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良 劉明霞 韓 麗 張春曉
(1平山縣種子公司 河北 平山 050400;2平山縣防蝗植保站 河北 平山 050400)
1.1 普通雜草。用41%草甘膦75倍液噴灑于雜草上,注意不要漂移到其他作物上。
1.2 惡性雜草。針對香附子、莎草科類等惡性雜草可用41%草甘膦異丙胺鹽60倍液或20%草銨磷150倍液,按3∶1的比例混配后,噴灑于雜草上。
紅薯喜歡松軟的土壤,所以要深耕細(xì)耙,深度至少達(dá)30 cm,做到二犁二耙,每次間隔7~10 d,充分曬地。結(jié)合耕地畝施腐熟有機(jī)肥250~500 kg,搭配過磷酸鈣100 kg和硫酸鉀型復(fù)合肥(15-15-15)30~40 kg。
3.1 一般蟲害。5%辛硫磷顆粒劑2 kg/畝,與有機(jī)肥一起混合撒施后起壟。
3.2 根結(jié)線蟲。畝用福氣多顆粒劑2 kg,與有機(jī)肥一起混合均勻撒施,根結(jié)線蟲防效可達(dá)83%以上。
4.1 單壟單行。壟距為80 cm,壟高25~30 cm。
4.2 大壟雙行。壟距為120 cm,壟高30~35 cm。
沙地通透性好,適合種植紅薯,薯型好,外皮鮮艷漂亮,但中沙地滲水速度快,保水保肥性能差。為了奪取高產(chǎn),可以采用水肥一體化技術(shù),將灌溉與施肥融為一體,按土壤養(yǎng)分含量和作物的需肥規(guī)律供水、供肥。
一般采用平栽或斜栽法,入土3個節(jié)最佳,最多5個節(jié),蓋土3~5 cm。單壟單行株距20~22 cm,每畝3 800株~4 200株,大壟雙行,每米栽紅薯8~10棵,每畝5 000~5 500株,紅薯苗在壟上莖段首尾接近或相連。
7.1 除草。定植3~5 d后,壟溝噴灑丁草胺除草劑,后期可根據(jù)需要噴施烯草酮、高效氟吡甲禾靈、精奎除草劑等,或者人工拔草。
7.2 水分管理。整個生育期保持土壤濕度60%~70%,臨近收獲需控水。
7.3 中耕追肥。甘薯栽后20~30 d(封壟前),即可犁開壟兩邊曬1 d,撒肥、回土、壓肥、培壟,畝施20~30 kg硫酸鉀型復(fù)合肥(15-15-15)。中期薯塊膨大時,噴磷酸二氫鉀300倍液2~3次,葉片正、反面噴施均勻即可,可與農(nóng)藥混合噴施。
7.4 防徒長。甘薯主蔓35~40 cm時進(jìn)行第一次控旺,第一次要輕控;7~10 d后進(jìn)行第二次控旺,第二次要重控。
7.5 防浸水。甘薯后期的主要工作是防止水浸,地塊周邊要事先開好排水溝,以防止下暴雨時排水不及時,水浸不得超過24 h。
7.6 防冷害。紅薯遇低于9℃氣溫時就會受到冷害,因此要及時收獲,防冷害,一般在霜降前收獲入庫。