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華
(綏化市北林區(qū)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 黑龍江 綏化 152000)
楊樹是北方防護(hù)林地區(qū)的主要造林樹種。但楊樹病蟲害種類眾多,發(fā)生頻繁,輕者影響生長,降低觀賞性,重者枯萎死亡,造成生態(tài)破壞和重大經(jīng)濟(jì)損失,同時也增加了城市園林綠地養(yǎng)護(hù)管理的難度,因此需要予以重視。對楊樹造成重大損失的蟲害主要有美國白蛾、春尺蠖、楊扇舟蛾、楊小舟蛾等。
1.1 為害特征。美國白蛾又稱秋幕毛蟲,初孵幼蟲有吐絲結(jié)網(wǎng)、群居為害的習(xí)性,每株樹上多達(dá)幾百只、上千只幼蟲進(jìn)行為害,常把樹木葉片蠶食光,嚴(yán)重影響樹木生長。
1.2 防治方法。①翻耕林地或翻樹盤,消滅越冬蛹。②燈光誘殺:在各代成蟲發(fā)生期掛殺蟲燈,誘殺成蟲。③人工剪網(wǎng)幕:采取人工剪除網(wǎng)幕就地?zé)龤У姆椒?。④草把誘集:老熟幼蟲下樹化蛹前,在樹干1.5m高處綁草把,誘集老熟幼蟲集中化蛹,每隔1周換1次,解下草把集中燒毀。⑤藥劑防治:每代3齡幼蟲之前,可采用40%毒死蜱2 000倍液或1.3%苦參堿1 000倍液樹冠噴霧。也可采用4.5%高效氯氰菊酯和柴油按1∶5~6混合,林中噴煙[1]。
2.1 為害特征。春尺蠖發(fā)生在楊樹上,又稱楊尺蠖,楊樹剛發(fā)芽就被吃光,發(fā)生期早,為害期短,幼蟲發(fā)育快,食量大,影響葉片光合作用,常暴食成災(zāi),對樹木生長影響極大。1年1代,以蛹在樹冠下土中越夏、越冬。翌年2月下旬開始羽化出土,3月上、中旬見卵,3月底4月上旬幼蟲孵化,4月底5月上旬老熟幼蟲入土化蛹。成蟲一般多在晚7:00羽化。幼蟲5齡,歷期18~32d,初孵幼蟲取食幼芽及花蕾,3齡后取食葉片。
2.2 防治方法。①耕林地,翻樹盤,收集蛹?xì)⑺?。②雌成蟲上樹前(2月底前),樹干基部綁塑料膜或膠帶(寬20~30 cm),或涂刷20~30 cm寬藥環(huán)(廢機(jī)油∶高效氯氰菊酯=10∶1),阻止雌成蟲上樹產(chǎn)卵。③懸掛殺蟲燈誘殺雄蛾。④初孵幼蟲上樹前,樹枝干噴藥。采用1.3%苦參堿1 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2 500倍液均可。⑤幼蟲上樹后噴霧或密林地噴煙防治。3月底至4月上旬樹上噴霧可采用1.3%苦參堿1 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2 500倍液。密林地噴煙可采用4.5%高效氯氰菊酯和柴油按1∶5~6配比,加入噴煙機(jī),進(jìn)行噴煙防治。
3.1 為害特征。楊扇舟蛾又稱白楊天社蛾,1年發(fā)生4代,以蛹在地面的落葉、樹干基部或墻角下淺土層中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越冬代成蟲開始羽化、產(chǎn)卵。4月下旬第1代幼蟲開始孵化,5月上旬為盛期。6月上中旬第1代成蟲開始羽化、產(chǎn)卵,6月中旬為第2代幼蟲孵化盛期。7月上中旬第2代成蟲羽化產(chǎn)卵,7月中下旬為第3代幼蟲孵化盛期。8月上、中旬第3代成蟲羽化產(chǎn)卵,8月中、下旬為第4代幼蟲盛期。9月上中旬第4代幼蟲開始化蛹越冬。晚的可延至10月上旬[2]。
3.2 防治方法。①秋冬季節(jié),耕林地翻樹盤。地面噴酒50倍毒死蜱,可有效殺死越冬蛹。②摘卵塊:采取人工摘除卵塊、集中燒毀,效果很好。③摘蟲苞:根據(jù)該蟲1齡群集、2齡以后吐絲卷葉成蟲苞的特點(diǎn),可采取摘蟲苞收集燒殺。④殺蟲燈誘殺成蟲:在每代成蟲發(fā)生期掛殺蟲燈,誘殺成蟲,控制下一代幼蟲期為害。⑤藥劑防治:掌握在每代3齡幼蟲之前進(jìn)行藥劑防治??刹捎?0%毒死蜱2 000倍或1.3%苦參堿1 000倍液樹冠噴霧;也可采用4.5%高效氯氰菊酯和柴油按1∶5~6混合,林中噴煙;還可用40%氧樂果1~5倍液樹干注射。
4.1 生活習(xí)性。楊小舟蛾又叫楊褐天社蛾、小舟蛾。
1年4代,以蛹在樹皮縫、墻角、樹干基部周圍枯枝落葉層和地表土下越冬。
4.2 防治方法。①翻耕林地或翻樹盤,撿拾蟲蛹收集燒殺,或地面噴灑50倍毒死蜱,毒殺蟲蛹。②各代成蟲發(fā)生期,30畝掛1盞殺蟲燈,誘殺成蟲。③摘卵塊:幼林或幼齡樹,可摘除卵塊、收集燒殺。④各代3齡幼蟲之前噴藥、噴煙防治,采用40%毒死蜱2 000倍液或1.3%苦參堿1 000倍液樹冠噴霧。也可采用4.5%高效氯氰菊酯和柴油按1∶5~6配比,林中噴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