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鵬飛,門 波
(1.河南中醫(yī)藥大學,河南 鄭州450046;2.河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河南 鄭州450002)
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調查數據顯示,在世界范圍內約有15%的育齡夫婦患有不孕不育癥,其中男方因素約占50%[1]。不育癥成為一種全球性疾病,對于大部分發(fā)展中國家來說,因為受到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不育癥不僅是一種生理上的疾病,更容易導致心理疾病,進而引發(fā)一系列社會問題。在導致男性不育癥的病因中,精子因素(包括少精子癥、弱精子癥、無精子癥、隱匿精子癥等)最為常見[2]。其中,少精子癥是影響男性生殖功能的一種重要因素。根據《人類精液檢驗與處理實驗室手冊(第5版)》推薦的診斷標準,精子濃度<15×106/mL即為少精子癥。
門波教授為中原門氏婦科第4代傳人,不僅擅于治療婦科疾病,在男科疾病的治療上也頗有造詣。門波教授認為少精子癥的病理基礎在于腎精虧虛,化生乏源,同時又與肝的疏泄、脾的輸布功能密切相關。故而在本病的治療上,門波教授提出在補腎益精的同時,也要注重肝、脾的功能協調。本文主要分析補腎生精方的用藥特點及組方原則,以期為少精子癥的治療提供思路。
補腎生精方由12味藥物組成:覆盆子、菟絲子、黃芪、枸杞子、黃精、桑椹、車前子、五味子、仙茅、淫羊藿、懷牛膝、丹參。方中覆盆子和菟絲子可滋補肝腎,固精益髓,共為君藥;黃芪、枸杞子、黃精、桑椹、五味子、仙茅、淫羊藿為臣藥,君臣合用,起到滋腎填精、壯陽固精、益氣通經之功;車前子、丹參、懷牛膝共為佐使藥,佐以利水滲濕,活血通經,引藥下行。全方陰陽相伍,滋腎益精而不滋膩,補腎固陽而不留滯,使腎陰有所化,腎陽有所依,則生殖之精生化有源。
2.1 性味歸經 方中藥物性味溫熱與寒平共用,辛甘與酸苦同行,在歸經上以肝、腎為主,心、肺、脾為輔,寓有補腎而不獨補腎,五臟同調的整體觀念。覆盆子、菟絲子、五味子、懷牛膝味酸,得肝木之味,有收斂元陽、益陰生精之功。其中覆盆子、菟絲子平補肝腎,既能補肝精血,壯陽宜子,又能補腎益精,使陰陽并補,做到不燥不膩。葉天士在《本草經解》中提到,五味子“酸溫之品,收斂元陽,斂則陰生,精者陰氣之英華也,所以益男子精也”。淫羊藿、仙茅為臨床常用補腎助陽的藥對。淫羊藿味辛苦、性溫,仙茅味辛、性熱,兩者均歸肝、腎經?!侗静萁浗狻份d:“味辛能潤,潤則陰精充也?!毙聊茏呱⑸闲?苦能降下且固陰,兩藥升中有降,既溫煦腎精助其生化,又避免升散太過。黃芪、黃精入脾經,黃芪甘溫,補氣升陽,黃精甘平,補益脾陰,兩藥合用,使脾氣充足則氣血生化有源。黃元御《玉楸圖解》中記載枸杞子“味苦甘,性微寒,入肝腎二經。味苦可以堅腎,性寒可以清肝,補精強腎,益精髓”。桑椹味甘、性寒,歸心、肝、腎經,能滋陰補血益腎?!饵S帝內經》言:“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鼻疑i?、枸杞子多子,符合中醫(yī)取象比類的觀點。丹參味苦、性微寒,入心、心包、肝經,可活血通經;懷牛膝味苦甘酸、性平,歸肝腎經,可活血通經、補肝腎、引火(藥)下行。丹參、懷牛膝活血通經,可使全方用藥補而不滯、補中有通、動靜結合,使氣血、陰陽得以通利。車前子味甘、性微寒,入肝、腎、肺、小腸經。車前子利水滲濕,可瀉腎中虛火,補中兼清,以制約其溫熱之患[3]。
2.2 升降出入,周行不息 人體氣機是一個整體,如一個圓一樣周而復始,不斷進行升降出入這一過程。正如《黃帝內經》“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己;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在五臟則表現為肝升發(fā)于左,肺斂降于右,心宣通于上,腎封藏于下,脾胃運化于中[4]。升降出入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有其運行規(guī)律,卻又相互聯系。若升降出入的某一環(huán)節(jié)出現運行不暢,表現在人體則為病態(tài),相應的治則應從修復升降出入中失常的環(huán)節(jié)入手,恢復這一過程的正常運行,恢復人體的健康。在五臟升降出入的循行過程中,腎為先天之本,是五臟六腑、氣血陰陽之根。腎主水而生木,水中所藏的火氣是東方木氣的根基,為木氣的有序升發(fā)提供動力。腎藏水火,火氣可溫煦五臟的陽,水氣可濡潤五臟的陰。因此,五臟正常生理運行離不開腎中所藏水火。同時,因為五臟氣機是一個整體,故腎精的生化又依賴于肝木的升發(fā)、心火的宣通、脾土的運化和肺金的斂降。
