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路
(合肥市包公園管理處,安徽合肥 230001)
相較于自然生長環(huán)境,公園的行人密度更高,地面受到的踐踏更多,這就使得土壤壓實過度,容易造成土壤板結以及土壤密實程度過高等情況。這些情況的存在使得土壤的透氣性較差,土壤中氧氣含量較之于正常土壤更少,使得土壤無法獲取足夠的養(yǎng)分以及氧氣,從而影響公園古木的正常生長發(fā)育。
在進行公園建設時,為了公園的美觀性以及行人的行走方便性,通常留置給樹木的樹池較小,同時,為了廣大居民群眾的游覽安全,公園的古樹名木在進行樹池留置建設時往往采用水泥磚以及石料進行鋪設。水泥磚、石料等透氣性較差,使得樹木的地上及地下氣體交換較為困難。這些情況的存在導致古樹名木的深層根部在生長時難以獲得足夠的氧氣。另外,這種較小的留置樹池也影響了工作人員澆水,留置池太小,樹木澆水量不足,施肥也不方便,從而影響樹木正常生長。
相較于自然環(huán)境下生長的樹木,公園由于自身土壤面積以及樹池留置等問題,導致公園樹木衰老得更快,而樹木衰老后倘若不及時進行病蟲害處理,就會容易患腐爛病。腐爛病的出現(xiàn)會加速食葉害蟲以及蛀干害蟲對于樹木的損害。
與自然土壤環(huán)境不同,公園內(nèi)的土壤除了受到自然破壞之外,還有經(jīng)營者經(jīng)營產(chǎn)生的生活垃圾和污水垃圾,同時,在進行樹池留置的建設時,也會產(chǎn)生施工廢料如白灰、水泥等。這些污水垃圾以及施工廢料浸入土壤中,就會增加土壤中有害物質(zhì),導致土壤理化性質(zhì)惡化,從而對樹木的生長造成破壞。
現(xiàn)階段,我國還有部分綜合素質(zhì)不是很高的游客,在公園游覽時對公園的古樹名木亂刻亂畫,造成樹木的流膠、流液等情況的出現(xiàn);另外,部分家長讓兒童去攀爬并搖晃樹木,也會造成樹木的損害。
城市公園為了自身的美感,常會安裝較多的路燈、草坪燈、地燈以及輪廓燈等,這些照明設備發(fā)出的光會對樹木生長造成嚴重影響。另外,倘若城市氣候環(huán)境較為極端,雷電、冰雹、大雪等氣候環(huán)境,也會造成古樹名木出現(xiàn)劈裂、倒伏等情況,從而影響樹木的正常生長。
現(xiàn)階段,對公園古樹名木進行復壯保護措施時,常常從古樹名木的地下部分、地表部分以及地上部分3個方面對古樹名木進行保護。
對于地下部分,首先可以采用挖復壯溝、設置通氣管以及溝內(nèi)添加復壯材料3種方法來進行保護。
2.1.1 挖復壯溝:挖復壯溝,是指在公園古樹樹冠的垂直投影位置進行挖溝,現(xiàn)階段復壯溝的深度多為100cm,寬度也為100cm,復壯溝的長度則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來確定。同時,常用復壯溝的形狀一般為“U”型或放射狀。在進行復壯溝挖掘時,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注意不要對樹木的根系造成損傷。
2.1.2 設置通氣管:與普通的PVC塑料管相比,通氣管的管壁上多有直徑約2cm的孔洞,這些孔洞的存在能夠幫助樹木地下根系進行通氣。在完成通氣孔洞的制造之后,需要在其上覆蓋麻袋片。另外,在復壯溝的四角放置通氣管,確保通氣管的長度與復壯溝的深度相一致,在管口部位加置帶有孔洞的鐵蓋,確保雜物不會進入通氣管內(nèi)阻塞通氣管的孔洞。
2.1.3 復壯溝內(nèi)添加材料:現(xiàn)階段對樹木進行保護的復壯溝一般分為6層,最深層為20cm厚的粗砂石;第2層加入厚度約為10cm的樹枝;第3層是厚度為20cm的腐葉土以及肥料混合物,肥料混合物中含有硫酸亞鐵、硫酸鋅以及尿素、有機肥等;第4層是厚度為10cm的枝條;第5層再次鋪設腐葉土和肥料混合物;最外層是厚度約為10cm的土壤。在進行這6層結構的鋪設時,需要確保各層結構鋪設均勻,并進行澆水。
2.1.4 結合開挖復壯溝進行根部病蟲害的防治。在進行公園樹木復壯溝的施工時,可以借此檢查古樹名木根部是否存在病蟲害,倘若存在根系的病蟲害,則可以同時進行病蟲害的治療。
2.2.1 擴大樹木的樹池?,F(xiàn)階段公園對于古樹名木的樹池面積留置過小,導致古樹難以獲取足夠的養(yǎng)分。針對這種情況,需要對公園的古樹樹池進行改造,對于樹池面積過小的古樹,需要通過改變樹池形狀以及增加樹池面積等方法來確保其獲取充分的養(yǎng)分。
2.2.2 對樹池松土及換土。由于施工時產(chǎn)生的白灰、水泥等廢料會混進土壤中,導致土壤出現(xiàn)板結情況,阻礙土壤獲取足夠的養(yǎng)分,因此,需定期對土壤進行疏松,移除表層土壤的雜物,加入養(yǎng)分充足的新土。
2.3.1 清理樹木的枯枝、死枝以及短樁。樹木枯枝、死枝以及短樁會吸收樹木的養(yǎng)分,導致正常部位的養(yǎng)分獲取量不足,因此,需定期清理古樹名木的枯枝、死枝及病蟲害枝,并在剪切處涂抹保護劑。同時,還需定期鋸除之前修剪遺留的枯死短樁,促進樹木的傷口愈合。
2.3.2 加強病蟲害的防治。由于古樹壽命長,對病蟲害的防御能力較差,因此需加強對病蟲害的防治,尤其對于蛀干害蟲,應采用在樹木的流膠處注射敵敵畏的方法來進行防除。
2.3.3 堵樹洞。部分古樹有樹洞,不僅會增加病蟲害風險,也導致樹木的養(yǎng)分流失,對于古樹的生長極為不利。在堵樹洞時,首先需要清除樹洞內(nèi)的腐壞組織以及廢棄雜物,并用硫酸銅進行消毒;其次,在樹洞位置加入聚氨酯復合材料并進行發(fā)泡,利用發(fā)泡將樹洞填滿,在洞口的位置采用水泥以及粘膠進行封閉。
2.3.4 對公園古樹設置圍欄。現(xiàn)階段,人為損害也是公園古樹損害的主要原因,針對這種情況,可以在公園古樹名木四周進行圍欄的設計,通過圍欄的限制,減少游客對古樹的損害。
2.3.5 對傾斜樹木進行支撐。部分壽命較長的古樹存在生長傾斜,倘若不對其進行及時處理,可能出現(xiàn)倒伏的情況。因此,需要通過擺放支架對其進行支撐。
城市公園的古樹名木不僅起著綠化環(huán)境的作用,還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因此,對其進行復壯以及保護是極有必要的。從地下、地表以及地上3個方面介紹了古樹的保護以及復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