑道上雖無緣名次,卻依然奮力奔跑的運動員倔強的身影時,觀眾那熱烈的掌聲,便是最好的明證!
“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蔽彷吷倌辏敓o畏時代戰(zhàn)場,賡續(xù)先賢精神,不汲汲于成敗,劍鋒所指,所向披靡!
《悟空傳》里有一段對話:
“大圣,此去為何?”
“踏藍天,碎云霄。”
“若一去不回?”
“便一去不回!”
年輕的戰(zhàn)場上,最好的我們,但踏征程,無問西東,精神為馬,不負韶華! 升格點評
修改之后的文章,由表及里,文質(zhì)煥然一新。標題“但踏征程,無問西東”兼用對比、比喻、引用等修辭手法,切中肯綮,立意精準而又含義蘊藉。素材上古例新用,蘇軾的事例家喻戶曉,以第三人稱的口吻講述,雖未言明,但與讀者心照不宣,蘇軾形象呼之欲出。事例上,不拘泥于人物際遇,適當?shù)拿湟煤铜h(huán)境烘托,為文增彩!結尾與標題回環(huán)呼應,渾然天成。議論方式上,點例面例,古今中外,舉例說理,論證引證,富于變化。結尾處,以新奇的劇中問答的方式,詮釋“戰(zhàn)斗精神”,鏗鏘有力。內(nèi)涵上,準確定位時代現(xiàn)象,與現(xiàn)實、時代、社會鮮活對接,言之有物,反古思今,現(xiàn)實意義深刻,帶給人更深層次的反思。語言表達上,多處運用比喻、對比、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用語精當,字斟句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