對于本方而言,覆盆子、菟絲子、五味子、懷牛膝、淫羊藿、仙茅同屬肝腎經,既能暖肝溫、升肝氣,以升發(fā)左路肝氣,又能右降腎經,使肝木條達向上與腎水濡潤向下之路相通,肝升腎降,陰陽交濟。脾胃中氣是整個氣機升降的樞紐環(huán)節(jié),脾升胃降的正常循行才能保證氣機升降的正常。脾胃強健,飲食有節(jié),才能“飲食增則津液旺,自能充血生精也”。脾胃運化水谷之精微,輸布到五臟六腑而成為五臟六腑之精,以維持臟腑的生理活動。其盛者藏于腎中,“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是精藏于腎,非精生于腎也”,故用黃芪、黃精補脾益氣,使后天之精充沛,以后天養(yǎng)先天,才能使生殖之精充盈。2.3 陽中求陰,泉源不竭 少精子癥的病理基礎在于腎精虧虛,化生乏源,本應屬陰虛之證,但在臨床上多數患者表現出陰虛或陰陽兩虛的癥狀。門波教授認為,由于現代生活方式的影響,多數患者屬于陰偏衰而非陽盛陰衰。疾病日久,陰損及陽,故患者可表現出陽虛之證。在治療上應綜合把握其致病特點,不能見到陰虛之證便一味使用滋陰之藥。正如《景岳全書》中記載“善補陰者,必于陽中求陰,則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本方在一派滋腎益精藥中加入淫羊藿、仙茅兩味辛熱之品,使腎精得陽氣溫煦而化生無窮。同時,這兩味藥物俱為辛溫發(fā)散之品,配伍于滋腎益精藥物中,又可防止藥物滋膩而留滯生邪。且這兩味藥物用量小于方中滋陰藥物的用量,可避免內生邪熱。
患者,男,32歲,2018年11月3日初診。因結婚4年,未避孕未育前來就診。查精液常規(guī),向前運動精子(PR):25%,PR+非向前運動精子率(NP):42%,精子濃度8×106/m L,屬于少弱精子癥。體檢雙側睪丸大小正常,無精索靜脈曲張?;颊咂剿匮岱α?易困倦,勃而不堅,性欲減退,盜汗,睡眠一般。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細緩。方用補腎生精方加減。處方:炙淫羊藿、覆盆子、牛膝、丹參、醋五味子、枸杞子各15 g,鹽車前子、鹽菟絲子、酒黃精、桑椹各25 g,黃芪30 g,鹽巴戟天18 g,仙茅、鹿角霜各10 g,每日1劑,水煎溫服。
2018年11月18日二診:患者訴服藥期間勃起較前改善,性欲提高,但覺口干口渴,夜眠易醒,舌質紅。于上方中去巴戟天、鹿角霜,加牡丹皮15 g,首烏藤18 g。
2018年12月3日三診:患者訴勃起較前堅挺,性欲可,且夜眠可,無盜汗癥狀。后繼續(xù)中藥調治1個月余,2019年2月3日復查精液示:PR:43%,NP:55%,精子濃度45×106/m L,患者精子活力及精子濃度均有提高。
按語:本例患者結婚4年,未避孕未育,患病日久。初診癥狀有腰酸乏力、困倦、盜汗等陰虛癥狀,又可見勃起一般、性欲減退等腎陽鼓動無力導致的性欲減退癥狀。在考慮陰虛為本的基礎上,給予患者滋腎益精藥物,同時顧及陰損及陽,導致性欲淡漠,勃起欠佳,給予患者淫羊藿、巴戟天、仙茅、鹿角霜等補助腎陽藥,符合陽中求陰的組方原則。二診時患者出現口干渴癥狀,夜眠差,舌質紅,恐藥物過于溫熱,陰不斂陽,故去巴戟天、鹿角霜,加牡丹皮、首烏藤。三診患者勃起及性欲均改善,且夜眠可,無盜汗癥狀,故讓患者續(xù)服中藥。治療12周后,患者復查精液常規(guī),精子質量較前明顯提高。
少精子癥是導致男性不育的一個常見病因,對患者的生活造成嚴重影響。門波教授認為,治療少精子癥,不僅要把握“腎藏精”的生理基礎,還需考慮到現代人生活方式所造成的臟腑功能失調。故治療上應把握臟腑協調,做到一臟盛而不損害他臟。補腎生精方在滋腎益精的基礎上,調理肝脾,通暢氣機,使腎精生化有源,治療行之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